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修得不对,真的会走火入魔吗?
文摘
2024-10-31 08:13
北京
点击收听
▼
|问:比见学禅者多有失心,令既已无所复用,因癈万行,虗度一生,下情以此,但欲余修,且不脩禅得不?|
这里「比」指「近来」、即当时所处的年代,看到很多学禅的人多有失心。《唯识论》中就有讲到五种「失心」。
「如人依鬼毘舍闍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故失心。或有忆念爱不爱事是故失心。或有梦见鬼着失心。或有圣人神通转变前人失心。」
——《唯识论》卷一
相传护国或名持国天王,底下有两支队伍,其中一个叫
毗舍阇
,这鬼专门食人精血。如果被它附上,身体就会垮掉,最后导致发狂发乱,精神失常,就像我们讲「
走火入魔
」了,大概这就是「失心」。
第二种是「
依自心是故失心
」,依自己的心、很固执、执着错误的方法去修行,也有可能失心、精神失常。你不听师长的、也不依经论,没有根据正见来修,自己的心想怎样就怎样,修到最后也会不正常。
三、「
或有忆念爱不爱事
」,这是说情绪特别强烈。比如爱或不爱,有些人失恋了就要来修行,我说你先摆平这个心理再来吧。因为失恋会变成「恨」,怀着嗔恨心,情绪太激烈,不宜禅修。又或是因为太爱了,爱就是「贪」。我们修禅定原本是要除灭五盖的
(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
,第一个就是「贪」。因此类情绪太过激烈,也会失心。后面我们会讲到修行要你发慈悲心,不能有嗔心。不能打坐时,坐在那里越想越恨。因为坐上越想,感受会扩大,本来没有那么严重,也容易精神失常。
再来,是
梦见鬼
,譬如晚上做梦或者打坐坐到恍惚、昏沉,有鬼专门扰你,有些人心里害怕极了,这其实都是正见不够的人才有的。
最后「
或有圣人神通转变,前人失心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些人来试探你,示现神通在你面前,或吓唬你,有人可能就失心了。
如果大家要到偏僻的地方或深山里修行,就一定要注意这些。现代人都是扎堆儿在一起,人这么多、人气那么旺,大概也不会有这些麻烦。其实这里的「失心」就是说精神不正常、狂乱的意思。
「
令既已无所复用
」,看到大家修禅出现了很多后遗症,修得都发疯、着魔、说鬼话,人不人鬼不鬼的;很多人就失去了修禅的信心。所以我们带人禅修,最担心这种事,就需要当面观察一下这个人目前是否适合修行,包括有没有心理疾病等。大家有机会也应该了解一下现在的抑郁症、躁狂症、妄想症、强迫症,这样将来当老师,也可尽量预防、避免这类状况的发生。
提问中所讲的,是有现实意义的。「
因废万行
」,因担心这些问题就什么都不干、也不修了,以后一谈修禅就很排斥、反感,不愿意去尝试了。这样就虚度了一生,禅定原本能带来的功德、利益,也都没有得到。「
下情以此
」,如今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但欲余修
」,大家不敢修禅,所以便修点别的,比如磕头、念佛、持咒、诵经,再或者去做事情。「
且不修禅得不
」,这样再也不提修禅了,行不行?
|答曰:不也。禅是六度之第五,亦是三学中定学,安得不脩。亦既有人因食噎死,岂即不食耶?其失心者,只是不善方法耳。若解方便,千万无失,幸勿疑怖,决定须修。北天竺有一僧,每习多闻而不学定,彼时读诵经,忽有天来掩其口而语曰:「汝闻思足矣,何不习禅以之验之?」纵修余行而不学定者,于佛法中未为全得。|
下面佛陀波利就回答说:「
不也
」。
「
禅是六度之第五
」,禅定很重要,排在六度的第五位。「
六度
」一定是连在一起、不能够一个一个拆开来讲。前面是修福报,但最终目的一定要你修禅定与智慧。禅定是可以含摄前面的福德资粮,而智慧是要贯穿所有的行为,叫「万行」。另外「
三慧
」中有
修慧
,「
三学
」中有
定学
。戒定慧,把它排在中间,哪里可以不修呢?
