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止息内心烦恼,你一定要先看清哪个关键问题?

文摘   2024-11-20 08:07   上海  

点击收听


前面几篇里探讨的这些内容,我们都是把它当成一个客观的、外在的被讨论的对象。


接下来,我们由外及里,再来看看我们自身。


首先,是我们这个身体,先观察身体是哪里来的?


有人可能会说,身体是四大构成的,或者是五蕴构成的。


五蕴其实也包含了四大。蕴就是积聚,蕴也叫阴,就是能够覆盖,使我们局限在身体的感受范围内,而无法超越对自己个体的执着。


总觉得自己可以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其他的人群中独立出来一样。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是无法独立的。


就像我们的手,无法离开我们的身体而独立存在。这个手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身体,但也离不开身体。


所以,个人无法离开其他人,无法离开其它事物而存在。一个人要存在,就要依赖于其他人、其它的环境。


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考虑到我们周围的环境。


而不能够只管自己好,却不管别人好不好。别人如果都不好,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比如,有些人住的地方,家里水龙头都是金子的,可是一出门,门口都是垃圾,苍蝇、蚊子特别多。


那样能不受其害吗?能跟自己没有关系吗?



所以,佛教讲“心净则国土净”,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别人都好了,自己也能够好起来,要这么去考虑。


我们讲到“行空”的时候,就是说由色、受、想、行、识构成的五蕴,其实也是空的。


五蕴也是非有的、没有“我”的、没有本质的、没有主宰的。


《心经》里面也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只有超越的束缚,超越对五蕴的执着或者对个体的执着,才可能度一切苦厄。


我们碰到障碍、烦恼、困难,一般都是被它捆住了。


我们的烦恼往往是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的,突破不了这种局限性。


也就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或者我们的局部利益与全局的利益冲突。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关系搞好,如果突破了个体,达到无我,就不会产生烦恼。


要除烦恼先无我,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由五蕴构成的个体,也是依赖于很多因缘的,就像电脑与其构件一样,把电脑完全拆开后,电脑这个个体其实并不存在,它就融入到法界之中去了。


但是,并不能说电脑就断灭掉了。就像一滴海水,随浪头冲高出海面,然后又落回到大海中去,它会消失吗?


当然不会。


它只是说我现在不做主了,随缘了,但并不会断灭。


随缘可以破除我们的常见。


而不断就是不尽、无尽的意思,可以破除我们的断见。


因此,以“行”为基础而产生了五蕴,还有我这个个体,以及我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空的。



就是说我这个个体不能够独立存在,同样是因缘聚集而成的。


要存在,就要比较对立,才能够显出存在,这就是所谓的“行空”。


我们要明白“行”的意思。


前文说到“行”是指我们内在的心行,十二因缘里面的那个“行”,这个心行是将动未动,方向有了,蓄势待发,但是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我们在前几篇里,提到临济禅师在大愚禅师处开悟的故事。


大愚禅师告诉临济禅师,他师父黄檗禅师之所以打他,是为了让他脱困。


所谓“脱困”,就是超越能所对立的执着。


临济禅师一听,就开悟了,开悟后临济禅师就回到了师父黄檗禅师那里。


黄檗禅师问他:“大愚有甚么话告诉你?”,临济禅师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黄檗禅师说:“大愚老汉饶舌,待他来时,我要痛痛快快地揍他一顿!”


临济禅师回应说:“何必等他来呢?现在就揍!”


说完,就在那里比划着出拳,要向黄檗禅师打去,其实他是在比划那个心态


禅宗有句话叫“恁么时”。


就像《六祖坛经》里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意思是,当你没有在能所对立的情况下,你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其实,就是自心菩提的直接显现。


临济禅师这样比划半天,就是行的部分。比的时候动作是有了,也好像是要起来了,但就是没打出去。


意思是,身体的动作是对应内在潜在的心行而动的。


再比如,我们要过一条河,河中间有一排石头摇摇晃晃的,踩不稳就可能会跌倒。


当我们踩那个石头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心行是怎样的。


我们一般是很小心地去探一下,并还没有踩实。这个时候,能所对立是很弱的。


因为,我们还没有把它踩实,还没有抓紧。当我们放开一个,要去抓另一个的时候,此时其实能所非常弱。


禅宗很多时候是把握这一分寸,来一下棒喝的,让你一下子脱困,超越能所。


行再往后,辗转聚集,由细变粗,最后就构成了我们的心态、身体或者我们暂时的某种活动。



大家都在看




曹溪法脉  东山再阐



福建 · 高峰村 · 东山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

柘荣东山寺
曹溪法脉,东山再阐。订阅号【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3)000024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