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vol.04| AI算法下的艺术史危机

文摘   2024-10-02 10:30   浙江  


海德格尔与座架

图源:Stefan Schweikle


[@Parallax视差之眼 编者说] AI在各种行业的使用和发展变得越来越普遍,精准结合人类独特的创造力与AI的数据分析能力将有助于推动该领域进入新的时代。本文探讨主要集中在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能力在艺术史分析中的对比研究。使用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作为核心技术,并着重探讨依赖或使用AI进行艺术史分析可能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01.

从人类经验到数据化组织


艺术史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探索和总结人类艺术作品和创造力历史的学科,要求创作者和作者具有创新的历史观,从特定的角度切入史料。艺术史是一门古老意义上的 “人类学”,供人类探索艺术与人的关系。在艺术史以及传统美哲中,最普遍的艺术对象理论是将艺术对象视为人类交流或表达的媒介(Preziosi)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史研究,往往都更加基于人类个体的经验、文化、反思和情感启发。

人类天生的创造力对艺术史研究的发展不容小觑,在这个时代,AI的加入可能有将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大,细化,并落地的效果。目前,人工智能在艺术史研究方面的应用已在多家博物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通过使用AI重新组织图像、展示艺术品潜在的历史演变、模拟空间策展、系统化审美等方式,帮助博物馆对历史资料和藏品进行数据化组织(Fenstermaker).



由Generist Maps 生成的“地形图”

中间的10个对象由GAN从潜在空间中推断出来




02.

现代学与后现代学视角下,

偏见与刻板印象


从现象学和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分析艺术史有可能造成文化、性别等各种方面的偏见,导致人类容易产生某些刻板印象。后现象学关注技术如何塑造人与世界的关系。技术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工具,而是人类生存的构成和中介。这两者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技术不是一个独立的分支(Verbeek)对比起现象学也相应的失去了浪漫色彩,并更植根于实证分析。

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作为人工智能的 ChatGPT 在分析艺术史时,可能会出现同质化现象,产生文化偏见,简化艺术史脉络,以及提供片面的信息。人工智能的逻辑是由大量数据产生的,但大数据的准确性该如何保障?理想的方法是创建一种“绝对模型性能”,在消除垃圾数据后,无论数据的样本量如何,都能始终产生准确完整的结果。然而,由于ChatGPT庞大的数据库,很难详细地呈现每一个数据。在大型语言模型中,一定程度上会忽略或覆盖掉某些小样本的数据,产生静态偏差。这意味着 ChatGPT 的分析逻辑可能会忽略一部分人群、特点和文化的存在和表达,从而提炼出比较单一化,甚至具有刻板印象的特征 (Himmelreich et al.).

可是,即使是这些小部分数据,也不应该被忽视,或者说忽略后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如果用人工智能来分析蒙德里安的作品,它更有可能得出蒙德里安作品具有几何抽象,垂直线条,非对称构图,原色等特点的结论。这基于的是红黄蓝构成在蒙德里安作品中最为出名,数据最为大量。但作为人类艺术史学家,我们知道蒙德里安早期的作品不具备这些特点,这些特点更多的是体现在蒙德里安最著名的创作中。并且,分析蒙德里安有非常多的方式和角度,无法去衡量哪个是最有价值的,哪个IP,哪种创作方式可以覆盖整个艺术家生涯。但如果人类,尤其是尚未形成自主意识的人类,将人工智能生成的这一总结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就会导致他们有可能单调化艺术家的作品,并形成某些刻板印象。

同样,这种逻辑也可以应用于性别,种族、文化和其他主题,从而产生特定的偏见和成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人类无条件信任人工智能这种结论,就有可能会对整个世界产生狭隘的偏见和成见,甚至形成回音室(echo chamber)等伦理问题。

艺术作为一门自由度极高、包容性极强的学科,无法按照这种单一的线性结构进行分析。人类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艺术史研究的单一化,因为各种各样的人基于不同的经历和背景,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来分享,讨论,协商某一段艺术史或某一场艺术运动,从而更开放的去获得更新鲜,更开阔的艺术史灵感。我无法保证人类艺术史学家就可以保证绝对客观,但至少读者能够从作者本身的各种条件去追寻这种“偏见”出现的成因,而这样的过程同样是有价值的。可对于AI,我们作为普通读者,该如何下手去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源?显然,艺术仍然需要 “人类创作者来为当下提供语境”(Osborne et al.).



差别公平标准的设置图示


个性化推荐系统,另一热门AI产物,并同时给大型语言模型直接挂钩。我们暂且不谈是人驾于个性化推送之上,还是反之。同样,我不会批判这些现象。但我仍然想要提供一个思路,去解释人类是如何开始习惯于开放AI去收集个人数据,并停止怀疑平台的合法性。

同意或默认同意个性化推送的前提条件就是它需要拥有使用用户部分隐私内容的权限。但为了能快速注册使用这个软件,用户则会更偏向于省略阅读这长达几页的用户须知,便直接继续点击同意(想必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几个用户知道到底什么是cookies)。这种模式是一种潜在的“绑架用户”行为,它看似给你提供选择权,但实际上你没有能够选择的余地,或者说是平台在筛选用户。在这个时代,谁不会主动打开”完全访问权“,或是看似有原则的选择“仅在使用期间”呢?到现在,大众对于隐私,平台监视,监听等信息逐渐走向了麻木。这里的麻木不是消极的,它只是一种中性的社会化表现。有些人会积极地利用这种机制,也有人会消极的抵制这样的系统。可更多的是当它理所当然的存在,便将它看作软件的一部分功能。但无论如何,仍然值得思考的是,人们对于监听系统逐渐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容忍性”是怎么逐渐建立的?


