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 倾听学生问题,回归教学本质——佛山市顺德区凤翔小学 杨海波 分享

教育   2024-11-16 09:10   中国  

杨海波,小学数学一级教师,佛山市郭利锋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顺德区凤翔小学数学科组长。被评为“顺德区学科优秀教师”、“大良街道卓越教师”、“大良街道先进教师”、“大良街道教学能手”。积极参与区级课题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区级一等奖。曾获得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二等奖,大良街道教学能手比赛说课和课堂比赛一等奖。

倾听学生问题,回归教学本质

——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基于儿童真实问题》有感

佛山市顺德区凤翔小学 杨海波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基于儿童真实问题》这本书,这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引领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书中甄选了基于“问题引领学习”的单元优秀实践案例十篇,从实践的角度诠释了如何基于儿童的问题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我们老师们都很清楚: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但也是培养的难点,本书聚焦这一难点问题,基于儿童真实问题展开大概令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提高儿童提问力,走向数学的深度学习。

一、倾听问题,收获惊喜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天然的好奇心,会自发地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累积,而是提高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迪生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他从小就对什么都好奇,都感兴趣,天天缠着爸爸问这问那:“天上的星星有几颗?”“为什么会刮风啊?爸爸总是被问得不知所措。因为爱迪生时常会问一些很古怪的问题,所以,人们望着他不大相称的身体时便会说:“这个孩子一定不太正常。据说脑袋特别大,是白痴的征兆。”然而,爱迪生对大人们的说法并不在意。对他来说,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数不清的奇异事物,无论做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而且只要可能,他喜欢动不动就做实验,为此常闹出笑话来,爸爸妈妈却并没责骂他,还鼓励他多思考。正是源于爱迪生善于思考,喜欢多问为什么,所以他一生中有1000多项发明,获得了很多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其实,很多学生上课时,针对某些问题、现象、知识……内心也非常想问“为什么”。就好比我这学期教圆周率这一课时,学生就很好奇,问我“这个圆周率是谁发明的?圆周率为什么是一个固定的数,但是又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呢?”,学生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理正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学生探索知识、探索世界的原动力。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他们提出的问题,尝试依据他们提出的合理的问题展开教学,是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穿针引线,适时引导

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不仅来自教师提出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包括学生在情境体验基础上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教我们多维度架构单元学习任务。在确立了关键问题之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将关键问题进行进一步分解,同时梳理分析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得到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序列。

从书中可以看出关键问题应当具备两个要素。一是问题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是立足于教材本身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二是问题应当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处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困惑的位置。

关键问题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中连续精妙设计的问题串,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探究并释疑,教师只是穿针引线,适时引导,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三、精设活动,促进理解

学生在体验实践活动时,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迁移应用已有认知,使用多样方法,逐步解决问题串、主问题和核心问题,掌握知识本质,实现深度学习。基于此,在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核心问题以及课时问题,发挥教学智慧,创设适宜的学习活动。

以“多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为例,在这节课上,教师组织了数格子活动、剪切活动、对比活动和应用活动。例如,在组织“数格子活动”时,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提出主问题:“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知面积公式的图形?”面对此问题,可能很多学生会陷入思维困境。教师可以把握时机,为每个学生发放方格纸,鼓励学生数格子,得出关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数据与结论。在体验数格子活动时,大部分学生兴致高昂,迁移已有认知(数格子经验),使用恰当的方式数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所占的格子数,并建立表格,梳理底(长)、宽、面积。

之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有学生说道:“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基于此,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大部分学生会联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提出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于是,教师可以趁机组织剪切活动,鼓励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时,大部分学生会回想所学知识(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尝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知面积公式的图形。在此过程中,教师提出系列问题,如“怎样剪切、拼接?”、“新得到的图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整本书非常“接地气”,一方面在于从实践的角度呈现出10个经典单元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可操作、可模仿的教学范式;另一方面,注重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引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既是迎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思维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回应2022版新课标提倡教学内容结构化、重视问题意识的有力举措。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有以下的体会和感受: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以真实问题引领教学,准确把握单元整体构架,才能创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