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与对比阅读的区别
——以邵老师的课引入
秀全中学 高燕嫦
邵老师的课“《名家笔下的父爱 千教万养都是爱》群文阅读”,按照“读懂父爱——回忆父爱——写作父爱”的思路展开课堂教学。
第一环节,读懂父爱环节,以《背影》为例文,教学生学会概括了事件,圈画出并批注事例中令你感动的语句。让学生深入文本解读父爱,然后让学生阅读提供的另外两篇文章《打》《多年父子成兄弟》,让学生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父爱的理解。
篇目 | 典型事例 | 父爱类型 |
《背影》 | 父亲为我爬上月台买橘子 | 唠叨操心型 |
《打》 | |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 |
第二步,回忆父爱,用固定的格式引导学生打开话匣子。回忆自己的父亲,理解自己父爱的爱。固定格式:我的父亲是一个 的人,有一次 ,此时此刻我想对他说 。加深了学生对父爱的认知。
第三步,写作父爱,展示学生前置的写作作业,让学生点评展示的范文有什么优秀之处。
总而言之,邵刚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相扣,是品读父爱的不错的一节课堂。
然而,如果从邵刚老师的课题来看,本课的课题是“群文阅读”,而邵老师只在课堂上第一环节使用了群文:两篇名家文章《打》和《多年父子成兄弟》,用作对比阅读,写出不同类型的父爱。
这让我思考:群文阅读和对比阅读有什么区别呢?
先从名称开始,“群文阅读”顾名思义,“群文”,三五成群,所以,三篇以上文章放在一起才能叫“群文”。群文阅读里可以有对比阅读,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群文阅读强调在多个文本的阅读中发现共性和差异,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群文阅读需要快速浏览、略读多个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归纳。读者要在较短时间内对多文本进行整体把握。
而“对比阅读”,两相对比,方能突显某个。对文本进行精读,仔细分析对比点,注重细节的比较。着重于通过对比突出文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每个文本的特点。
另外,群文阅读往往依据特定的议题来选择文本,这些议题可以是主题、体裁、作者、写作手法等。例如,以“父爱”为议题,可以选择不同作者描写父爱的文章,正如本课《背影》《打》《多年父子成兄弟》,三篇文章形成群文。又如,以“古代诗人的山水情怀”为主题,选择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形成群文,让学生诵读这些诗歌,感受古代诗人笔下的山水之美,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写山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对比阅读通常是选择两篇有明显对比点的文本,如同一主题但不同观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文体表现同一内容等。比如,对比李白和杜甫描写山水的诗歌。又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对比阅读,对比两篇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和范进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命运结局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对比两篇散文的意境营造、情感表达、写作风格等,感受不同作者在相似情境下的不同心境。
而邵老师第一环节把《背影》《打》《多年父子成兄弟》三篇有着共同主题的文章进行对比,对比出父爱的不同类型。这是很好第利用群文进行对比阅读。这一环节使学生加深了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父爱的了解。然而在第二环节的“回忆父爱”,第三环节的“写作父爱”,都与群文没有关系,群文的作用只发挥在第一环节。这是不是有所遗憾?
这是本课让我思考的地方。感谢邵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节有思考价值的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