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 5 min read
肉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紧密相关。多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
*加工肉类是指经过烟熏、腌制、发酵或添加防腐剂等方式处理的肉类,如香肠、培根、火腿和热狗。加工过程通常涉及添加盐、化学品或其他成分以延长保存期限或改变风味。未加工红肉则是指未经任何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处理(如冷冻或切割)的肉类,如牛肉、羊肉或猪肉。它们在食用前可能仅需简单烹饪,而不涉及任何额外的加工步骤。
研究是一项个体层面的联合荟萃分析,纳入了来自31个不同队列的近197万名成年人的数据。队列数据来自InterConnect项目,覆盖包括美洲地区(n=12)、东地中海地区(n=2)、欧洲(n=9)、东南亚(n=1)和西太平洋地区(n=7)。每个队列中,若参与者年龄≥18岁,具有肉类摄入数据和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数据,则被纳入研究。若基线时已被诊断为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或数据缺失,则排除在外。研究主要暴露变量包括:未加工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和小牛肉)、加工肉类(如培根、火腿、香肠和热狗)和禽肉(如鸡肉、火鸡、鸭肉和鹅肉)的总消费水平。其他食物组的消费水平被视为协变量。结局变量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针对每种肉类类型,研究计算了队列特定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并对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了调整。随后,采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将这些结果汇总,并通过荟萃回归分析探讨了潜在的异质性来源。
这项联合荟萃分析纳入了共计1,966,444名符合条件的成年参与者,中位随访10年(IQR:7~15年),共确定了107,271例2型糖尿病的新发病例。
整体来看,三种肉类的消费量都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未加工红肉每增加100g/天,风险增加10%(HR=1.10,95% CI:1.06~1.15,I²=61%[中等异质性]);
加工肉类每增加50g/天,风险增加15%(HR=1.15,95% CI:1.11~1.20,I²=59%[中等异质性]);
禽肉每增加100g/天,风险增加8%(HR=1.08,95% CI:1.02~1.14,I²=68%[异质性较大])。
替代分析:减少加工肉类摄入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用未加工红肉或家禽替代加工肉类与糖尿病风险降低相关:
每天用100g未加工红肉替换50g加工肉类,预计可以平均降低7%的2型糖尿病风险(HR=0.93,95% CI:0.90~0.97)。
每天用100g禽肉替换50g加工肉类,预计可以平均降低10%的2型糖尿病风险(HR=0.90,95% CI:0.82~0.97)。
另外,研究还发现BMI在肉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之间可能充当了中介变量,因为肉类摄入可以促进体重增加,而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BMI调整后的分析更能反映肉类摄入的独立影响。分析调整与未调整BMI的结果如下:
未调整BMI时,未加工红肉(HR=1.18)、加工肉类(HR=1.23)、家禽(HR=1.21)的关联更为显著。
调整BMI后,上述关联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未加工红肉HR=1.10,加工肉类HR=1.15,家禽HR=1.08)。
综上所述,这项荟萃分析通过整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肉类消费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入的评估,其样本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为全球肉类饮食指导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完)
*文章不构成任何诊疗相关建议,仅供医(药)学背景小伙伴参考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