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 | 围绕“背影”的教学——2024年10月23日听秀中刘籽言、李嘉敏执教《背影》

文摘   2024-11-07 00:00   广东  
围绕“背影”的教学
——听秀中刘籽言、李嘉敏执教《背影》
           

 

510800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杨和平
           

 

刘籽言老师和李嘉敏老师执教《背影》,围绕“背影”二字组织教学。
我们先看刘籽言老师的教学。
一、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各段落与“背影”的关系
籽言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各部分与“背影”的关系。其教学程序包括:①圈画与地点、人物、情感相关的语句;②概括每段的段意,研讨各段与“背影”的关系;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在研讨“各段落与‘背影’的关系”,这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一,让学生理解“标题”与材料的关系。第二,帮助学生形成围绕“标题”读文的意识。第三,促进形成围绕“标题”选材的意识。第四,帮助学生理解“看似闲笔”的价值和意义。
从教学方法角度看,这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圈点、研讨、概括,进行了很好的学法训练;在分析“各段与背影的关系”时,给出了②至⑤段的范例,学生作答①⑥⑦段。教学过程有适当的教学引导,例如学生作答第①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教师追问怎么得出,学生给出文本关键句。    
从能力训练的角度看,教师重点训练学生圈点批注和概括事件的能力,这是关键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训练的点。
从教学内容角度看,准确抓住了“各段与背影的关系”,包括“惦记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回忆背影”等,包括引出、缘起、前奏、基础、准备、刻画、回忆等。
教师的备课过程,对问题作答有积极的优化思考,这非常值得肯定。
思考:①学生的圈点,和研讨“各段与背影的关系”,在内容上脱节。这两个问题设计可以融合,例如“圈点文本关键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思考各段与背影的关系”。②概括主要内容“本文记述了作者回家奔丧,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事,着重刻画了父亲的‘背影’”需要强调主语、动词,以为学生提供更佳示范。可以调整为“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我’时为‘我’买橘子,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将叙述对象定位为“父亲”。也可以用“我”作为主语概括事件。
二、聚焦重点段落品读对“背影”的描写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品读“背影”。教学程序包括:①学生默读课文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②师生对话讨论,“写身体为写买橘子做铺垫”,“运用了动作描写写背影”,“写父亲衣着,增强了画面感”,“这么多年后,还能记得父亲的背影,是很深刻,外貌描写,写出了惨淡的背影”“这里有一个词,蹒跚”。③教师总结。
   
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背影”,分析“怎样写背影”,有很好的教学表现。第一,师生有相对充分的讨论,有4位学生发言,教师有追问,有根据文本的引导。第二,用“惨淡”“笨拙”“艰难”等词语,概括作者笔下的背影特征,准确把握哦作者描写的意图。第三,对背影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铺垫作用等,有很好的分析。第四,对关键描写有朗读、齐读,重视了重点段的教学价值。
思考一个问题:在“聚焦重点品背影”和“字斟句酌悟背影”时,教师组织学生分析了“第⑥段的两次流泪”,和父亲送别“我”时的一些“表现细节”。教师的分析,与“背影”进行了关联。但问题设计本身,与“背影”缺少关联。建议做两点调整。一是将“分析流泪”的问题调整为“面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我’有什么反应?”。二是将字斟句酌悟背影的教学问题调整为:在刻画“背影”之外,还写了父亲的哪些行为表现,对此,“我”有什么反应?这和刻画“背影”有什么关系?
           
三、分析“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用“链接中考”的方式呈现,设计的教学问题是“文章以《背影》为题 ,“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个教学环节,因为教学时间缘故,未能完成。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给出了具有较好示范性的答案,但仍有优化和深化的空间。具体请参考我写的关于《背影》标题作用的一篇文章。
我们再看李嘉敏老师的教学。
一、细数“背影”
嘉敏老师的这个教学环节,实施了如下教学行为。①指导学生用特定句式概括课文内容。②用红笔圈画文中写背影的句子。③师生讨论。
这个教学环节,值得肯定之处有:①重视概括方法的指导,能给出较为规范的作答示范。②重视学法训练,引导学生“用红笔圈画写背影的句子”。③能够给出四次描写背影的作用。④“数背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提炼,指向简单、明确。
思考:①主要内容的概括有优化空间,需要呼应文章的标题。②教学节奏过快(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对四次写背影的句子需要朗读,组织学生讨论四次描写背影的关系和作用。
二、品析“背影”
嘉敏的这个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教学步骤。①齐读重点段。②学生默读重点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背影的”。③师生对话,“语言描写,父亲很关心我”,“写出了父亲的不容易”。④教师总结示范,如“外貌描写,呼应了前文所叙述的惨淡家境,也和给儿子准备的‘紫毛皮大衣’形成对比,更突出了父爱之深”,“动作描写,作者用特写镜头一般的细致地展示了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动作,他行动地艰难努力,却爱子情深”。    
           
这里的教学优点有:①有齐读,有默读,有研读。②给了思考问题的支架,“可从关键字词(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赏析”。③师生对话能够紧扣“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背影的”这个关键问题。④学生有很好的作答,如某学生读出了父亲的“不容易”。⑤教师的备课过程,有对问题答案的优化思考、改进提升。⑥针对“流泪的外部表现”,组织学生限时4分钟“补写一段心理独白”“望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我想:________”,实现了读写结合,帮助学生读懂了“流泪与描写背影”的关联。
思考:①问题作答的示范性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外貌描写”“对比”“动作描写”三点的分析,都有优化空间。②将对“四句话”“四次流泪”的品析,定位为“品背影”,有所不妥,这不利于学生形成“答必所问”“依文作答”能力,问题设计需要调整,请参考前文的分析。
   
三、品析“作用”
教师设计了“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标题“背影”的作用。
教学值得肯定之处有:①问题设计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个问题可以牵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②教师有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七个作用)。
需要思考的问题:①教师给出的答案有优化空间,套路化作答痕迹明显,缺少结合文本内容的分析。②需要学生纸面作答,投影展评,细致指导,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思考、规范作答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两节课能够紧扣标题“背影”设计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聚焦直接写背影”的部分展开分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其他相关情节”探究作用,是有聚焦的设计。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说出思维的依据。教师备课过程,有字斟句酌的表现,对问题答案有逐步的探索和优化过程。
秀全中学语文科组教研活动设计注重主题确定,注重形式创新,注重资源利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团结友爱,工作有热情,讲方法,如在运动会前教学新闻单元,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这一活动性课程资源。备组在作文教学上有积极的探索,注重整体思考,统筹整合,汇报思路清晰,特色凝练能够朝着理论建构的方向走,课件制作精美。
思考几个问题:①如果以《背影》作为命题语料,会怎样命题?②作为一篇写人的纪实散文,父亲的形象是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③标题“背影”具有怎样的作用?怎样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这个作用?
以下是用“命题思维”进行的教学设计:    
1.文章四次写到“我”的流泪,下列对“我”流泪原因和情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略)
①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 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父亲的“不容易”和“努力”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比较揣摩下列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②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背影”具有怎样的妙处?
         

 

2024年10月23日

微语文三人行
和有志者一起做幸福追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