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4年9月7日(甲辰年农历八月初五)11点11分,太阳到达黄经165°,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昼夜温差较大的一个节气,标志着仲秋的开始。此时,全国多数地区气温开始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南方地区艳阳天时仍然炎热,恍如夏季,晚上亦可能持续炎热,但天地间的气机已变,酷暑不再,不经意间乍现秋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有两层意思。一是白色的露水。自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阴气渐生。白露时节,空气渐凉,昼夜温差大。太阳一落山,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在植物上凝结成水珠,晶莹洁白。
二是秋季的露水。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秋五行属金,主白色。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尊师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天气由热转凉,一候时,鸿雁向南迁徙;二候时,燕子飞回南方;三候时,鸟类开始储备粮食,准备过冬。甲辰白露五运六气因素以及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大致如下:《經》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太过者暴……暴者为病甚。」土运太过之年,湿气流行,土湿自伤,土盛水衰,易致脾肾两虚,寒湿内盛、气机阻滞,人体可能出现肢体沉重、手足清冷、脚底疼痛、心情烦乱、抑郁、食欲减退、腹部胀满、便溏、腹泻等种种不适。岁运太过之年,所产生的问题一般较为迅急猛烈,不易缓解,切勿轻视。《經》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tūn),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ɡuó)如结,腨(shuàn)如别。」太阴湿土在泉,土湿偏胜,土胜乘水,水饮内停,可能出现如下问题:心痛、耳聋、咽喉肿痛、两阴出血、少腹肿痛、小便不利、气逆上冲而头痛、双目肿胀痛如脱、项强疼痛如拔、腰痛如折、大腿活动障碍、膝关节屈伸不利、小腿肚疼痛如裂等。主运金运不及,火运反盛;客运木运太过。木生火。主客运均不利于阳气秋收,可导致热邪出现:心经燥热,影响睡眠,引起心脏疾患;邪火灼金,可能导致肺系统失衡,如皮肤干裂、咽干鼻燥、鼻塞喷嚏、呼吸短促、胸闷咳喘、小便不利、浮肿等。白露至秋分,是四之气的最后半个月。《經》曰:「四之气,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四之气风湿两气交争,气机阻滞,人们易身心烦热、气虚乏力、肌肉萎缩、双足痿软无力、下痢赤白等。综上所述,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仍在甲辰年四之气「秋行春令」的气候之中。万物收敛之时,却是春季的气候当令,导致「生」与「收」两者之间发生对立和博弈,给人体身心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肝借客运与客气之力反侮肺,同时中运、在泉之气、四之气主气均为湿土的影响,使肝气太过克伐脾土,导致脾土虚弱,并对肺金生养不利,易使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调。白露节气的阴雨天及早晚,气候偏于凉湿,需要注意顾护阳气;艳阳高照的白昼,气候偏于温燥,需要注意滋阴敛阳。因此,白露时令养生的重点是健脾养肺、疏肝降热,酉时养阴敛阳等。具体时令养生建议如下:戌时睡觉为早睡,亥初前睡觉为晚睡;寅时起床为早起,卯初后起床为晚起。早睡顺应天时,使阳转阴,将能量转化为质量;早起借天力生发阳气,可助肺宣发。早睡早起可以缓解「秋行春令」时空下「肝肺相搏」的矛盾,有利于恢复、维持肺宣发肃降的正常功能。(2)适时增减衣物
与处暑相比,白露寒意更胜一筹,是昼夜温差较大的一个节气。俗话说:「白露脚不露。寒从脚下起。」尤其是居住在北方地区年老体弱或身体虚寒的人,应注意脚部保暖,如在清晨、夜晚或阴雨天气时,穿袜口高过脚踝的棉袜以及可以挡住脚踝的长裤等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因此而伤肺,以利秋收。一要注意避免保暖「不及」而受寒。阴雨天、早晚外出注意添加衣物;晚上睡觉关门窗,根据所处环境气候特点,穿长袖长裤的睡衣、薄棉袜,盖厚度适宜的被子。二要避免保暖「太过」而伤身。需注意气候冷热变化,气温升高时若衣物过多、过厚,使身体过热、出汗,一则影响秋季阳气收敛,二则卫气不固,易外感邪气而致感冒,出现发热、恶寒、鼻塞、咳嗽等不适。① 宜食酸甜
「酸甘化阴」。白露时节吃酸甜味道的食物,尤其酸味水果,在酉时加热或做熟吃,利于养阴收敛阳气,化解「秋行春令」之弊。脾气虚者宜食苹果。苹果味甘、酸,性平,「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随息居饮食谱》
