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耐人琢磨的精准修饰——读《我爱这土地》

文摘   教育   2024-09-14 00:00   广东  

耐人琢磨的精准修饰 

——读《我爱这土地》

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杨和平 

1938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19381117日,诗人艾青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著名诗篇《我爱这土地》。诗歌用耐人琢磨的精准修饰准确地传达了这种爱与憎。

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我们知道,鸟的歌唱通常是优美而又清脆的,但这里,诗人却用“嘶哑”来修饰。那么,这一独特的修饰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首先,是苦难和悲哀。抗战初期,时局艰难,诗人为现实氛围感到悲苦和悲壮。其次,是诗人对土地对祖国执著、坚贞、顽强的爱的表现。即使面对这样一片浸透着苦难的土地,作者也无条件地去爱,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去为这土地歌唱。所以,诗人用奇异的、值得品位的嘶哑去修饰喉咙,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㈡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四句诗写了四个意象,土地河流黎明,每个意象前都有较为繁复的修饰。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修饰土地,指明“我”的土地祖国现在正遭受着蹂躏和苦难,正在被暴风雨打击着。用“永远汹涌着悲愤修饰河流,用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修饰,是说我们悲愤和激怒的人民正在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地进行革命斗争。用“来自林间无比温柔修饰黎明,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这里,诗人用了一系列字长句,在每个描写对象前加上大量的修饰语,形成具有立体效应的独特语感,很准确地抒发了诗人缠绵深沉而又复杂的爱憎感情。

语言需要修饰,准确的修饰可以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准确地表达作者精微的情感体验。《我爱这土地》,诗人精准繁复地修饰就起到了这种独特的作用。

20150420

微语文三人行
和有志者一起做幸福追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