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有感——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 苏彩娴 分享

教育   2024-11-21 09:12   广东  

苏彩娴,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系统理论专业。曾获肇庆市中学物理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共获市级奖励2次,曾获鼎湖区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小学数学创新命题大赛等竞赛区级一等奖共7次;曾获鼎湖区小学数学说课,教学设计等竞赛区二等奖共7次。

教育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这句话会一直勉励着我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阅读书目推荐:

【简介】《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是《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的修订版,是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书中一共介绍了20个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别是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调研学生现状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设计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教学理答的策略,利用儿童经验的策略,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课堂机敏应变的策略,设计探究性活动的策略,设计课堂练习的策略,运用有效评价的策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策略,读懂学生认知过程的策略,构建互动交流的策略,创设认知冲突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比较的策略,转化的策略,数与形结合的策略,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观念)的策略。每个主题的策略都凝练出三到五个具体且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且都列出相应的真实教学案例,都有相应的有深度的吴老师教学支招,每个策略都在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教育目标。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读后感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城区中心小学 苏彩娴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里面撰写了关于数学课堂的二十个主题的教学策略,每一个教学策略都是想方设法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相应的教学任务。而本书所提炼的二十个主题的教学策略最大的共同点是:课堂一定是为儿童服务的,要关注学习,关注生成,关注学生的错误等,把课堂上活了,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我虽然有三年左右的教学经验,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惑。我觉得自己没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形成互动有效,全员参与的课程。而且面对课堂上突发情况应变能力不足,突显我教育经验还是不足,教学策略方法不够灵活多变。我是带着我的困惑来阅读我国小学数学领航人吴正宪老师主编的《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这一本书,吴正宪老师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不同课堂情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有理有据浅显易懂,让我收益良多。下面针对我的困惑,谈谈让我感触良多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以生为本

本书在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中写到要把握素养导向,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生为本,深入解读教材,既要立足当下,也要面向未来。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策略让我反省,我以往的教学目标制定是紧跟教参的,只限于立足当下,紧扣教学重难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导致我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也是比较生硬的,没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书本中写到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一般教师会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9的乘法口诀;形成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吴正宪老师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前测,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56.8%的学生已经掌握,36.4%的学生基本掌握,仅有6.8%3个学生没有掌握,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知识结构体系的内在联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为:在初步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通过观察、交流、归纳等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找到口诀之间的联系;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规律性,获得探索规律的一些方法体会自信,增强对探索的兴趣。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现状,具有针对性,更加注重知识直接的联系组织学生探索活动,很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巧用“心理效应”走进学生内心

吴正宪老师始终做到课堂要为学生服务,教师的心中所想所愿并非儿童的内心真实情况,儿童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和多变的,而且学生不一定总是对老师敞开心扉的。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巧用“心理效应”,激发学生学习,促使学生思考。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策略有以下四个,一是构建平等、民主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架起平等互尊的桥梁;二是关注“学困生”,创造机会触碰他们内心的“小宇宙”;三是搭设由低到高的门槛,顺应心理发展的规律,跨越一道道门槛,一步步获得成功。四是激活“潮汐现象”的思维,教师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教师不可以有“偏颇”和“怠慢”,要架起平等互尊的桥梁。案例中提到数学课堂上的争论赛,如果我是本次争论赛的组织者,我肯定会大大的表扬夸获胜的一方,则会鼓励失败一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获胜。而吴老师并没有这么做,他真诚的祝福获胜方,说了一句“祝贺你们,你们精彩发言给与大家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握着暂时“败下阵”来的学生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问题,给全班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你们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善于倾听并接纳同伴的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是多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呀!”。吴老师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深深折服,既表扬了获胜方,也很赞赏暂时落后的学生,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老师的客观,平等和爱护,这样的心理效应怎么会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

三、用心对话,真情互动的交流

吴正宪老师提出课堂应该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在对话、沟通和合作中完善自己的观点,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互动交流的策略有:一是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促进思维活动策略;二是教师学会倾听,为学生建立展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平台,这是搭建展示平台策略;三是善于发现契机,构建对话空间,这是建构对话空间策略。这样的互动交流的策略,正是解决我的困惑,如何搭建互动有效的课堂。

书中案例教学《什么时候估?》时,教师用课件演示了青青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问:请看青青在超市里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展示五种商品的价格:牛奶48/盒、果汁23/盒、巧克力69/盒、饼干16/盒、水杯31/个)。

教师继续出示:青青和妈妈买了五种商品。妈妈在想,我只带了200元钱,到底够不够?收银员阿姨在想:我怎么把数据输入收银机里?

教师请同学们考虑: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妈妈想确认 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B. 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C. 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的时候。

师:这三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情况要用估算?用手势告诉我。

此时教室里大部分学生选择第一种,只有小部分学生选择第三种。如果我是课堂的老师,因为只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为了教学的进度,我会选择直接出示正确答案,然后直接讲授估算的意义。而案例中的老师并没有急着定论对错,而是给与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提问选择第三种情况的学生,模拟购物情境,教师当收银员,被问学生当“小青青”,让他给200元收银员,是否愿意。从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感受第三种情况需要计算准确值还是估算,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且感受到估算和精确值的计算价值,这样的互动课堂怎能不充满生命力呢。

四、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指标要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要多元评价和评价方式多样化。这本书里提出了四个有效评价策略,给与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很多的启示。首先是鼓励教师用心去呵护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的错误,要会用评价语言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合理评价学习,建立自信。然后是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着急评价,不以“对”与“错”进行评价,更多关注的是过程。接着是正视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积极评价,鼓励创新策略。最后是巧用评价,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说理,辩理,从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而我非常欣赏吴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遇到一个突发事件。吴老师让学生折叠1/2,有一个男孩却折出了1/4,吴老师见状,非常尊重学生和机智的直接跳过1/3,组织学生讨论1/4,有的同学评价这个折出1/4的学生跑题了,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折出1/4的学生既要批评他不按老师的要求折,又要表扬他让大家学会了一个新分数1/4,有的同学则认为他特别会创新。学生评价完了,吴老师最后评价,吴老师给这个小男孩深深的鞠了一躬,并说很欣赏他这样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和很有创造性的学习,而这个小男孩也露出灿烂的笑容,紧接着有更多学生大胆的折出其他分数,并折出4/81/2一样大。这个案例给我触动很大,我预设了自己是吴老师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时,大抵我会默认他折错了,因为只有一个学生错误,我应该会忽略他,不会对他进行评价,就这样不经意间打击到这位小男孩的学习热情,也错过这个很好的学习契机,忽略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学习。

通过研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第2版)》这一本书,解答了我的很多的疑惑,给予我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提供了方向和方法。从书中我也学到了,教无定法,一定要多实践,多总结,不断积累,思考,凝练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格和方法。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