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文,小学数学一级教师,佛山市首届优秀教研组长、顺德区优秀学科教师、顺德区教坛新秀、顺德区优秀班主任,课例《信息窗二(三角形的面积)》被评为2023年基础教育学科课程部级精品课,参加2022年跨区域优秀微课征集活动一等奖、2024年佛山市优秀微课联合征集活动二等奖、顺德区中小学教师科研综合素养竞赛活动一等奖、2022年顺德区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一等奖等。
名家课例观摩:
以教促思,以思促长
——对《体积与容积》一课的思考与启示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心小学林佳文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是由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余正强老师执教,整节课的教学使我受益良多,收获丰富。整节课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本节课中,俞老师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围绕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的“三会”目标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将体积、容积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了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学习的资料、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定义、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更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体积与容积的建构过程,发现体积和容积的属性和特征,初步理解两者的区别,在正、反实例的比较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内化为学习认知。《体积与容积》是第二模块“图形与几何”中的知识,是后续学生能否运用体积与容积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导火线”。在课堂中,俞老师先从解释“空间”为导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接下来学生建立有关体积的表象作好了扎实的铺垫。紧接着,通过有效的提问和质疑、形象事例的论证,学生得出了“所有物体都占空间”的结论,并进一步明晰、强化了“体积”的意义和属性,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学生的思维建设中,教师巧妙地引入木制玩具“俄罗斯套娃”,在拆娃的过程中构建了“借助几何直观模型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构建数学模型”这样层层递进的思维框架,深入理解了“占空间”和“留空间”的区别,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体积与容积》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课堂伊始,俞老师便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空间在哪里?你碰到过吗?举个例子。谁还能找到空间?”,一系列的发问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空间”到“教师里有空间,袋子里有空间,抽屉里有空间……我们一直生活在空间里”,俞老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已经逐渐清晰,这为接下来学生建立有关体积的表象作好了扎实的铺垫,俞老师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而为了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俞老师围绕“谁占了谁的空间”不断深入提问和反问,为学生搭建了探索“体积”定义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并最终完成了对“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紧接着,在对“容积”定义的学习时,俞老师巧妙引入“俄罗斯套娃”,既巩固了“体积”的定义,同时也承接了“容积”的学习,而“外”、“内”两个字的精准描述,更加强化了学生对“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区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俞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明了,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交流与生成,量身定制地为学生设计了“思考—交流—理解—构建”的学习思路,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体积”与“容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甚至大部分学生还会跟已经学过的“周长、棱长总和、面积、表面积”混为一谈,于是,俞老师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看似老师和学生是在漫无目的地聊天,实则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和表达,将“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从对象、属性、特征加以区分,从而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整个过程,老师既没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也没有实验探究活动,但却在集体思考和交流中探索、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基本脉络,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体积和容积这一抽象知识的理解和判断,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探究过程中,俞老师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耐性,刚开始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头雾水,但俞老师并没有马上告知答案,而是换个问法,慢慢来再慢慢来,让学生心有所感、脑有所思,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师生交流中,学生信心十足地向全班展示。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都在不断的有效碰撞,都在以课堂小主人的身份向“来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主动参与程度较高,无形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几何空间能力、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升。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俞老师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想法,能及时抓住课堂中学生的资源,并采用“生生纠错”的形式使错误“灰飞烟灭”。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尾声,俞老师提出“面和空间有什么不同”这一数学问题时,当有学生回答出“面就是七娃”时,教师没有给予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说、继续表达所感,于是学生的回答便慢慢变成“面是二维的,空间是三维的”到最后得出结果:空间是由面组成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知识是从学生的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同时也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学生再次出现同类错误,这样的课堂生成是真实而又有效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特级教师余正强老师的标配,但却有无限可能。笔者也曾执教过这节课,执教过程中也曾融入了土豆红薯的实验探究,期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并能正确区分两者的不同,但最终教学结果都不如所想。在观看俞老师的授课过程后,我深受启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认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和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俞老师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为学生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与交流,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以这节课为例,《体积与容积》是本单元的种子课,俞老师以自身的教学向我们示范了概念课应该怎么上,即要讲清“对象、特征和属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明明有很多想法,但又不敢说或者只敢说书上有的东西,紧接着教师便直接告知结果,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此刻是掌握了知识,但却紧紧停留在表面。反之,笔者非常欣赏俞老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事例来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充分交流,说出自己心中所感、脑中所思,这样的知识形成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真正生长出来的,而这样的认知也更加根深蒂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珍贵的东西,正如俞老师所说:概念是慢慢的有感而发,发出来之后再整理整理,给他抽象抽象,数学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