「
亦既有人因食噎死,岂即不食耶
」,这就好比因害怕被饭噎到,甚至严重点,看到有人被噎死了,难道说就不吃饭了?这是不对的。「
其失心者,只是不善方法耳
」,那些失心的人只是对方法不了解,用心不对、操作失当,才会有损害;就好比我们按电脑按错了,会死机。「
若解方便,千万无失
」,如果修对方法、操作得当是不会有问题的。像开新车,如果对车不了解,摸索着操作,偶尔就会操作失误,导致意外。如果真搞明白、知道该怎么使用,那就「千万无失」,万一都没有,百分之百不会有问题。「
幸勿疑怖
」,请不要怀疑、恐惧,没那么严重。
所以「
决定须修
」,一定要修,必须要坚定的去做。下面就举了一个例子说「
北天竺有一僧,每习多闻而不学定
」,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僧人,但他不修禅定;一次在他读经的时候,来了一个天人把他的嘴捂住说,你闻思已经够了,不要再读经了,你应该去实践!你为什么不修禅呢?这里也是在劝诫我们,应当用自己的五蕴身心、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学了这么多,如果连做都不去做,不去体验、验证一下,徒有理论站得住脚吗?所以伟人说,经不起检验的理论,也不好用。因此,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就像我有一次住在山上,没有馒头吃,就第一次自己做。先查一下网络把制作流程都记住了,一斤面粉、多少克水、多少酵母、如何发酵……结果第一次因为天气太冷没发出来,浪费掉了。第二天我用被子给它捂住,放在里面发,就成功了。发完以后,又发现碱下多了,吃起来有点咸,这也是不成功。到第三次把碱再降低点,再揉、发透一点,做出来就特别好吃。
所以任何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做,只要学都会,不要被难住了。这里就要你去修一修、尝试一下。
「
纵修余行而不学定者,于佛法中未为全得
」,纵然去学了别的却不学定,在佛法看来都是欠缺、不够完整的。比如「戒定慧」,那在持戒的道场怎么修行?我们要问这个问题,有人可能回答说:持戒就是修行。这是不够的。
所有戒律中,无论你是持声闻戒还是菩萨戒,都需要有正见。
如果没有见,光是死记硬背,不明白道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功德利益?不做又是为什么?做了不该做的,又会有哪些障碍或过失?
如果道理通了,就可以变通,而不仅仅在名相上、完全是一种教条主义。
二来,按声闻戒,持到那么细,其实是要有「定」来配合的。否则很多细节根本观察不到。比如明明心里想吃,又怕贪,就控制不吃;不吃但口水一直流,身体有反应。
如果没有深细的观察、不明白什么该控、什么不该控,怎样控才不会导致身体毛病;否则长期强迫,产生许多消耗或矛盾,也容易引发心理上的疾病。
要知道
「戒」跟「定」、跟「慧」是不能够分开的
。比如我们说,不净的东西不能吃,这叫戒,如果有人拿来不干净的东西放在你面前,再怎么鼓励、诱惑你也不会吃,不会被别人搅乱,这就是定。当你明确、肯定不净的东西不能吃,这就是智慧。因为你有判断、有抉择,是「慧」。
这里的问题就是看到过患、有些个别现象,能不能就不修或者做别的代替修行呢?
佛陀波利告诉你,此路不通。修的过程是不可以逾越的
,应该完整戒定慧、六波罗蜜,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修。吃饭被噎会有问题,那看到有人走路被车撞,就不再走路了吗?没这样的道理,也不应该以此作为理由。
《修禅要诀》
01
「第一问 学定多难
」
第一回
修行方法千千万 只是你不懂「要诀」
第二回
千年前的「快问快答」 主打一个不懂就问
第三回
困扰修行人的「千年疑惑」:我们这个时代到底适不适合修禅?
第四回
修得不对,真的会走火入魔吗?
02
「第二问 四威仪易脱互修」
03
「
第三问 习禅依何法?
」
04
「
第四问 修禅以何方便?
」
05
「
第五问 渐次二入
」
06
「
第六问 修定是否多闻?
