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
因为持续禅修的缘故,身边有不少对禅修好奇,或者是乐于思考人生的小伙伴常常来找我喝茶论道。
我发现很有意思的是,只要走上生命的探索道路,哲学经典三问的第一问“我是谁”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大约在我持续禅修到18个月左右的时候,我曾经静心探究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人类基于二元认知系统中典型的系统性Bug,是一个任何答案都永远无法自洽的问题。
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同类问题,叫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用量子理论创立者海森堡的逻辑来看,“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关键错谬在于设定了“有我”这样的前提假设。
如果这个假设本身不成立,那么也就谈不到“我是谁?”
然而,通常我们已经根深蒂固地认同了“有我”这个前提假设。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系统性Bug的问题。
那么,这个前提假设到底成不成立呢?
有一次跟朋友喝茶,我问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朋友不假思索地答到:我是我妈的儿子、我老婆的老公、我孩子的爸爸、你的朋友、公司的...
我也有几次问3、4岁的孩子同样的问题,我发现孩子们的回答通常都比较简单,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他们的名字。
2016年有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剧叫《西部世界》,在第9集的末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白。
人类创造的机器人问他的创造者:“Who am I?”
人类回答到:“What about Bernard?”
机器人自忖了一下说:“Bernard yes”,并点头接受了这个名字,却又接着问到:“But who am I?”...
很显然,当我们在界定“我”的时候,不得不依靠一系列的参照点。
譬如:某人的儿子、某人的丈夫或妻子、某个国家的公民、某类肤色的人种、拥有某种天赋或性格的人等等。
而最最简单粗暴的参照点,就是那个我们被贴上的最初的标签--名字。
但是,即使是《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都明白,名字这个参照点不是“我”。
那么,那些其它的参照点是“我”吗?
我们所有人都明白,生命中的任何参照点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譬如:我可能今天是这个人的丈夫,明天却成了另一个人的老公;我今天是这个国籍的人,明天可能是另一个国籍的人;
我今天可能身无分文,明天也可能腰缠万贯;甚至今天我的身体是男性,明天可能变成女性。
那你可能会问:我是我妈的儿子,我妈这个参照点总不会变吧?
这其实触及到了更为深细的问题。比如,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如果你认同的是一世生命观,那这确实看起来是一个不会变化的参照点。
但如果你认同,生命和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等宇宙规律一样,遵循轮回的法则,那么这个参照点,在不同世的生命历程中必然也会发生变化。
然而,实际上你妈这个参照点本身,也是建立在其它参照点之上的,因此也是有可能会变化的。
所以,这个必须依靠参照才能存在的“我”,显然不过是一个虚设的概念,而这个虚设的概念本身又必然会成为其他虚设的“我”的参照点。
如果进一步探究的话,我们还会发现,这些参照点不仅仅是在外部世界,而且很多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在世界。
它们往往以信念和记忆的形式而出现。
《西部世界》中机器人梅芙发现自己是人类制造的玩偶后,她要求机器人管理员抹去自己记忆中人类为自己编造的背景故事--自己和女儿的记忆。
想以此摆脱人类编造的谎言,并逃离西部世界。
但是,机器人管理员却回答到:我做不到,除非把你毁了,因为记忆是你建立自我意识的第一步。
可见,记忆同样也是我们形成“自我”意识的参照点。
我们有生以来所秉持的一切信念也都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历程就像是在攀登山峰,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各种信念,来作为攀登的抓手和安全挂接点。
比如,我从小就确信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我的父亲也很内向。
所以,我在20岁以前,一直不善言辞,更不喜欢表现,也不喜欢那些擅于自我表现的同学。
这样的性格对我造成了很多的困扰,我其实并不喜欢这种内向的性格,但它似乎就像魔咒一样牢牢地困住了我。
直到后来我学习了心理学,才渐渐认识到,原来孩子往往会在无意识层面有一种要忠于父母的心理倾向。
我认为自己和父亲有一样的性格,是孩童时期的我,在潜意识中表达对父亲忠诚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以,孩子很容易在无意识中接受、复制父母的言行、喜好甚至是性格。
我们在孩童时期所形成的很多底层信念,往往都与此有关。
而这些信念都会成为“自我”意识的参照点。
但是,当我们攀过一个高度后,就需要松开之前的挂接点,否则非但会给继续前行造成阻碍,还很可能会使我们向下跌落。
然而,我们往往害怕松开之前的抓手和挂接点。
因为这些挂接点,非但曾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保全过我们的性命。
这些信念已经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成为了我们界定“我是谁”的重要参照点。
执着于所有这些内在、外在的参照点所映射出的集合体,就是所谓的“我执”。
在我看来,我执不是自我的产物,而是自我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当然自我的产生又会进一步强化我执的力量。
我执是一种僵化的深层心智模式,是造成二元心智的根本性割裂。
也就是把这些参照点所映射出的集合体,从世界中割裂出来,将其执着为“我”,并将除此之外的部分,认定为“我”以外的世界。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自我还会不断地建立更多的参照点,逐渐形成一张复杂的参照之网。
当参照点越来越多,参照之网越来越趋近饱和的时候,自我的中心点就越发的坚固,而难以撼动。
这也是为什么年幼的孩子学习能力、自我改变能力都很强,而年纪越大则越难接受新事物、成长空间越小、越难以改变。
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觉得禅修实际上就是一种松开对参照点的执着,减弱我执,乃至超越自我的过程。
超越自我并非是否定“自我”这个虚设概念及其相关的参照点,而是让我们认清“自我”的真相,从而突破二元心智的束缚。
而是让我们认清“自我”的真相,从而突破二元心智的束缚。
写于2016年12月
学人简介
昵称:大树
学龄:10年
师父:释传明
禅修:5000坐+
已学:《金刚经》
《无正见不解脱》
《解深密经》
《圆觉经》
《唯识三十颂》
《六门教授习定论》
《修禅要诀》
《二入四行》
《信心铭》
《顿悟入道要门论》
大家都在看
曹溪法脉 东山再阐
福建 · 高峰村 · 东山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