🍴:鯟(dōng)進
第一道酒肴是生筋子。生筋子一般指三文鱼的鱼籽,经过清洗和酱油腌渍之后,秋冬季节的生筋子相当饱满,入嘴如一颗颗咸味的爆珠。
蒸过的鲍鱼片吃起来是中规中矩的弹韧,汤里的海藻提供了 一瞬间脆口的口感,还不错,但是汤有点咸。秋刀鱼伴着芝麻碎和姜末,搭配油脂吃还挺香的,有种在湖南家里吃腊干鱼的即视感。白子口感如细腻的“奶制品”,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酱汁格外酸,但一口吞还蛮爽的。酒肴的最后是目光鱼的一夜干,皮如胶质般浓缩,鱼肉则在时间的加持下,更加紧实与油润。第一贯是真鲷,肉质紧实,没有啥怪味,适合吃出舍利的味道,而这一家舍利是颗粒感较强的风格,不是我喜欢的那种。野生金枪鱼的赤身难得被我迟钝的味觉吃出了“果冻感”,酸中带甜,挺棒的。大腹的舍利,和前面两贯金枪鱼有显著差别,一问,说是避免捏寿司的时候太过用力,让油脂夸张地渗透,且用巧劲,而不是单纯地将米饭捏成一团,更能表现技法。吃这么多吃寿司,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想了想好像有点道理,但不妨碍这贯不好吃。蟹味增,蟹肉与蟹黄搭配舍利的一贯,作为银身鱼的替代;蟹味相当浓郁,米饭也热了几分。鳗鱼手卷,里面加入了脆如饼干的鱼皮,吃起来像小零食。玉子烧上面尝起来像布丁,下面是绵密的海绵蛋糕质感,整体带着充足的蛋味,还不错。寿司较其他品类的菜系,若是碰到一些有性格的大将,很容易产生一种师傅在教客人吃饭的感觉:“这个鱼要怎样吃,那个寿司不能怎么样吃”。这次寿司中有几贯我觉得一般的,和师傅说了之后,像是碰到个“反驳型人格”的领导一般,师傅先是否定我的感觉,然后“教导”我,这些食材就应该那样做,潜台词无非是“我当然是对的,你肯定是错的。”有点糟心,就这样吧,毕竟长沙也没几家寿司店了,论性价比,这家店还行,但似乎要在长沙找寿司店吃,好像本就是策略性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