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课程】幼小衔接视域下儿童自控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文摘   2024-07-10 18:02   山东  



幼小衔接视域下

儿童自控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自控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自主确定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自觉抑制冲动、排除干扰、忍受挫折、延迟满足,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自控力包括延迟满足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冲动抑制与自我调节能力、计划能力以及认知灵活性等。儿童自控力的培养,是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把握儿童自控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基础上,通过赋予儿童自主权,唤醒行动的自觉意识;借助丰富的情境和方法增进儿童对情绪和行为的调控;帮助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延迟满足;开展专门的游戏活动提高坚持性;尝试制订、实践和评估计划增强计划性等方面提升儿童的自控力。



赋予儿童自主权,增强行动的自觉性



自控力作为一种主动对自身情绪和行为进行约束的能力,是儿童自主性发展的体现。因此,儿童自控力的发展也必须以儿童的自由和自主活动为前提,唯有如此,儿童的自控行为才能够展现自己的独立意志,增强行动的自觉性。


 1.为儿童自主选择创设丰富的机会与条件

有研究表明,自主性与自我控制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自控力的培养必须以尊重儿童的自主性为前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做:


⊙在一日生活中尽可能多给儿童提供一些自主选择的活动时间,比如,进餐时让儿童自主取餐,学习时让儿童自主选择不同的区域,游戏时儿童自行决定在哪里玩、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

⊙在与儿童相关的班级事务上给予儿童参与权,如班级里需要购买哪些绘本、需要饲养什么样的动物、需要投放怎样的区域材料等;

⊙在各类活动中尽可能让儿童自主设定行为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计划行动过程、选择活动方式 ……


儿童在自主选择的表演游戏中尽情表达与创造,体验自己想法和愿望达成的自我掌控感/山东省潍坊新华幼儿园



 2.引导儿童自主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增强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儿童在进入小学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对规则的不适应,而儿童对规则的正确认知和深入理解是提升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因此,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首先,引导儿童自主讨论和制定规则,增强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流程:


⊙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矛盾引发讨论: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制定规则吗?为什么?

⊙由讨论预设结果:如果制定规则,需要制定怎样的规则?制定规则后要怎么做?

⊙由结果呈现表征:能否用大家看得懂的符号或图画把规则表征出来?



儿童针对区域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进行讨论并用符号进行表征/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直机关幼儿园


其次,支持儿童自主解决冲突,提升遵守规则的能力。当儿童与同伴发生争执或冲突时,教师应赋予儿童自主解决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儿童遵守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儿童学会换位思考,努力克服自我中心倾向,理解“没有自控就没有自由”的道理。


通过在教室一角设置“和平桌”,支持儿童自主解决与同伴间的矛盾,有效提升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








增进对情绪和行为的调控,提升自制力



伴随神经系统和身体机能的成熟和发展,儿童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为自制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1.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制力的影响,发现模仿社会环境中的榜样是提升儿童自制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能否成为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在班级中建立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同伴群体,经常引导儿童辨析和讨论不同情境下同伴的具体行为,分析哪些是有自制力的表现;

⊙为儿童提供分组交流、讨论协商、彼此监督、相互影响的机会,帮助儿童在行为与规则、行为和后果之间建立联系;

⊙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家庭与幼儿园间形成对儿童自制力的一致要求;

⊙了解家长能否为儿童提供有自制力的榜样形象。


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图画书《大嗓门爸爸》,并一起制定规则,要求不管是老师还是孩子们在班级里都要小声讲话。教师从自身做起为儿童做出榜样/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园幼儿园



 2.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儿童

当儿童出现因缺乏自我控制而产生的行为问题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儿童不断修正自我概念,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儿童思考行为的后果,找到应对自己负面情绪的恰当方法,而非对儿童的违规行为施加严厉的惩罚和纪律约束。








引导儿童学会控制欲望,增强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1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教授在“棉花糖实验”中发现,能为所喜爱的奖励坚持更长时间的儿童通常具有更好的学业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更好的人生表现。延迟满足让儿童更具心理韧性,对压力有较高的耐受性。在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小步递进的方式进行,例如,循序渐进地增加延迟满足的时间,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逐步扩展需要儿童延迟满足的事件,让儿童在小步递进的过程中提升延迟满足能力。








利用专门的游戏锻炼自控力,提高坚持性




坚持性是在某种困难的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2对于6-7岁左右的学龄儿童来说,游戏依然是帮助儿童提高坚持性的最有效学习方式。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自然状态下,实验者要求一群四岁大的儿童站立不动,他们大多数难以坚持1分钟。而当实验者更换另一种方式,让孩子们假装自己是士兵在站岗时,他们普遍能坚持4分钟以上,由此可见游戏对培养儿童坚持性方面的显著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儿童玩一些专门培养坚持性的小游戏,如“木头人”、“雪花融化了”等,提高儿童做事的坚持性。








推动儿童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计划性



计划性是指自我意识对个体的日常行为、学习、活动、情绪等进行计划、监控及指导的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高级整合协调能力,也是小学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区别于幼儿阶段的显著标志。3要提高儿童的计划性,可以从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调整反馈、反思总结等方面进行引导并加强实践。


 1.科学制订计划,清晰行动的目的性

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准备干什么、怎么干、在哪里干以及和谁一起干,4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讲述式、图符表征式、动作表达式等形式丰富、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计划的制订,如引导儿童参与一日作息流程的安排,让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流程做出适当的调整,帮助儿童感知计划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在做事之前制订并分享交流自己的计划,然后再按照计划的程序行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还能帮助儿童逐步养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好习惯。


儿童在游戏前制定自己的游戏计划/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




 2.在环境中呈现步骤图,鼓励幼儿在实践 过程中不断回顾计划


大部分的计划是多步骤的,为了做计划,儿童必须头脑中预想事件的流程和顺序,这对于他们来说有着一定的困难。此时,活动步骤图就能很好地帮助儿童解决这个难题,让儿童更好地熟悉计划与实施计划。



 3.及时针对实施的效果反思计划的科学性、适宜性


针对计划的反思是提高计划性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在活动后与儿童及时交流,引导儿童对自己的计划进行审视与思考,如“今天的桌子怎么擦得这么干净”、 “值日生是怎样把班级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通过交流,儿童积累了如何更好地制订计划的经验。






综上所述,教师应明晰自控力培养对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科学有效衔接的重要价值,在针对自觉性、自制力、延迟满足能力、坚持性及计划性等自控力各要素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儿童更好的迎接挑战,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引导其成长与发展进入不断向好的“积极循环圈”,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进而为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李凤杰,杨丽珠.小学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72-73.

2李凤杰,杨丽珠.小学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72.

3李凤杰,杨丽珠.小学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73.

4王海英.智慧的跷跷板——幼儿元认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为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学前教育研究院 张海豫





    购  书  信  息  



想了解更多信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制作|燕子

朗读|张海豫

2024年7月10日





董旭花教授工作室
发布幼儿教育研究的文章,与幼教人共享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幼教实践的多元路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