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我是顺德区西山小学数学科长黄江萍。
今天,我满怀荣幸与感恩之情,在此与诸位分享我们西山团队参与新世纪小学数学第 19 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和现场答辩活动的不凡历程与深刻感悟。此次活动于我们而言,不仅是一场激烈的教学竞技,更是我们在自我提升与团队发展之路上的关键契机。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参赛之旅:智慧与协作的璀璨华章
首先,让我们回溯活动的背景与概貌。
“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是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于2006年发起,每年围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与讨论。
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为每年上半年以各基地、独立基地校、百所基地示范校为单位申报参与,下半年以名师工作室为单位申报参与。
西山团队本次以顺德基地的名义参赛,历经两个多月的辛勤耕耘,我们终于收获了最耀眼的果实——在第19届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指导教师及参赛教师均荣获个人全国一等奖。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征程中力行不辍,故智慧日新;深研细究,故行动无往不利。终而硕果累累,璀璨夺目。
接着,我想与各位分享组队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深切感受。
道格·伍德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搭建参赛团队时,人员的配置至关重要。根据文件要求,每个团队至多2名指导老师,答辩团队为4人,包括1名执教研讨课选手和3名答辩选手。
我们审慎考量每位成员的专业专长、教学阅历以及性格特质,确保团队成员在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优势。有特级教师王钦副校长的高屋建瓴指导;有经验丰富、思维敏捷的数学科长黄江萍的统筹协调;有理性果决、行事干脆利落的执教者梁倩仪老师;有成熟稳健的答辩选手张兰芳和洪银旋老师;有精通多媒体、入职未满一年但潜力巨大的成长型老师喻玉。
正是这样一个团队,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将教学设计、课堂展示、资料搜集、文案撰写等任务精准匹配给最合适的成员,从而推动整个团队高效运作,携手前行。
本次活动聚焦研读新课标,依据小学阶段四个领域7个主题从北师大版教材中选取某一节课。在选定比赛主题时,我们亦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选题阶段,我们初步圈定了二年级的《桌子有多长》和五年级的《体积与容积》。经深入比较,发现五年级的《体积与容积》更具操作可行性。五年级的学生已构建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对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更易领会和感知。并且,此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测量容器的容积等,使其在亲手操作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敲定主题后,我们潜心钻研新课标、精读新教材。对于《体积与容积》这一课,我们用心研读比赛文件,明确“研读新课标 读懂新教材”的主题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深度挖掘教材内蕴含的新课标理念。
团队成员先是各自独立钻研新课标和选定的参赛教材,并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而后展开集体研读。在交流互动中,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灵感火花,为教学设计赋予了更广阔、更深刻的思考维度。
此后,便是对活动的精心打磨。本次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论坛研讨、网络答辩、现场答辩,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参赛要求和时间节点,会有具体的文件对各类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阶段是论坛教学设计研讨与课堂实践的深入探索。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融入对教材研读和对教材中新课标理念理解的第一稿教学设计至特定论坛,并开启为期两周的第一轮研讨,剖析其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譬如,在初始的设计中,对于体积和容积概念的引入稍显生硬、直观性不足,经过研讨,我们果断决定增添更多的生活实例和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来深切感受两者的差异。
第二个层次是依据研讨成果重新规划教学方案,走进课堂反复打磨,拍摄录像课,连同第二稿教学设计一并上传论坛。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对于某些实验步骤的理解存在障碍,于是当机立断调整实验流程,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三个层次同样历经两周时间,对第二稿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优化,在课堂上反复锤炼,依据学情和学生课堂反馈持续修订教学设计,形成终稿,并上传最终版的课堂教学录像课。
第二阶段为分组参与网络答辩,每个参赛团队答辩时间8分钟,包括本课时教学设计介绍4分钟+思考时间及回答对方团队提出的追问问题4分钟。具体涵盖三个部分:
一是完成本课时教学设计介绍的文字稿和PPT,突显《体积与容积》的设计亮点,如通过实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多媒体辅助理解抽象概念等。
二是深入研读辩方设计并观看录像课,从策略、设计、生成性内容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追问问题。
在策略维度,鉴于对方采用“六清”策略,我们提出了两个关键疑问:其一,教师如何准确知晓学生对“六清”的掌握程度?其二,怎样从单元视角出发,更好地凸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呢?
