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从三个层次读懂肖像描写——读《列夫·托尔斯泰》
文摘
教育
2024-09-18 00:01
广东
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杨和平
课文节选的《列夫·托尔斯泰》,集中刻画了托尔斯泰的肖像。要真正读懂这些肖像描写,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入手去探究。第一,是什么,即作者写了什么,表现了肖像什么样的特征。第二,怎么样,即作者怎样刻画肖像,怎样表现肖像的特征。第三,为什么,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究竟要表达什么。下面,我们选取文章的两个片段,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赏读。①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我们先看写什么。这一段话,写托尔斯泰的须发,包括“长髯”“眉毛”和“鬈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多毛”“热带森林般茂密”。“髯”长而多。“眉”纠缠不清,朝上倒竖。“发”灰白,鬈,厚密。从顺序上看,作者自下而上,依次描写“长髯”“眉毛”和“鬈发”,表现脸庞“多毛”特点。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排比、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格。写“长髯”,用“覆盖了”、“遮住了”、“遮住了”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句,表现长髯之“长”而“多”的特点。写“眉毛”,将之比喻成“纠缠不清的树根”,表现眉毛的杂乱状。写“头发”,用“像泡沫一样”进行比喻,表现头发堆积很高也很杂乱的样子。而这些描写,都是基于事实的夸大,用以突出须发的特点,给读者造成极强的画面感,诱发联想。从用词看,作者精选动词,表现托尔斯泰须发茂密又形态奇异的特点。“覆盖”“遮住”两个动词,写出了长髯的长、厚、密。“倒竖”写出托尔斯泰眉毛与众不同的形象特点。“堆”这个动词特别形象,既呼应了“泡沫”这个比喻,由给人一种“高大”“厚实”“沉重”之感,表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特点。从描写方法看,细描中有白描。作者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用的是特写镜头,从“胡髭”一直写到“鬈发”,浓墨重彩。但,在细描中,作者也用了白描手法。比喻写“长髯”,作者在用一组排比进行细描之后,用“一根根迎风飘动”这一细节进行点染,不做修饰,但却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颇有长者风度”的气质。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托尔斯泰肖像的两个侧面。一是外貌特征,包括“须发”“五官”“面容”等。二是眼睛,包括“目光”“情感”“威力”等。站在全文和局部的角度看,作者写托尔斯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等肖像特征有什么作用呢?第一,真实再现人物特点。尽管作者的描写极尽夸张的色彩,但夸张所凸显的依然是人物肖像的本质特征,托尔斯泰的肖像就是如此,失调、平庸、粗鄙。第二,欲扬先抑,反衬他的眼睛,反衬他高贵的灵魂。托尔斯泰的“长髯”覆盖了两颊,“眉毛”朝上倒竖,“鬈发”像泡沫一样,这样的形象是失调的,是杂乱的,是粗鄙的。这样的形象,与后文作者写到的“眼睛”和“灵魂”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就突出了“眼睛”的奇异和“灵魂”的高贵。用文中的话来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第三,表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作者有意且反复渲染托尔斯泰肖像的普通,甚至是粗鄙,其用意,用文中的话来表达,就是要表现“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人民大众中的普通一员。②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我们同样先看写什么。这一个片段,集中刻画的是托尔斯泰的“目光”,集中表现的是“目光”的犀利,“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入木三分”。我们再看怎样写。这一段话,作者在表现托尔斯泰“目光犀利”上,主要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夸张”式的“比喻”。为了表现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作者写了三个比喻句。一是“像一把锃亮的钢刀”,二是“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三是“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第一个比喻“像一把锃亮的钢刀”,表现的是目光穿透的过程,所以作者用的陈述语是“刺了过来”。这个比喻中的修饰语“锃亮”,意思是闪亮耀眼,突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耀眼。第二个比喻“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和第三个比喻“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表现的是目光穿透的结果,是“穿透”和“切开”,是入木三分的。我们还要同时关注三个比喻句的喻体,“锃亮的钢刀”、“枪弹”和“金刚刀”,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坚硬,锋利,有力度。这样的喻体,夸张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的特点。另一种方法是对结果的反复渲染。选段中第一句话“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是写托尔斯泰目光“刺”的过程,其它的句子都是在渲染“刺”的结果。先正面渲染“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再反面渲染“无法躲避”,接着描摹感受“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然后再写两个比喻,最后从范围上强调“谁都没法遮遮掩掩”。经过这样的反复渲染,就将托尔斯泰的“犀利目光”刻画得“入木三分”了。最后,我们再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个部分,作者集中大量的笔墨,从多个角度,反复渲染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精雕细刻托尔斯泰的眼睛呢?第一,真实再现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高尔基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眼睛才“像钢刀”“像枪弹”“像金刚刀”。第二,展现托尔斯泰的“天才灵魂”。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为什么呢?因为他“具有这种犀利眼光”,他的眼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作者这样刻画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就是要表现他的“天才灵魂”。是他的“犀利目光”给了他“天才灵魂”,或者说他的“犀利目光”是他的“天才灵魂”之源。第三,表现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托尔斯泰的目光为什么是犀利的?为什么“像钢刀”“像枪弹”“像金刚刀”?那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是犀利的,他的目光“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写托尔斯泰的目光,就是在写他的精神世界。第四,表达作者的仰慕、崇敬之情。作者用这样一系列的比喻,修饰,渲染,去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言语之中,还怀着对托尔斯泰深深的仰慕和崇敬之情。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方法。要真正读懂肖像描写,并在读懂中学习作者的肖像描写,我们需要多一些追问,从“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特征”、“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表现这些特征”和“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等角度,做一些“微观探索”“微观思考”。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更实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