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听邵刚老师和庄洁婷老师执教《名家笔下的父亲,千教万养都是爱》和《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
十分有幸,在邵刚老师和庄洁婷老师的课上,感受到了他们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亲身体验,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
一、朗读与揣摩:《背影》中的父子情深
在邵刚老师的课堂上,一篇《背影》成为了连接学生与作者情感的桥梁。文章中的“他再三嘱咐我,甚是仔细。”“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看似简单的语句,却蕴含着深沉的父爱。学生们初读时,或许难以立刻体会到那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情厚谊。然而,通过邵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反复朗读,细细揣摩,逐渐拨开了文字表面的“迷雾”,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父子情深。
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体验,而非仅仅停留在纸面的阅读上。
二、从读到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从《背影》到《打》,再到《多年父子成兄弟》,邵老师并没有止步于让学生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而是鼓励学生走出文本,亲自动笔。从片段描写开始,学生们尝试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逐步深入到全文写作。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更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的重要步骤。
邵老师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适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使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具体。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而真正的掌握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实现。
三、托物言志:从理解到创作
在庄洁婷老师的课堂上,从理解到创作成为了一个亮点。庄老师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物”与“志”的内在联系。在理解了这一文学手法的基础上,庄老师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象征义,运用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补写,以此加深对“物”与“志”关联的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同样体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原则。学生们在庄老师的指导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实践,通过创作自己的作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创作能力。
无论是邵刚老师通过反复朗读和揣摩引导学生理解《背影》中的父子情深,还是庄洁婷老师通过托物言志的阅读与创作,都充分展示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