)。肝气亢盛者宜食猕猴桃。猕猴桃味甘、酸,性寒凉,「食之和中安肝」(《崔禹锡食经》 )。内热、脾不虚者宜食梨。梨味甘、微酸,性寒凉,「甘凉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随息居饮食谱》 )。其它水果亦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适当食用。若唇色暗淡,表明脾胃已伤,即使水果加热、做熟,亦应尽量少吃。② 慎食辛辣
「辛能散能行」。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行水的作用。白露时节,肝虚、脾湿者,若食辛辣而不觉辣,可适当吃辣;若吃辛辣而觉辣,应即停止,留有惯性。血热者应以滋阴敛阳为主,不宜吃辛辣发散阳气。肝亢而脾虚者,吃辛辣助长肝火上炎,侮肺乘脾,加重失衡。若误食辛辣或吃辛辣有过,导致头部左侧发懵或胀痛,应即时茶灸发散郁热、饮食疏肝食材予以平衡。白露节气中运土运太过、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三土合一」,土湿偏盛,易致脾阳不振;四运客运太角、四之气客气厥阴风木,肝木乘脾土,易致脾胃虚弱。《經》曰:「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脾胃虚寒者,应忌食生冷,谨慎寒凉食物,以免伤及脾胃,寒气循经而上,致肺受寒。阳气收敛不利者、肝不条达者,饮食养阴、饮食疏肝时,尤其是阴雨天,需要注意留有余地,以免太过而伤阳气。
(3)慧食山药
甲辰白露「秋行春令」,肝木太过克伐脾土以及土湿因素致脾胃虚弱,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宗的铁棍怀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怀山药可煮粥、蒸食、炒食、煲汤,亦可打成汁烧熟做山药羹或山药糊。脾胃湿寒且肝气条达者,辰时可配少许油泼二荆条辣椒。辣椒不可吃过,见好即暂停。内热、肝不条达者忌吃辣,可佐以少许白糖和醋。若无鲜山药,山药粉亦可。(4)寅时茶灸
寅时肺经旺,用有机绿茶,沏淡茶而灸牙,通调水道,清静身心,有利于缓解因当下时令影响而产生的身心失衡。体质偏热者可加百年古树生普洱;体质偏寒者可加百年古树熟普洱茶、宁红茶。脾胃寒凉者可加适量姜丝或红糖姜茶。(5)饮食纠偏
甲辰白露须特别注意顾护脾胃阳气。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脾为阴。整体保持脾胃处于良好状态,首先要关注胃。时刻保持胃阳充盈,才能使脾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感觉到胃胀满不动且手心贴肚皮感觉凉,应即时冲服姜茶暖胃;如果后腰偏凉,应同时饮食温补元阳的食材。「命门火生脾胃土。」无命门火的支持,单纯饮食暖胃效果不佳。当下进入秋凉的时空,保护胃阳显得更加重要。一些中老年人和天生胃寒者,尤其需要注意,除了即时饮食暖胃、温补元阳食材,还应择时饮食暖胃健脾、温补肾阳。卯时饮食健脾、补气温肾;辰时饮食健脾和胃;巳时饮食健脾;后腰凉,酉初无阳可收者,此时仍需温补肾阳。内热而阳气收敛不利者,酉时饮食养阴。酉初为一日之白露,「气凝而为露」。此时是人体阳气收藏入肾而凝结化阴的关键节点,应当重视。肝火或肝气不条达者,戌时、丑时醒后饮食滋养肝阴、疏肝。时令养生的核心是平衡。时时处处调节平衡,即是大道。饮食暖胃健脾、温补肾阳、养阴、疏肝,均应留三分惯性,以平为期。白露时节,处于冷暖气流对抗的气象状态;秋分后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大局已定,结束了「多事之秋」。秋分之前,人的身心与天气同体,也是寒热对抗的局面。饮食起居不当或素体虚寒之人易因寒凝气滞而出现肢体僵硬、疼痛等不适,若不及时驱逐邪气,秋分之后寒邪滞留于体内,对冬藏乃至来年春生不利。因此,应当及时「温」以散寒,可将暖水袋敷于身体不适处,如腹部、后腰、膝盖、脚踝等出现僵硬、疼痛之处(注意防止烫伤,对热感觉迟钝者敷暖水袋的时间宜短不宜长)。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花椒贴贴于不适处或者艾灸温阳散寒等。
白露至秋分是「多事之秋」这一时空段的最后半个月。甲辰白露「秋行春令」,「生」与「收」两者之间发生对立,影响着北半球万事万物的和谐,世间的纷纷扰扰亦随之而至。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如意,我们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在这一时空段,应尽量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行走坐卧不急不躁。古圣老子尊师教导我们:「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若水般柔和、包容,遇到阻碍顺势而为、随遇而安,以圆融的心态接纳生活中的一切,时刻保持内心的安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光阴去如朝露;时节逝如轻烟。人生天地中,渺小如尘埃,常怀敬畏心,珍惜每一个瞬间,顺应时令,身心安然。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本文章为原创首发,禁止抄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养生文章指导组
执笔:胡丽娜
审定:承恩|编辑:王楠
小组成员:承恩、吴萍、李福俊、李伟、刘歆苏、胡丽娜、董佳欣、江景芙等 欢迎关注公众号
如有问题请留言,客服人员会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