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我爱的事情,全是骗局!

文摘   文化   2022-07-04 21:26   中国  

前几天,看到一个陈丹青的视频,他说:“我在三十多岁就至少过了这一关,第一生命是毫无意义的,完全是偶然的。还有就是我爱的这些事情,全是骗局。文学、绘画、音乐,全都是骗局,就只是让我这个没有意义的生命过得有意思一些。”


我发现,此话一出,网络上批评他的人非常、非常多。


无关乎认同或反对他的观点,但如同棒喝,这句话落在我潜意识深处,它抓挠我。


怕自己断章取义,于是想,陈丹青为什么这么说,说这句话的语境和上下文是什么,是他精神上的自嘲吗?这让我的心空落了好一会儿,那是一种无法描述的孤寂感——它逼我走到宇宙尽头,然后转身,望着来时路自问:“难道非得再吃一次伊甸园的苹果,才能退回到有意义的状态吗?


如此,我被拉到现代人的精神处境中——宇宙虚无主义。在这个无限浩瀚的空间之中,我对它无知,它也不认识我。


再则,陈丹青这句话看似是在说自己,但我读到一种“他站在局外,看着大家前赴后继在局里面钻来钻去”的感觉,这种看似虚无的调侃,透露出一种灵魂撕裂之苦。就像一个云端旅行者,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国他回来了,以为是了,却发现都是幻梦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旅人》1818年


就像一个泅泳于深渊的写作者,须得持久凝黑暗。雷霆风暴浩浩荡荡结束了。四位女孩,于众目睽睽下消失于晴朗。蒸发了,什么都没留下。想抓住真相的人们,手心里全是失落。唯一抓住的,只是那一去不复返的事物。

别人的生命有意义吗?它令人费解,毫不公平,但这唯一的确切、这无价之宝,垃圾一样被处理了,消失了。


唯一提醒我们这一切不是虚无的,是摄像头里的惨叫与最后的模糊影像,以及巷子口那无人来领的电动车......


满怀忧伤,心如废墟,是什么东西又碾碎着我,摧毁着它?来到人间的时候,她们只是个孩子,消失时只有瘆人的静默。

再回到陈丹青,有生之年,他也目睹了太多的荒谬与羞辱。他看到的教育,是“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畸状......合格的公民不该是愤怒的,因为他被赋予了权利——摆脱愤怒然而,举目望去,XX哪里有公民?


孔子说:“士志于道”。对于陈丹青来说,他与自己所尊崇的“道”失去了联结。这个“道”已经没了,他没有什么可以“志于”的了。不能摆脱的愤怒越来越多,愤怒也变得越来越廉价,他无法再克制了,所以才各种骂骂咧咧。


陈丹青曾在叔本华那里绕了一圈,间接明白了佛学。所以,凡是他做过的事,都会自嘲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但他也承认,这种荒废感,或是在暗示、激发他的创作欲望,要他步履不停一直往前走。就像天花麻疹,一定得出出来,知道这生命无意义了,大约才能活得有点意义


一个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需要勇气因为,就等于创生了一个生物,除非它是鬼(鬼没有影子),不然你就要习惯物体有阴影。如果出现杠精,不要和它对峙,也没必要去解释,只专注于那阴影,头脑就会安静下来。其实,画画、文学和音乐,都是砍向陈丹青内心虚无的那把斧头,让他的心无暇顾及意义,只专注于这些事物本身——就像盐消失于大海,在专注中,意义的问题也被消解了。

年年岁岁,人们的生活目标日渐模糊、失去轮廓,而对生活的理解也变得不明不白。我不希望,一个人的一句话,轻易地就被另一个人误读,进而落入到一种廉价的讽刺中去,说它传达出不合时宜的价值观。


而我也希望,一个人认为生活无意义的时候,能有一种积极的精神底色——即使绝望来临,也能肩扛责任用希望去克服这绝望,心中依旧能听到类似先知耶利米的那种呼告:“在这片土地上,房屋、田地和葡萄园,还将可以再次来到。”



让蛙飞
许知远式的“丑” VS 李诞式的“丑”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莫非你是阿修罗

长按小王子站立的星球,关注“支支的云巅小屋”

支支的云巅小屋
只要你愿意阅读,我就把灵魂的形状交付于你。这不是我在给予,而是你在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