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vol.47| 《新德国观念论》:从康德的目的到黑格尔的目标:处在欲望与驱力之间的齐泽克

文摘   2024-09-20 10:30   山东  

“主体”和“驱力”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名称

其实是设计师的乱涂乱画(笑

De.Althusser


[@Parallax视差之眼 编者说] 本节节选自艾德里安·约翰斯顿(Adrian Johnston)于2018年出版的《新德国观念论: 黑格尔,齐泽克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第二章。本文衔接自译-介vol.44| 黑格尔的异质性:辩证法的非辩证基础-《新德国观念论》。本文译作仅为学习用途。


齐泽克在《少于无》中多次援引了将驱力与欲望间的差别。在那里,这种差别的首次也是最具实质性的阐述,是齐泽克在《少于无》和《绝对反冲》两本书中多次回归这一主题的基础,最初的阐述是这样开始的:

驱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意味着什么?粗略地说,这种转变(从欲望到驱力)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转变有一定的相似性:康德的宇宙是一个围绕“缺失”和“不可接近的物自体”(the Thing-in-itself)结构化的欲望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中不断接近目标。因此,为了保证我们的伦理行为具有意义,康德必须假设灵魂永生,因为在世俗生活中我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因此必须允许我们无限地继续下去。与此相反,对黑格尔来说,物自体并非不可接近,不可能的事情确实在此时此地发生——当然,这并不是以天真、未经批判的方式去接触超验的事物秩序,而是在真正辩证的意义上,通过转变视角并将“将我们与物自体分隔的鸿沟”理解为“真实”来实现的。在满足感方面,这并不意味着,与欲望在本质上无法得到满足相比,驱力通过到达欲望无法企及的对象来获得满足。确实,与欲望不同,驱力按定义来说是被满足的,但这是因为在驱力中,满足是通过重复未能到达对象、不断围绕对象旋转而获得的。[1]

齐泽克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源于他早前提出的论点,拉康精神分析意义上的驱力理论便是回溯性地假设一个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中的关键预设的最好方法。这一关键前提是辩证否定性所表现出的无休止的不安。齐泽克运用了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中的两条紧密相关的主线:一是对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命题”的反对,二是对康德实践哲学(以及费希特的《科学之学》(Wissenschaftslehre)中强调实践优先性的观点)中所谓的“坏/虚假无限”的批判。
从黑格尔早期的一些著作开始,他始终将康德的命题视为未能从“坏”或虚假无限走向“好”或真正的无限的症状[2]。齐泽克指出,在这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康德关于灵魂不朽的命题,认为它允许无限进步,朝向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的完美善行[3]。黑格尔批判性地认为,康德将无法在经验世界中达到的道德完美提升为具有规范性权威的调节理想,导致了一种伦理观——这种伦理观过于美好,以至于不适合这个世界,实际上并不够好。这种批判进一步支持了齐泽克的整体观点,即黑格尔以某种方式是一位唯物主义者。黑格尔认为,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不需要(事实上,也不应该需要)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即便它只是虚构的、假设性的命题的“高贵谎言”。
此外,正如黑格尔所观察到的那样,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伦理学通过将纯粹理性的善与对现象界中非理性倾向的忽视和抗拒相结合,自我否定地使得道德完美而变得不可能实现。更糟糕的是,如果这种完美真的达到了,它会立即自我取消,因消除意志与倾向之间的差距而不再是道德的。因为意志只能通过抵抗倾向而表现为善,那么消除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就等同于彻底消除道德本身。[4]
当然,黑格尔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由弗里德里希·席勒在其1795年发表的《论人类审美教育的书信》(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中有所预示。这些书信对早期的黑格尔[5]以及许多其他人(例如谢林)产生了强大的、持久的影响。此外,无论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纯粹实践理性的驱力”(Triebfedern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6],还是席勒的“游戏驱动”(Spieltrieb)[7],都为齐泽克提供了将精神分析的驱力(Trieb)理论与德国哲学思想联系起来的动力来源。

死亡驱力

[1] Ibid., 496.
[2] G. W. F. Hegel, Science of Logic, trans. 

[3]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in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 And ed. Mary J. Greg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38–247.

[4] Immanuel Kant,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Practical Philosophy, 49–55, 57–60, 99.

[5] Friedrich Schiller,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trans. 

[6] 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75–92.

[7] Schiller,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74, 79–80, 112.



