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如果犯了戒,你该怎么办?

文摘   文化   2024-11-18 08:07   上海  

点击收听


有很多人问:“佛教的经律论都强调要持戒清净,但是持戒清净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不会障碍禅定?”


这个问题是要讨论的。


《童蒙止观》里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


就是说修定的基础或者前行,一定要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面。


如果没有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面,那根本就得不到禅定;如果想修禅定,又有戒律的基础,就不会障碍禅定的生起。


逻辑上就是这样。


佛经里也说,尸罗不清净,禅定就不可能生起。


“尸罗”就是戒的意思。


“戒”字就像一个人用两只手拿着一把戈,这个戈是一把武器,起防护的作用,防止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当然,如果你做了犯戒的事,就应该承担后果。


可是,做了以后,有些人良心发现,他有可能后悔。


那么,这时该怎么办?


应该第一是防护,第二是停止。马上停止这种行为,这是最重要的。


那么,一个人犯了戒律怎么办?


佛经里面提到有两种健康的人:一种是不作诸恶的人,另一种是犯了戒能够忏悔清净的人。


“不作诸恶”就是说你不犯根本戒,也不犯枝末的戒律,从一开始就不需要持戒与犯戒这种概念。



打个比方,对于一个从来没抽过烟的人来说,他不需要戒烟,甚至连戒烟这个概念都谈不上。


但是,如果你已经抽烟了,学了佛法后觉得不对,想把它纠正过来、调整过来,决定戒烟。


然后,开始用药物戒烟,或者让人监督你、提醒你,甚至创造一个环境帮助你戒烟。


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蛮痛苦的。 


所谓“戒”就是止的意思。


止其实就是禅定,止掉你不应该有的行为,你要是能够止住了,持之以恒,以后就不会再犯戒。


所以,戒烟其实就是个止持的过程。


等烟戒掉以后,还要干什么呢?


如果戒烟成功了,就叫无为法。什么叫?什么都不用做了。


但一个戒烟成功的人和一个没有抽过烟的人,你觉得哪一个人更健康?


肯定是那个从来没抽过烟的人。


他既不需要去戒,也不需要去持这个戒,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所以说,不持也不犯,这种人是最健康的,就是不作诸恶。


另一种是你已经抽烟了,想要戒了,你就要去修正、去改变、去调整。


也就是说,犯了戒想要持戒清净,不障碍禅定,就要学会忏悔



大家都在看




曹溪法脉  东山再阐



福建 · 高峰村 · 东山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

柘荣东山寺
曹溪法脉,东山再阐。订阅号【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3)000024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