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
2019年12月2日,是我跟随师父禅修后,完成第3000坐的日子。
也是我在完成1000坐总结的三年后,又一次迎来了禅修总结的时间窗口。
这次,我想先从脑机科技的角度,来谈谈禅修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用心。
图1:EEG脑电图
上面这张图,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但这不是心电图,而是我的实时脑电图,上方的红线代表的是左脑的电波,而下方的蓝线则是右脑的电波。
下面这张,是根据我近期做的两次脑电图(EEG)数据,运用专业的脑电算法分析得出的专注度波动对照图。
两次的平均专注度得分都是75分,监测时长都是55分钟。
图2:两次EEG专注度检测数据的对比
虽然两次的得分相同,但是相信你也已经看出,上下两组波动的形态和幅度却明显不同。
上面这组数据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大,而且波动相对比较无序,波动的“队形”比较散乱。
而下面这组数据虽然在42分钟以后,出现了一小段比较大幅的下挫,但整体而言,其波动的“队形”却相对整齐和严密。
通过这两组数据,我发现看似同样的专注度,但其“品质”却有可能明显不同。
就好像同样是站在奥运射击决赛场上,同样都是世界顶尖射击高手,同样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但金牌得主的专注度品质显然更胜一筹。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或许大部分人都猜不到,答案是:用心的方式...
记得我在1000坐的总结中,写过一段关于用心的个人体会。
但是,由于那是对我个人禅修体验的描述,对于没有类似禅修经验的人来讲,很难产生直观的感受,甚至很难理解我想表达的内涵。
好在,今天我们有机会借助脑机科技,将晦涩而难以言表的“用心方式”,通过图形化的量化数据呈现出来,从而帮助我们一窥其中的奥秘。
那么,我在这两组脑电图的检测过程中分别做了什么?又是如何用心的呢?
事实上,第一组数据来自于我在读书过程中的脑电图,而第二组数据则来自于禅修打坐。
在这两次检测过程中,主观感受上我觉得自己都是比较用心的。
读书的时候,目不转睛地阅读和理解书中内容,打坐的时候集中心力操作修法。
尤其是读书的过程,读的恰好是一本关于脑科学与禅修的书,我感觉自己从头至尾,对书中的内容都保持了相当高的专注度。
然而,直到看到EEG专注度检测结果对照图,我才第一次从科学数据的角度,看到了禅修过程中的专注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专注之间,如此明显的差异。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两组数据的差异还不足够明显,那么请再来看看下面这组检测数据...
图3:禅修打坐时的EEG专注度与放松度检测数据
这是我在禅修打坐过程中EEG专注度得分较高的一组数据,你可以看到在大约第22到第30分钟之间的这8分钟里,上方绿色的专注度波动线形成了几小段贴近100分的直线。
看下面这张放大效果图,会更清晰一些:
图4:EEG专注度倍数放大
这是我在读书、工作,或与他人在线会议等同样需要高度专注的过程中,均未检测出过的EEG专注度波动形态。
记得师父在传授禅修用心方式的时候,给我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师父说,妄念就好像满天朝你射来的箭雨,而正念就好像是你手中的宝剑,当你真正学会用心的时候,就能把手中的剑舞得密不透风,让任何一支来箭都无法靠近你。
以此譬喻来看,在图3中的那8分钟里,我几乎用“手中的宝剑”舞出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护罩。
而图中30分钟以后,每一个向下波动形成的V形尖角就是我每次被“妄念之箭”射中的记号。
V形尖角的幅度越深,则表示我被射中后拔箭的速度越慢、伤得越深...
那么,读书和禅修打坐时的用心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要如何用心,才能把“心中的正念”舞得密不透风呢?
为什么我们通常在生活中所认为的高度专注,却达不到禅修时的专注品质呢?
且看下回分解。
写于2020年7月
学人简介
昵称:大树
学龄:10年
师父:释传明
禅修:5000坐+
已学:《金刚经》
《无正见不解脱》
《解深密经》
《圆觉经》
《唯识三十颂》
《六门教授习定论》
《修禅要诀》
《二入四行》
《信心铭》
《顿悟入道要门论》
大家都在看
曹溪法脉 东山再阐
福建 · 高峰村 · 东山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