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笔记

文摘   2024-12-17 18:22   辽宁  
文章整理 | 白芷
1.习惯性腰扭伤,甚至咳嗽都能腰肌扭伤。平时久坐的话,有这些情况可以每天压压自己的眉头攒竹穴,这样会有很大改善,只要做几天,习惯性腰扭伤问题就不那么容易犯了。当然如果情况改善了也得持续坚持做一阵子。还有就是,长期伏案久坐,平时也不大喜欢运动,晚上要多按按自己的小腿肚子,用拇指重点压揉小腿肚子筋肉疼痛的点,大概是承山穴到承筋穴范围内。
2.心脏刺痛,心绞痛,越年轻出现越得放在心上,而且越早调理风险性会降得最低,切记不要不当回事,自己完全可以自我调理。很简单,早晨起来深呼吸三次,先找到内关穴,内关穴再向上四指宽就是郄门穴。大拇指点压,压住2-3秒松手,重复做一分钟就可以,一个穴位一分钟就可以了,找不着穴位没关系,大约位置没错,感觉发紧、疼痛位置就是了,把这个地方松解开就达到目的了。用其他方法都是可以的,我们目的是让这两处松解一下。如果赶时间,重点做左侧就可以,不出一周,往往改善明显。
3.小腹大寒,人就显得多悲不乐,机体实质性的区域功能障碍会影响人的不同情绪。少腹寒凉,人显得悲,显得独。女生月经多血瘀积块,白带增多,可以试试用桂皮煮水泡脚,十克以内。温通经脉,补益阳气,下盘温暖,心阳自然得到巩固,心阳得充,人就会越发喜悦。 
4.肠道是第二大脑,肠道不健康,往往脑子会不灵光。中医说的脾胃健康,也包括肠道健康。脾是给全身运化营养,也包括大脑。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5.女生养生一个重点就是多看看舌头,舌头上有没有沉红色的瘀斑块,一块一块的,有的是暗紫色的,然后再看看舌下血管曲张重不重。如果都很重,那么代表体内瘀血存量比较大,原因先不要去管,这个时候先管这个果。医学不会告诉你这个会对接下来身体发展有什么损害,但是用中医经验来看我们阻断它发展就是养生,不让它诱病。如果有这两种情况,最先关注的就是妇科,宫腔存在多余淤血就是蓄病的过程,或者说已经出现的妇科不适可能和这种体质状态有关了,要打破这个环境才对。怎么打破,方法很多,我们不用吃的,单用推腹和推八髎穴和三阴交穴也能打破,先揉腹,在搓八髎穴,在揉三阴交穴。坚持做三两天再看看舌头,这两处已经改善了,快的话有的人体质恢复能力强,可能一天就改观了,只要舌头这两个问题弱化了,瘀血状态也留弱化了,是维护妇科安全一个有效手段,如果身体恢复慢,坚持多几天也会有改观。
6.长痘痘,分两步来做,先揉腹打前战,把疏导通道给疏通开,让腹部静脉血流量循环起来。然后推桥弓,也就是胸锁乳突肌,要向下推,两侧都要做,微微发热就可以,不要用蛮力。一般这两步做到位,痘痘第二天就会退很多。如果改善不明显,自己找一下后背三焦腧,让周围人帮助在三焦腧穴刮痧。
7.脾胃主运化,全身的水液代谢都离不开脾胃的输布,如果脾胃功能受到了影响,身体内的水液无法被有效的输布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就会导致体内的痰湿越来越严重。湿气重的人,体质一般都比较偏胖,脸色偏白,大便不成型。经常按摩丰隆穴,每天早晚按摩此穴位5分钟左右,然后再配合掐带脉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祛湿化痰,促进排毒,减肥消脂。
8.膻中穴有清理深层组织间湿气的作用,骨缝关节间、深层肌肉组织间湿邪,常年风湿骨痛,每天搓揉膻中穴效果很好,膻中穴可以排浊气,也可以排痰湿。 
9.心烦意乱,面红耳赤、流鼻血、睡眠不得、心胸有团火,可以推推手掌的劳宫穴和少府穴。自然握拳,中指和小拇指点到的位置分别就是二穴,二指分别运行心包经和心经,与二穴相投相应。自下而上各推一二百下,可以灭心火,使人宁静。
10.外膝眼下三寸是足三里穴,再下三寸是上巨虚穴,再下三寸是下巨虚穴。三穴皆属于胃经上穴位,足三里更具备胃口的修复,上巨虚针对大肠,下巨虚针对于小肠,分别属于三腑的下合穴。那么结肠炎的调理,坚持疏通上巨虚穴就有很好的作用,此穴位置比较平坦,家庭养生很适合刮痧调理,做4次为一个调理周期,常见的结肠炎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修复。

在下程程
挖掘养生界有价值的干货,易懂、易学、易效为分享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