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用之书,遣有涯之生

文摘   2024-08-25 19:55   陕西  

在山下住久了,偶尔也想去城市,这就意味着去书店。如果碰上寒暑假或者周末,阅读区就坐满了小朋友。等有人走掉,多出一个空位时,灵与肉才得到安放。

以前住在大唐西市时,五分钟就能走到西市城。书店门口,工作人员已穿好围裙颔首而立,互道早安后,你由此进入博尔赫斯笔下的天堂。

在轻音乐与其他顾客中穿行,你的指节在书架上轻叩,目光扫过一本本传世之书或冷门佳作,直至找到今天的相印之书,带它回到座位上。然后在咖啡的醇香中,专注而喜乐地进入定境。

渐渐地,人多了起来。相比一个人在安静的地方待着,你偏爱在人群中独处——在咖啡厅写作时,下笔如有神助。

:西西弗书店

书店,就是你的第二个家: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构成了看不见的命运共同体。但有时候,这个“家”会辜负它的孩子们。

今年5月,你兴冲冲背着书包去“言几又书店”某分店,没想到关门了。去商场的服务台咨询,服务员指了指桌上的牌子道:“打这个电话。” 

牌子上写了一行字:“由于品牌调整经营策略,4月8日起进行闭店,原会员如有退费可联系客服电话。” 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听,只有“嘟嘟嘟”声在耳旁萦绕。心中一凉,这才意识到这家书店跑路了。牌子上“感谢十年间每一位读者和会员的支持与陪伴”的句子在那一刻格外扎心和刺眼。看了看自己的充值余额还有361.7元,只能默默地走进隔壁的星巴克。

后来,西安迈科“言几又书店”被“茑屋书店”接手,之后还入选过全球最美书店。没想到三年后的这个夏天,茑屋书店也迎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一座城市那么大,这么多的人口,却养活不了一个书店,让人唏嘘!

:“茑屋书店”一隅

搬回山下的小屋后,去书店的次数自然就少了。但真正爱书之人,不会排斥任何形式的阅读。无论去实体店还是用手机上的阅读软件,有书读就行。在书店里,你会读自己的书架上没有的书。而能被买回家的书,不是绝版就是实在太爱,必须一读再读。

翁贝托.埃坷说,作家们以开清单的方式来说他们想说的话,是出于他们对过度的喜爱,是出于骄傲,以及对文字的贪婪,还有,对多远、无限的知识——快乐的知识——贪求。

一开始,你的微信读书只能放100本书。但只要开始读起来,免费书架根本不够放。开通会员后,才有了无限放书的安全感。

据说,看书的偏好能揭示一个人的内在想法。而你饥不择食,没有偏好,没读过的好书,都想读一读。

经常读完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却记不住作者的名字。比如,刚读完一本名为《狐狸》的书,想把作者的作品都添加到书架中。一打开傻眼了,发现去年已经读完了他的《疼痛部》。过了几天,竟然还在书架上找到了他的《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这位作者,名叫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图: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有一段时间,眼睛仿佛不是自己的,它长了翅膀,带着你全速行驶。根本没有精读可言,全是泛读,但也读得广泛。比如说,早上刚读了两本,一到晚上,它们就会被新添加的书籍覆盖,这两本什么时候再读谁也不知道。


以前喜欢那种拥书自雄的包裹感,比如一整面墙的书架,那种满满当当被书围住的感觉,或是那种书堆满在地上无处下脚的邋遢感。

在纪录片中,大师们的书房,不是“列架连窗,牙标锦轴”,就是万卷藏书排列得整整齐齐。然而你的书架,就像半兽人的张开嘴后的一口烂牙:书本们都是暂时寄居于此的状态,参差不齐地胡乱在空隙中苟延残喘。

:书架一角

博尔赫斯说,一本书只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物,是充斥这冷漠世界的浩繁卷帙中的一册,直到它遇到了它的读者,找到明白它象征含义的人。每天,最大的欲望,就是想与一本好书单独相处,留给自己一大段不被琐事打搅的时光。

一天早晨,你横陈在椅子上读博尔赫斯。突然发现,你与他共享同一种阅读姿势——博尔赫斯总是懒洋洋地坐在一把软椅里,一条腿架在椅子的扶手上,不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

图:与博尔赫斯同款阅读姿势

虽然,博尔赫斯眼睛连书名都看不清了,但他清楚每本书放置的地方,还总能沉稳、无误地找出来。不过,他取出书是让别人读给他听,而你是天生的朗读者,自己在阅读的同时,更喜欢对面有人听。

阅读会把人带到一个不功利的状态。它会让你从他者的立场与角度来观察生命。写书和出书都很慢,阅读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读得越多,就会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仿佛跨越了时间,与其他生命有着更深刻的共鸣与相连。在此世界了流失的,我可以从书中找回来,缺失的能量即使得到补给。

但如果大脑中存载着过量信息,就会陷入食而不化的境地中。一些书,你读了八年也不曾把它们读完,因为自己的注意力经常漫无边际,总会不受控制地被吸引到旁的领域。反而越是一本喜欢的书,越舍不得把它读完,越是逼近结尾就越不想结束。


以前,每到年末你会列出一个书单,自己读完的或者正在读的,喜欢的或者不必要读的。不得不承认,你喜欢读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多少还有点炫耀成分,而这更助长了读书飞快的气焰。所以这几年就中断了年度读书报告的分享。


:香港某书店

克里希那穆提的见地曾让你反思。叔本华也说过,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是让别人代替我们进行思考,我们只是跟着别人来进行思考。


你沮丧不已。原来无论曾经读过多少书,如果只是知识的堆砌,那么你内在的生命结构从来没有变化过,它是僵化的。所以有段时间,你刻意让自己读得慢一些。但一个人本性难改,克氏与叔本华的奥义只能在顿悟的契机发生时才能灵光一闪。


所以这几年,你在“打鸡血”与“躺平”之间的中间地带驰骋,最近又陷入了一种全欲的阅读状态:不选择方向也就不怕迷失方向。明天读什么书,下一篇文章写什么,根本不知道。


不带目的与预设,只靠好奇心与求知的欲望来指引——把大量的阅读与向你涌过来的信息,视为生命的素材。将自己置身于书籍的千山万壑之中,隐姓埋名,偶尔宝剑出鞘,划过长空;偶尔低首敛眉,在尘埃中开出花朵,进入到一种不加选择的全面阅读中。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我的2021读书报告

2020微信读书报告之——张爱玲


长按小王子站立的星球,关注“支支的云巅小屋”



支支的云巅小屋
只要你愿意阅读,我就把灵魂的形状交付于你。这不是我在给予,而是你在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