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仅仅只是万科

文摘   2025-01-16 23:09   四川  

1、万科只是一个资本的载体和行业的某种缩影,在行业调整的情况下,不可能人定胜天,但万科显示出来的债务问题,又不能说房地产这个行业进入了冬天,冬天又能如何,万物照样积蓄力量,行业依然可以稳健发展。我们不能说万科的问题就是行业的问题,万科的问题多半应该是自己造成的问题,如果要归咎于行业,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归因于春夏秋冬的四季。

2、一个人穿了一件短袖,就进入到了冬天,那么能说是冬天的问题么?冬天,不积蓄力量、不反思、总结,怎么进入下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当然这个发展未必是按照过去固有的模式发展,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状态。现在很多人觉得楼市譬如要恢复到以前高周转、高利润,这种状态是以前的一个阶段性情况,试图恢复到以前这个状态,我们向往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和情绪,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老模式未必成立,而未来新的模式未必不对。

3、结果穿着一件老模式的短袖,到了冬天,要么没有预料到会有冬天这个季节,要么没有充分的准备过冬,要么对于冬天的估计过于乐观。总之,这种债务模式看起来应该是趋于失控的状态,万科作为地产的三好学生,操盘能力、品牌能力、规模能力都是不错的,笔者也有幸参与过跟万科合作的项目,的确人家的操盘能力甚至比一般的规模性企业要干练、迅速、有效的多。所以,这种典型的优秀企业负债出问题,首先,就会给人带来行业的不好预期,这两件事情不能说没有关联,但其实是完全两码事。行业的预期标准未必一定以开发商的利润和规模的某种程度来作为标准么?

4、可不可以给他添棉衣,或者有能力给他添棉衣者,都已经瑟瑟发抖,或者说也陷入相同的困境,因为地产行业以前的那种模式,那种利润模式,基本可以让这个载体来用尽所有链条上的杠杆,行业的利好时期,甚至万科会拒绝开发贷款,因为开贷的成本都显得很高,因为高周转的模式下,房子还没有修完,基本回款就已经超过已经投入的金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由资金的回报率更是令人咋舌。那么这种回报率自然在这个链条上的参与者,都会坚信这个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或者认为至少会持续很长时间。

5、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浪费资源在准备过冬的棉衣,因为准备了棉衣,就是影响了规模、错失了机会,失去赚钱、周转、赚钱的机会。因为收益过大,所以,投资的力量和杠杆负债的极限会达到一个疯癫的状态,赤膊上阵,当期形成的所有投资、负债,是基于上期的利好,从而要通过下期的利好来实现这个当期投资、负债的回报,但是下期来到了冬天,就是行业也需要调整,也需要转换模式。那么短袖过冬,如何过冬呢?

6、我们不能揣测这其中是否有主观恶意,因为大多数的地产公司都是有限责任项目公司,所以,关于债务都是有限责任的,作为操盘者、职业经理人,甚至上市公司大股东,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利用信息不对称,盲目的进行扩张,实际上对债权人是不负责任的,当然,这种行为实际上容易比较隐蔽的

通常,作为实操者去冒风险,如果可以获得好的收益,自然没有问题,大家皆大欢喜,如果操作失败,实操者的责任实际上是可控的,甚至是无辜的,这种主观恶意和客观失误之间的边界似乎没有那么清晰。当然,我们不能说某个地产公司譬如万科存在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可能交给有能力、有资格判断和界定的机构来处理,但我们可以从一个抽象的认识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7、未必仅仅是万科,我们不是指已经暴雷的那些企业,有些暴雷的企业已经被界定为道德风险甚至已经陆续被处理。我们担心的是这些企业,这些企业背后的员工。有些人穿着短袖、有些人穿着球衣,他们的瑟瑟发抖,并不是说这个冬天来的不好,只能说他们的不适应,已经对于之前过度自信的一种修正。行业本身不会有问题,行业在开发商、购房者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只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行业各种有一定规律的变化中的表现。

8、有人讲成都楼市有独立行情,我们且不说这种独立行情属于那种行业模式,但在这种行情直线,似乎万科的投资也基本停滞了,但跟万科一样的三好学生投资也未必乐观,模式的改变,自然会导致参与主体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发生调整,导致资本参与的力量和结构发生调整。当然,我们不是指哪些地王、楼王,就一定开辟了一种新模式,而这种新模式似乎被有些人吹上天。我们是最怕吹上天的。



成都老高
尽量客观认识市场、保持主观判断独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