」
07
「
第七问 禅修与戒律
」
08
「
第八问 何法速定
?
」
09
「
第九问 定中各相
」
010
「
第十问 出禅入禅的正确做法
」
011
「
第十一问
修禅诸魔事
」
012
「
第十二问
修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013
「
第十三问 禅定与解脱生死的关系
」
-谁适合学-
想要了解禅修、对坐禅感兴趣的人
有过禅修经历、想要深入实修、了解如何检验自身功夫的人
佛学爱好者
— The End —
《修禅要诀
》主讲人:
传明法师,现任广东佛学院曹溪学院常务副院长、导师,南华禅寺首座、福建省佛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东山寺住持。自1991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至今三十余载,常年致力于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参与编写多部佛学教材,曾出版禅修专著《无正见 不解脱》(2016)、合著公案通判《花出青嶂》(2008)。
曹溪法脉 东山再阐
福建 · 高峰村
· 东山寺
图/ 影子J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谢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OTYyNjk2MQ==&mid=2247486683&idx=1&sn=a2f00dea4d5470e492328d734a99c62d
柘荣东山寺
曹溪法脉,东山再阐。订阅号【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3)0000249】
最新文章
如果想要止息内心烦恼,你一定要先看清哪个关键问题?
如何修行才能止住内心的散乱,为什么总没有力量降伏情绪?
修行路上如果犯了戒,你该怎么办?
修行路上如何衡量你到底是真的在学佛还是假的在学佛?
面对好运与霉运,修行路上的你会如何选择?
学佛修行路上你一定要放下的是哪一种执着?
学佛多年 还只是个门外汉?为什么说:禅行始似入门?
最新的脑机科技真的能让我们看见修行用心的奥秘吗?
修行路上你有没有看见自己是如何被概念认知所障碍的?
学佛修行路上,你有没有做到法门无量誓愿学?
中国禅宗有哪些主要的修行方法和内心操作技术?
如何才能做到佛法修行中所讲的“随缘”?
真的学佛修行之人是如何看待生命业力和世间苦乐的?
天性散乱、心态不稳的人该如何获得禅定的利益
如何修行你才有可能学会开放内心安住当下?
如果修行之人真的学会了打坐修定,会有什么用?
什么才是学佛修行路上你一定要扫除的盲点?
修行3年后我真的看见了自己并学会了如何用心与女儿相处
为什么说修行要明心见性,真的有个“性”可见吗?
学禅修行到底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修得不对,真的会走火入魔吗?
禅宗老师是如何快速引导学佛修行之人破迷开悟的?
为什么禅修路上真的高手都是从这个地方下手修行的?
修行与科学都离不开观察与分析,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修行之人如何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苦难与烦恼?
为什么修行想要圆满真的离不开这样的老师和同学?
修行18个月后我终于看见了自我的真相是什么?
困扰修行人的「千年疑惑」:我们这个时代到底适不适合修禅?
什么是学佛修行所说的生死,真的存在轮回吗?
学佛修行之人如何才能真的做到诚心接受?
什么才是佛祖说的解脱,修行路上怎样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学佛修行是为了调整和突破我们内心的哪三类心态?
为什么佛法修行能帮助你突破内心的认知障碍拓展生命的维度?
修行真的是为了让永恒的灵魂脱离轮回吗?
千年前的「快问快答」主打一个不懂就问
修行路上阻挡你解脱的人生障碍有哪些?
学佛禅修为什么一定要修到这个目标?
学佛修行要无所求,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禅宗修行讲无念,真的是让你的内心不要有念头吗?
真的修行人也会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吗?
通过禅修训练真的能够增强修行之人的直觉吗?
修行方法千千万,只是你不懂「要诀」
为什么学佛修行要修的是慈悲心而不是世间的爱心?
真的学佛修行之人会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修行是为了学会放下而不是放弃?
学佛修行只管这么做就真的能开悟?
修行之人要怎样生活才是真的懂佛法?
面对生活中内心的烦恼,你有没有学会转念?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要学会掌控自心都可以从这里开始
如何践行佛法智慧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这件事?【父母是孩子的善知识系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