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对于一些项目的房价、甚至一些区域房价的判断,未必是基于事实或者某种客观逻辑,而是基于别人的判断来判断,而别人的这种判断往往是基于一种人为影响的设计,这种人为的设计就是处于第二维度的判断,他们处于这个维度之上,基本可以认定我们会按照这个逻辑去判断。所以,设计是成立的,是顺势而为。
好比是我们选美一样,通常我们不会按照个人的喜好来选择谁美,但我们会按照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个美的标准来选择,那么,第二维度的人就会按照多数人认为的那个标准来进行对我们的选择进行判断和干预。
2、第三维度,就是可以识别出这种第一和第二维度的内在联系,从而进行短期操作套利,参与过程,吃波段。他们知道那个波段是处于上升通道(第二维度的人对于第一维度的驱动阶段),知道那个波段应该见好就收(随着第一维度的人进场、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问题)。处于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设计方或者被设计方,通常表现为买卖双方,都有可能一半身子陷在里面。
3、但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第三维度,甚至还有第四维度或者第五维度。我们不去试图做到第三维度这么高端的认知,但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认识维度是存在的,并且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生活和判断的周遭。因为人性是贪婪的,并且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自己高别人一筹,但甚至第三维度的人也在第四维度的人打击范围内。这个不能用简单的丛林法则来类比。因为我们从来就是咎由自取。
4、大数据会收集我们的各种判断习惯、逻辑以及喜好,甚至判断我们的系统行为逻辑,从而根据我们这些内在的东西,设计好路径,当然这个设计如果掌握在合理的商业范畴内,是无可厚非的,反而会提高双方的效率甚至达成共赢,因为节约了试错成本。所以,我们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问题。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客观的套路是存在,所以,没有必要过于自信,因为过于自信之后,我们就会偏听则暗,失去怀疑精神,正所谓人为刀殂我为鱼肉。
5、人工智能大致可能有这样一个学习维度,不是简单的复制、归纳、总结,因为它存在一个训练模式,首先它的优势在于它比我们掌握更充分的信息,以及更加冷血的系统性,没有来自于情绪性的破坏。但人工智能缺乏想象力,因为人工智能没有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在我们的意识面前,能量是无限的。但人工智能的意识训练可以远远超越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标准化意识,我们很多认知都是标准化的,很多工作都是标准化的,甚至很多世俗的习惯也是标准化的,从而很容易被人工智能轻松复制、识别甚至驾驭、利用。
6、通常,我们被降维打击的就是我们这些标准化、习惯化、线索化的认知功能,只要有人给我们按下一个按钮,甚至我们马上就会进入一个很像自动设定的程序表现,我们接下来的行为都在预设的范围之内,误差无几。
7、从而,现在的有些新房给我们宣贯了了这样一种价值理念,这种宣传是有效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思维模式和敏感点,但这种思维模式和敏感点是在过去那个市场周期、状态下形成的,根深蒂固,我们自己都不会察觉,甚至作为我们判断的坚信的部分。大致就是这个逻辑。
8、当然,某些价值理念一开始即使是充满想象的,在各种维度认知参与之下,也有可能美梦成真,就是大家共赢、共同实现(恰恰是这种想象力和设计激发着我们的潜力,人定胜天),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仅仅是个梦而已,实现的过程是曲折的、或者付出代价之后未必能够实现(因为主观意识严重脱离了客观规律,一部分人付出代价、一部分人全身而退、一小部分人获得别人的代价中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财富)。基本就是这两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