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夏至,一年阴之始

美食   2024-06-18 07:49   北京  

公历2024年6月21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十六)4点50分,太阳到达黄经90度,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夏至。
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阳气在这一天达到极盛,也是从这一天开始,阳气渐退,阴气始生,故曰:「夏至一阴生」。每到这个时刻令人感慨,物极必反,秋冬的寒凉即始于一年之中最热之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意为一候鹿角脱落;二候雄性知了开始鸣叫;三候半夏长出幼苗。

甲辰年夏至节气五运六气影响因素如下:

1. 中运土运太过

《黄帝内經》云:「甲辰岁会同天符……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振惊飘骤,其病湿、下重。」大意为:甲辰年,中运太宫,属「土」;地支「辰」,五行属「土」;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属「土」。三者同气相求,因此甲辰年整体气候特点给人以阴沉、柔润、潮湿之感。土运太过则风气来复,大风来得突然而猛烈,谓之「振惊飘骤」。土主湿,湿过则伤脾。人们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易因湿重伤脾而患腹满腹胀、溢血、下肢浮肿或酸重等症。

2. 司天之气太阳寒水

《經》云:「凡此太阳司天之政……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寒敷于上。」大意为:太阳寒水司天之内,自然界一派清肃之相,大地生长安静而不活跃。受到客气太阳寒水当令影响,太空中降临寒气。阳气不足,寒气如同罩子覆盖天地之间。夏季之火热难以外散,故当下人们感受燥热难耐。
3. 三之气

当令之气(客气)为太阳寒水,主气为少阳相火。地气火热上行,受到天气寒气覆临的影响,造成「冰包火」之势。

4. 三运

客运太羽,即水运太过,增加了水抑制火的「冰包火」的力量;主运太宫,即土运太过。土主湿,故人感受湿热愈加明显。

综上,夏至节气热气发散受阻,化为热邪伤人。饮食健脾,饮食养阴收热为主旨。

甲辰夏至饮食起居建议如下:

1

申起收热,化弊为利

北京地区北京时间15-17点为申时,足太阳膀胱经旺。「太阳」即阳气充盈之意。此时热而不燥为阳气充沛,待酉初阳气转为阴精,能量化为质量。但是当下受到「五运六气」因素影响,禀赋血热或饮食温阳太过之人易于申时热而烦躁。故当下若申时感觉烦热,可立即饮食养阴,勿使阳气化为热邪,伤津耗气。燥热之邪,化为人体阳气,以供夏长之需,化弊为利。

2

慎食生冷,不饿不吃

保护脾胃为甲辰年一年的重点。

首先,慎食生冷。生冷寒凉损伤脾阳。脾胃阳气虚寒之人身心沉重乏力,百病丛生,且于小肠、大肠不利。寒凉之物未经脾胃温热消化,进入小肠后,小肠难以精加工,无法生成气血。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进入大肠后,大肠也难以进行吸收水分、形成并排出粪便等工作,从而导致便粘、便溏稀或腹胀便秘等症。此皆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水果可开水泡一分钟,或者微波炉加热一分钟后适量食用。食用后若唇白或唇暗,慎吃生水果,但可以切块煮着吃,水开即关火。夏天时令水果,应节气而成,只要煮热吃,对人有利,可以泄火气。

其次,不饿不吃。夏季阳气充沛,阳气灌满人体四肢百骸,使身心能量比较足,故夏季不需要更多的食物充养阳气。加之甲辰中运太宫的影响,人多脾胃虚弱,运化较慢,故饮食原则「不饿不吃」显得尤其重要。不饿,表明脾胃仍有残留食物在做后续处理,此时不宜强行增派工作量。饿时,若不是饭点,饼干、点心安慰性的少吃即可。如果到了饭点,不饿也吃,新旧食物叠加,脾胃负担陡增,脾胃阳气不足者,易引发「积食」。积食生内热,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矢气臭秽、嗳腐吞酸、甚至胃肠炎、儿童发烧等症。《黄帝内經》讲:「少食补气,多食伤气」。适当给脾胃留些空间,是应对当下特殊气候的明智之举。

3

益气解郁,助力夏长

《素问悬解》云:「三之气司天,太阳寒水用事,故天政布,寒气行。寒闭皮毛,郁其内热,反生热中之病。」夏至节气处于甲辰年三之气之中,寒气来临,人体皮肤毛孔感寒则关闭,内热难以发散出去而郁结于内,易致人体形成「木郁」、「火郁」。气盛者欲发而不得发,可形成「木郁」;气虚者,无力生发,久滞不通亦可形成「木郁」。热应发而被寒包裹,可形成「火郁」。

《經》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气虚者或感到乏累时,适当少量饮食补气;气盛而不通者、肝气郁结者或感到左侧头面部胀疼时,或心情烦躁易怒时,均宜即时饮食疏肝,以使肝气条达。一日之内,燥热且烦时,即时饮食收热,热邪化为阳气,有益郁火发散。否则,火壅头部易生疮疖。初发时可涂生芝麻油,用吹风机小风热挡徐徐吹5分钟,痊愈较快不留瘢痕。

4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經》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指的是亥初,即北京时间21点入睡,「早起指的是寅初,即北京时间3点起床。「无厌于日」指的是夏季人们不要厌恶白天太长,抱怨天气太热,而是应感恩天地,感恩阳光给予我们充足的能量。夏至节气处于阳气亏欠的三之气中,所以今年夏天的阳光可谓「珍宝」。「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这段时间顺应夏长,补足阳气最简便有效的方式,此乃「天药」。

5

茶洗百脉,清净自在

借夏季阳气向外发散之势进行茶灸,注入清源,排出浊液,发散郁热,疏通堵塞。草木之间,上清下明。茶洗百脉,清净自在。茶不宜浓,喝到口中微甜为淡茶。淡茶补气,浓茶泄气。浓茶微涩微苦,不宜再浓,适宜过食过饱时用。

6

汗出避风,灸法护阳

《黄帝内經·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夏季既要顺应自然发散之势而汗出,又要避免当下风携寒湿之气侵袭经络血脉,阻碍气道,郁遏卫气,而形成「痤」、「痱」、甚至「疮」、「瘘」、「痈疽」等一系列皮肤问题。

《黄帝内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溢。」《素问·痿论》云:「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若在湿寒均盛之时受到冷风的侵袭,则「风」携「湿」、「寒」直入人体中腠理稀疏、阳气薄弱等部位,极易导致「痿」、「痹」之证的发生。

因此当下如非必要情况,白天宜尽量减少使用空调。素体阳虚畏寒者,阴雨天气及夜晚建议穿着轻薄的长衣长裤,以手脚、四肢、腰背温暖为准,此为阳气充足的表现,可抵御寒邪入体。此外,如若感到关节酸痛、肌肉麻木,可采用「艾灸」、「味灸」等方法,祛湿驱寒,补足阳气,令邪去正安。
7

五毒月中,独卧益人

农历五月俗称「五毒月「服药百颗,不如独卧」,此间宜静心守神、惜精养肾,可恭燃藏香,静心凝神,乃顺应自然、敬畏天地之大智慧。

夏至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一,也是夏三月的重要节点。夏至时节,盛夏之中。日长夜短,万物繁茂。所爱在外,心喜悦色。愿大家珍惜时光,活在当下,借自然之力,享舒坦人生。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本文章为原创首发,禁止抄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 END / ————

作者:养生文章指导组

执笔:董佳欣

审定:承恩编辑:王楠

小组成员:承恩、吴萍、李福俊、李伟、刘歆苏、胡丽娜、董佳欣等


  

    

大道居
大道e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