在设计维度,以辩友的教学设计第 2 稿和第 3 稿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前三个学习活动中,第 3 稿在细节方面优于第 2 稿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第 3 稿巩固练习顺序变化的原因及产生的效果如何?”此外,还针对学习活动设计询问“如何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与课本不同的处理方式依据何在?”
在生成性内容维度,团队就“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如何引导突破表格记录”展开深入探讨。答辩的关键在于专业且精准,经过审慎考虑,我们决定提出“长方体正方体关系”和“二维到三维转变”这两个核心问题。
此外,我们预先设想了辩友可能提出的十个问题,并整理出文字稿分发给答辩手。
在答辩时,对方提问“本节课是否有学生生成资源以及如何利用预设外资源进行教学?”我们团队的预习导航单、课前实验视频、课中小组交流等均为生成资源,完全契合新课标要求。我们详细阐述了这些生成资源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阶段是分组参与现场答辩。
通常,论坛研讨和网络答辩综合评分获一等奖的团队将被邀请参与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时,各参赛团队按照日程顺序轮流上台,每支团队展示时间总计 9 分钟,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本课时教学设计介绍、我对新教材的理解、抽签回答问题。
现场答辩的分组和题目均为现场抽取,需要在一日之内筹备答辩文字稿和 PPT,每一个环节和细微之处都需精心雕琢。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现场答辩当日清晨六点未到,执教《体积与容积》的梁老师发现一处细节有待完善,我即刻致电唤醒团队成员,分工负责修改部分再汇总,短短不到一个小时便圆满完成修改任务。在现场答辩时,我们充分展现团队的协作精神,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阐述教学设计核心要点,有的回应评委提问,有的提供补充阐释和案例支撑,默契配合尽显团队的实力与风采。
二、学习进阶:永不停歇的探索之路
参与此次活动,犹如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学习之旅,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学习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我们不再满足于浮于表面的理解。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关于《体积与容积》这一课,我们深入剖析新课标对空间观念培养的要求,不再是简单地知晓标准条文,而是努力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教育深意。比如,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就增加了更多让学生亲手实验的环节,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让学生亲身感受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对于新教材的内容,我们摒弃了机械的照本宣科。在研究《体积与容积》的教材时,我们发现教材中的示例虽然经典,但对于当下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们大胆创新,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如饮料瓶的容量比较、快递包裹的体积估算等,让教材成为启发思维的源泉,而非束缚教学的枷锁。
在瞬息万变的教育环境中,我们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参赛期间,我们了解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趋势,便尝试在《体积与容积》的教学准备中,利用线上资源丰富学生的预习材料,通过线下课堂深化知识理解,让教学更加高效、灵活。同时,跨学科教学的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课程中融入物理学科中关于体积测量的精确方法,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全面认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还不断培养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整合应用的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不再盲目跟从,而是结合参赛课题进行分析和筛选。比如,在讨论《体积与容积》的教学导入时,我们对多种导入方式进行比较和反思,最终选择了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方式——实验导入法,让学生在装有水的玻璃杯里放入一个鸡蛋,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每一次的研讨、每一次的反思,都成为我们提升学习力的重要契机。在准备现场答辩的过程中,我们针对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演和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回答思路,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更让我们对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这次参赛经历是我们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努力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三、专业升华:教育之花的绚烂绽放
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在持续的研讨中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与蜕变。
在教学理念层面,我们坚决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重心置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和探究潜能。不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这堂课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和小组讨论,亲身去摸索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而非直接将答案全盘托出。
在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我们不再单一地依赖讲解和练习,而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在《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分组展开实验操作和讨论,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同时,还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出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真切感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教学设计维度,我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学情,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在《体积与容积》这一课中,我们的教学从全面覆盖内容转向精准聚焦,特别强调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深度解析,同时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整合与逻辑连贯,以提升学习效果与理解深度。
精心策划教学环节,使教学流程更显流畅、自然且富有逻辑。比如,设计课前小实验,鼓励学生适当预习;在概念的引入环节,通过比较两个不同规格的盒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通过深入研讨,我们变得更为敏锐,能够精准洞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能够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指导。在《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中,对于理解能力出众的学生,我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助力他们进一步拓展思维;对于理解稍显迟缓的学生,我们则给予更多的耐心指导和协助,确保他们逐步跟上教学的节奏。
四、未来展望:逐梦教育的全新起航
华罗庚先生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 19 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和现场答辩活动,是一段充满挑战而又收获满满的旅程。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潜心研读新课标,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全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懈努力,奋勇前行。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