十七世纪由Athanasius Kircher设计的
早期监听系统“会说话的雕像”
用于窃听广场上的对话

个性化推荐改变用户主观意识与情绪状态的例子数不胜数。并几乎全部都能以现象学或后现象学的角度一一覆盖解释。比如,碎片化信息个性化的随机发放。上一个秒你能够对其中BE结局共情,下一秒你就能对萌宠喂养治愈。此刻的你对于媒介来说是客体还是主体?或是你根本不在意,沉浸在各种各样情绪带来的刺激当中。

再比如,标签化对用户自我画像的加深。通过与推荐系统的互动,用户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系统对自己行为和偏好的解释,并可能将这种外部反馈内化,持续形成某种循环,逐渐认为自己就是系统所呈现的那个“个性化标签”中的人。这在音乐艺术群体中尤为常见,用户的审美体验被推荐算法引导,可能逐渐偏向于某种特定风格或类型。总而言之,意向性在互联网的传播下,变得更加复杂。除了改变一定的用户与媒介的互动方式,还产生了更多对人类自身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此外,海德格尔在《关于技术的问题》中提出的座架(Gestell)也可作为另一个框架,用来说明将艺术和艺术家的经验视为 “待命储备”(Standing Reserve)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座架的框架中,一切都被视为常备储备的总量,它们都是可替代的,一次性的,相同的,随时等待着我们去使用。技术将艺术变成了一种可量化的物品,艺术中本拥有的多样的特质现被用作和看作客观数据,削弱了它们的体验性、哲学性、精神性和人文性,并将所有这些都转化为工具、商品和市场价值进行分配。这剥夺了艺术的灵魂,使其独特性肤浅化(Osborne et al.).在伦理上,这是在改变艺术的本质,边缘化人类学者的角色,压制他们从不同的经历和观察中得出想法和研究,故意忽视人类最热情、最真挚的情感因素。



待命储备:

现代技术将世界和物体简化为可利用的相同资源



03.

应用边界与平衡点思考


在艺术史领域使用大型语言模型仍需要一个稳定的、完善的分析结构。例如,人工智能应该只用于处理和分析大数据。一些特定的部分,如情感和文化内容,仍然必须在人工审查的基础上进行处理。人类需要探索哪些部分只用人工智能来完成,哪些部分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哪些部分需要人工智能和人类一起完成。
大都会博物馆提出的通过生成对抗网络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一种能够生成和区分图像的神经网络)修复文物和展示文物历史的建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Fenstermaker)它既不剥夺人类创造性的一面,又利用人工智能的大量数据分析和组织功能,给研究人员最直观的解释艺术史和文物的变迁。艺术史研究不是不允许人工智能的参与和帮助,而是要仔细考虑我们希望在艺术史研究的哪一部分使用人工智能,以及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信任人工智能。
大型语言模型到如今已经拥有飞越般的提升,NLP与AI乘风踏浪,准备开始彻底涉及所有领域。OpenAI秉承着“确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信念,在开始就确保了伦理在AI运用中的重要性,那么它是否能不忘初心继续下去?就在我对这篇文章做更改的同时,Mira Murati(Open AI的CTO)离职,Sam Altman 团队的逐渐瓦解又预示了对AI安全性的顾虑到了什么程度?AI内部真正的信息生成系统是什么样的?它真正理解内容吗?或者说,它真正关心什么是真相吗?还是只是尝试在说服用户?种种这些愈发显著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反噬着行业本身,我们是否在与魔鬼做交易?我不想重复更多抵制人工智能的陈词滥调,但适当的质疑与反思能脱离人类对AI的过度沉迷与过度利用。可这个边界究竟在哪?作为不直接涉及大厂公司的研究人员,学者,不是软件开发者的我们,以结果和产品来讨论分析这些,是否只是一场自嗨?
乔布斯去世前至自己的邮件反复出现。我们使用着不是我们发明的东西,我们描绘着不是我们创造的语言。所以我们到底有什么资格去评价我们根本不知道内核是什么的东西,并试图寻找它威胁到我们的脉络与线索?对人类独立意志与AI技能的平衡考量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自然的量化
References

Crawford , Kate, and Vladan Joler. “Anatomy of an AI System.” 

Fenstermaker, Will.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es Art History.” 

Foulds, James R., et al. “An Intersectional Definition of Fairnes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Himmelrich, Johannes, et al. “Intersection Fairness and Small Groups: Desiderata and a Simple Hypothesis-Testing Approach.” 

Osborne, Michael A., et al. “AI and the Arts: How Machine Learning Is Changing Creative Work.” 

Preziosi, Donald.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Verbeek, Peter Paul. Technology Ethics: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and Readings. Routledge, 2023.

10.2 @Parallax视差之眼


文| Ophe

审| Ophe

编| Luna



Parallax视差之眼
请不要回避视差之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