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一万多字,疼着也活着 | 不愿活下去的人10

乐活   2024-09-10 21:36   云南  
20240412日到28日,花了差不多半个月,写了一万多字,看完了《不愿活下去的人》。
我其实不太喜欢本书的写作风格,确切来说,我对所有叙事夹杂论述的书都爱不起来,但只要主题足够吸引我,我也能忍受。
我有一本据说是国内某高校关于死亡的讲义,看了一遍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启发,或者说,那些泛泛之谈相对于死亡这件具体的事情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让我膈应。
死亡并不空泛,它异常具体,一个生命的消逝,是一个家庭难以言说的痛,所以每次见到有人问如何走出至亲离世的伤痛,我都觉得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有问题,活人对死人的眷恋和不舍,原本就是人性的构成,走不出来就只能走不出来。哪怕再如何推崇节哀顺变,现实中就是有些人永远也走不出来,这些走不出来之人不应该因此遭到非议,当然他们也不需要同情,当人不再执着于走出来,才能形成一种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
只是,并非所有人生来都享有家庭的温暖,这些不幸之人如果在至亲离世时并不伤痛,那大概也算是对其缺乏关爱的成长的一种补偿吧。
于人而言,相比自己的死亡,我们更难接受和承受至亲的离世,同理,安乐死或尊严死运用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我们的态度可能截然相反。
我爱看恐怖片,但我不信那套世界观,可我还是会在每年清明上坟之时祈祷里面躺着的人在那边过得快乐一点、更快乐一点。
从小我就知道死亡离我很近,那种“很近”的感觉始终笼罩在我心头,我想摆脱它,我试过无数种方法,我分析过这种感觉的源头,我阅读过关于这种感觉的研究,我记录过这种感觉带给我的困扰,我解读过这种感觉引发的梦境……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但我还是不死心,可也不得不接受摆脱无望。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词叫“和解”,比如经历了什么什么我最终与自己和解了,“和解”意味着一种自愿的谅解,可是按照那些人的描述,哪里有什么自愿的谅解可言,都是被迫谅解,说到底就是一种无奈的接受而已。
人很奇怪,总是不愿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这种被动性,可放眼生活,被迫接受实属常态,从小到大,这种被动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没必要用一种看似洒脱的“和解”来消解背后的无奈与被动。
人,尤其是普通人,你就是只能被动接受很多东西。接受了,也就坦然了,坦然接受生老病死,坦然接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坦然接受自己对于至亲的离世难以释怀。
人类喜欢创造各种与自身真实处境迥异的概念,美其名曰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再逼迫自己去接近这种概念,最终搞得自己筋疲力尽。
人就是在这样的撕裂中撕扯着,这是人的局限,我接受这种局限,我也不寻求超脱生死的达观,我愿意背负伤痛前行,这其实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应对之法:
疼着,活着。

大白的日子
分享读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