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囡爱跟我聊天,现在大了,聊的话题也越来越抽象。暑假无聊,逮着妈妈打发时间。前阵子娘儿俩聊何为正直,蛮有意思的,值得写下来。语言只是符号,用“正直”这个词代表某一种特定的品格,有很多偶然的成分。但这两个字选得非常巧,恰好能说明我对这一种品格的认知,因此借题发挥。先说好,以下是我对这个词的解释,并不代表它约定俗成的意思。
这两个字要分开来讲。
首先讲正。一般而言,事物是不能自定义的,要有参照物才能确定属性。譬如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放在一起就能同时定义大和小,单单一个既没有大也没有小。高矮、肥瘦、长短、前后等等都一样。这个叫相对参照。但是,“正”不一样。正这种属性需要绝对参照。一事物或一品行相对什么而言是正的?这不是在说差别性,而是在说同一性。差别性可以用相对参照解决,同一性意思是说,有一个东西已经是那样的了,已经具备这种属性了。那就必须先有一个东西在那里,然后才能说,相对先前就在的那个东西,我们眼前这个是同质的,是一样,是在一条线上的,是正的。
我们不能临时拿一个东西过来做参照物。一个杯子一个碗,哪个正?没法说。杯子要摆正,先要有桌子在,桌子要摆正,先要有地板在,地板要摆正,先有地心引力在,地心引力又是因为什么更高的缘故,均衡稳定的在那里……不断往前推。所以一定是先有什么东西在那里,我们才能用正这种属性来描述事物。也就是说,我们要讲正,就一定会讲到终极上去。或神,或上帝,或本初,或天道,或绝对真理。我们先不管它叫什么,总之逻辑上讲,必须先有那么个东西。正义、正常、正当……这些词都暗含着一个最高的价值判断,从最高那里出发,直线到达日常。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去过分考究这个出发点罢了。
再讲直。很有意思,“正”要求绝对参照,相对参照都不行;而“直”这种属性是另一个极端,连相对参照都不需要,它是通过自我内部来定义的。我们讲一根线是直线,需要拿一根曲线放在边上吗?不需要。自身之内找三个点,三点连成一线,就是直线。边上放不放曲线都不影响它直这一种属性。这跟定义“大小”完全不一样。大小是彼此相对而言的,直不直是它自己的事。也就是说,直这种属性不是通过外部参照定义的,定义它的要素就在它本身之中。
这就有意思了。正和直这两种属性,一个源于最高,一个源于自身,都不需要相对参照。也就是说,当我们讲“正直”这一品性的时候,它和旁人是没有关系的,引申开来,和社会国家都没关系——这些不过是相对参照物或其集合体,只要是相对的,就跟“正直”就没有一毛钱关系。那有关系的是什么呢?一,绝对真理;二,我自己。
现在问题来了。一方面,绝对真理是什么样的?谁敢说自己知道?绝对真理没法讲,“正”就没着落。另一方面,“我自己”怎么给“我自己”下定义呢?一把尺子能自己量自己吗?如果全凭“我自己”,岂不是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如果讲到这里停下了,那么“正直”就是虚无的,在逻辑上就不可能。
现在我们找个办法,先把“直”定下来。刚才说了,“直”依赖内部要素。从自我内部找到三个点,三个点连一线,人就直了。有这样的点吗?当然有。思考、言论、行动就是最清晰最重大的三个点。当这三个点合于一条线,人就是直的。这三个点越清晰,人直立的形象就越明显、越有力量。要把这三点连成一条线是很难很难的,需要难以想象的勇气。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思考和言谈一致,言谈和行动一致,就是一个金子般的人。这样的人不管他的观念如何,都值得敬重。
要达成这种一致性,一个人首先敢于思考——而不只是接受外界给他的想法。需要在各种各样的观念中辨别出一个“我”来,我是怎么想的。这是人为自身的品行敲下的第一个硬钉子,没有这个,人就是一团浆糊,别说正直,连个形状都没有。
然后把这些话说出来。这是很难的。因为必定会遇到强烈的不一致。一种是和官方意识形态不一致。轻则被乌央乌央的群众包围,重一点会丢工作,再厉害些就进去了。第二种压力来自于阵营。人会自发地加入某些观念的阵营,有观念之党。或中或美,或左或右,一旦加入,会自发效忠。这时候如果和已经效忠的阵营发生观念上的分歧,压力就会很大,就不敢说。第三种压力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谊,害怕说出来的话跟家人爱人朋友想的不一样,会分裂彼此。不管怎样,要冲破这三层阻力把头脑中的话说出来是很难的,敢于这么说的人必定对他的话语有自信心,必定认为这是对的好的,也就是说,是更接近于“正”的。
然后他敢于为此付出行动,就这更难了,因为行动意味着代价,实打实地要承担后果的。践行某种观念,就是说,他愿意为此承担后果。如果以整个人生践行他的观念,那就甘愿为此承担全部后果。不管他所践行的观念与高悬之“正”的角度偏差是多少,他都达成了一种可贵的硬度,一种真实性——对自我彻底诚实。这就是英雄品格。这样的人清澈且勇毅,是人中珍宝。
回来说“正”。一个人哪怕把“直”这一属性做到百分之一百,都没办法确保那是“正”的。怎么办呢?没有办法,那是悬空的一段,只能仰望。有两条可能的道路,一理性,二信仰。这两条道路都有严重缺陷。理性能证实不能抵达,信仰能抵达不能证实。只能凭各自选择。有时就两样一起来,能证的先证了,不能证的先信了。我个人倾向于理性,对宗教热不起来。不管哪条道路,只要有这样的热忱就很可贵。人也正是在不断的仰望中,不断地纠正自身,不断地接近那一个高悬着的“正”。
娘儿俩借题发挥,高谈阔论,各位姑妄看之。高谈阔论的后果是没有做饭,爸爸去买麦当劳充饥。跟囡讲,高谈阔论是要饿肚子的,以后咱俩还是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