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开发商快跑

文摘   2025-01-11 23:04   四川  

1、现在从拿地到预售时间,比以前快多了,以前至少8-12个月,甚至更慢,并且因为预售的条件基本是高层修建一半,当然现在预售条件没有变的情况下,现在的情况可能六个月甚至更快就一批次预售了。

预售条件至少修建一半是为了保证交付,甚至之前还有一些要求现房交付,来控制上扬的地价和相对疯狂的市场投资热度。有些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预售价格,甚至不惜推迟开盘时间,此一时彼一时。

2、从开发商的自身意愿和审批政策的支持下,都使得自己的项目跑快一些,从表面上看,可以满足现金流周转的经营要求,但这并不是实质的原因,但依然是具体原因之一。但潜在说明了什么呢?并且是在目前不限价的情况下,价格是可以想象的、预期的,如果卖慢一点,不是可以逐步实现更高的梯度价值么?为什么那么着急?

3、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尽量以小地块为获取的优先选择,就是很多小地块,当然,五加二区域土地本来幅度不大,但从2024年成交的地块特征来看,明显小地块的土地占了相当比例,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单价太高所以总价压力大,那么所以小地块的总价压力小,所以参与度高,因为本来现在参与的家数同以前相比,是少了很多。但小地块的这个获取特征,还是显示了尽量快跑的项目运营思路。而不是通过控制销售节奏,来实现更高的溢价能力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4、总体的快跑的指向下,显示了一个核心的经营思路:就是隔夜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就是要一个确定的、快速的、安全的利润,而不是想象一个相当高预期的利润。譬如林家坝的很多普遍2万多的楼板价,从华润到金茂比较典型的楼盘,都是体量不大但是要求一个周转速度,买到四万多的价格,实际上利润率也不是很高。那么更何况其他区域两万多、三万多的单价的项目,实质上也是体现一个快速开盘、快跑的思路。

5、开发商的这种经营思路实际上体现了市场本身的特征,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市场的短期供需关系是可期的,眼下,他们无法判断长期的供需关系,或者他们无法把握长期的供需关系特征的市场变化,所以,选择小地块、通过快进快出实现确定的利润。譬如今年(2024年)的市场特征,从6月份-12月份,短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两次市场反转,这种市场反转也是由于短期的市场因素导致的(文章链接:成都楼市“过山车”:6-12月份的价格U型曲线

6、所以,开发商只能基于一个相对明确的一年甚至半年的市场特点做出明确的判断,来判断这个地块能够实现的价格,来判断这个区域的短期内的供需压力。并不能做一个长期的规划。

7、地缘客户的易耗性即不可持续性,表现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先头项目可以吃一两波红利,但后期的客群能不能跟的上来是个很大的问号。短期的市场特征就是供应和需求之间短期均衡的敏感特点。如果供应稍微过大,那么压力就会变大,如果供应相对短缺,那么这个板块的特点就是热度还行,当然,如果拉长一点时间来看,供应是不是可控也不好说。

8、开发商快跑的特征(从12个月开盘变成6个月开盘,并且推盘的频率也在加速),接下来随着土地供应的放量,会造成供应的实质性翻倍,那么从供应的角度来看,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

9、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应该学习开发商这个思路,当然,购房者还是相对被动的,因为开发商可以不开发、不投资,购房者不能不住、不能不买,即使是这样,依然可以做出一些短期的判断的,因为目前的市场是一种短期的特点,所以,再拉长一点来判断,也不是不可以。这种短期的市场特征,即使购房者相对被动,但已经比以前好多了,目前实质上可以跟供应形成一个博弈的能力,即使是不知不觉的博弈。

(文章链接:)

成都楼市:高不成低不就者

成都楼市:疯狂房价梯度

成都楼市:在房价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成都楼市:令人鄙夷和焦虑的一种房价上涨论

成都楼市:不能相信那些所谓500万起步的说法


成都老高
尽量客观认识市场、保持主观判断独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