然而,仍然参考《少于无》中的引用,齐泽克在此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惊人举动。在他将康德与黑格尔、欲望与驱力进行类比时——他在《少于无》和《绝对反冲》[8]中再次进行了这一类比——齐泽克特别将黑格尔与驱力(pulsion)联系起来,将其视作“斜目而视”地(“looked at awry”)看待的欲望(désir)(用齐泽克早期的一本书的书名来概括),通过“转换视角并将使我们与‘物’分离的裂隙构想为实在”。换句话说,齐泽克(隐含地)提出的几个建议之一似乎是,黑格尔辩证-思辨地解决康德充满矛盾、二元论的“道德形而上学”问题的方式,是抛弃后者的设定,肯定剩下的部分(即一个有限的、在理性与动物性之间内部分裂且不可调和的个体行为者)为善本身,即善的化身。要为这种黑格尔在与康德实践哲学的对位中所处位置的描述辩护,则需要大量对相关文本的解释性调整和多条复杂论证的协助。即使有如此丰富的历史和哲学补充,这一观点仍然是高度可争辩的。
但是,超越了齐泽克在《少于无》中(无论是否有意)暗示的对黑格尔扬弃康德伦理学的有争议的描述,他将康德与黑格尔分别与欲望和驱力联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其黑格尔主义的异端性。换句话说,在齐泽克作品的鉴赏者们熟悉的一种手势中,齐泽克的黑格尔突然将康德认识论的失败(等同于拉康“欲望”中的癔症式的“这不是它!”)直接转化为本体论的胜利(等同于拉康驱力中的“倒错”式的“就是它!”)[9]。换句话说,齐泽克式的黑格尔主义涉及一种对否定性的无休止、强迫性的重复享受,一种自动的、非人类的、毫无意义的围绕某些引力中心的轨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黑洞或数学中的吸引子(即齐泽克所谓的“纯粹驱力之‘尽管如此,它依然在动’”)。[10]
《少于无》随后继续阐述驱力与欲望之间的区别及其理论意义。齐泽克将拉康的“小客体a”(objet petit a)引入讨论并提出问题:“小客体a是作为欲望的对象还是驱力的对象发挥作用?” [11]他在此给出的回答(这一回答随后在《少于无》[12]中多次出现)是:

欲望的真正对象原因是被其幻想性化身填充的虚无。正如拉康强调的那样,小客体a(objet petit a)也是驱力的对象,但这里的关系截然不同:虽然在两种情况下,客体与失落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但当小客体a作为欲望的对象原因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原本就已经丧失的对象,它与其失落本身重合,它作为失落而出现;而当小客体a作为驱力的对象时,“对象”直接就是失落本身——在从欲望到驱力的转换中,我们从失去的对象转向将失落本身作为对象。也就是说,所谓“驱力”的怪异运动并不是被对丧失对象的“不可能”追求所驱动,而是直接推动去实现“失落”——即裂隙、割裂、距离本身。因此,这里需要划出双重区分:不仅是幻想性和后幻想性状态下的小客体a之间的区分,还要在后幻想领域内区分欲望的失落对象原因与驱力的对象失落。[13]

齐泽克接着补充道:

这正是拉康所指的“驱力的满足”:驱力并非因为它的对象代替了“物”而带来满足,而是因为驱动在某种程度上将失败转化为胜利——在驱力中,无法达到目标的失败本身,这一失败的重复,以及围绕对象的无休止循环,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满足。更明确地说,驱力的对象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填补其空虚:驱力实际上是对欲望的一种反向运动,它并不是追求不可能的圆满,然后在被迫放弃时转向一个部分对象作为其残余——驱力实际上正是打破我们所嵌入的连续整体的“驱力”,引入一种根本的不平衡。欲望与驱力的区别恰恰在于,欲望中,这一割裂,这一对部分对象的固着,仿佛被“超越化”了,转化为对“物”空虚的替代品。[14]

这些段落,以及齐泽克在其他地方同样坚持欲望(désir)与驱力(pulsion)之间严格的互斥分裂和不可逾越的不兼容性,紧密联系着他对德国观念论,尤其是对黑格尔主义的重新解读[15]。它们表明,对于齐泽克而言,推动黑格尔辩证否定运动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驱力与欲望之间的元辩证“视差”[16]。换句话说,齐泽克对黑格尔哲学的精神分析式、驱动理论式的再审视,正如序言所展示,故意暗示了一种非辩证的东西(即类似于知性(Verstand)的二元对立)生成并支撑着辩证法(即理性(Vernunft)作为思辨辩证法)。


Pulsion(驱力)

作为国际精神分析机构的LOGO性标志

[8]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638–639; Žižek, Absolute Recoil, 372–373.
[9]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550.
[10] Ibid., 496, 662; Slavoj Žižek, Disparities (London: Bloomsbury, 2016), 327.
[11]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497.
[12] Ibid., 638–639.
[13] Ibid., 497–498.
[14] Ibid., 498.
[15]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550, 639–640; Žižek, Absolute Recoil, 373–374.

[16] Žižek, Absolute Recoil, 89.


同样地,当齐泽克在前面给出的两个长引文中的第二段中提到“我们嵌入其中的连续性之全体的破裂之‘驱力’,将一种根本的不平衡引入其中”时,这可以被同情地理解为准确捕捉了黑格尔后斯宾诺莎、反谢林的观点,即“把真理不仅理解和表达为实体,还要同样理解为主体”(如在第一章中讨论的)。在这里,齐泽克将主体性等同于(死亡)驱力,它是实体性(即“我们嵌入其中的连续性之全体”)的多余物,从内部并通过自身干扰了这一实体性。因此,按照正统黑格尔方式,这一实体性自我分裂并自我辩证化。[17] 因此,在齐泽克的论述中,“主体”和“驱力”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名称,分别对应于德国唯心主义和精神分析学,即一种存在的否定性,它既由实体(Substanz)所产生,同时又干扰了作为一个粗略等同链条的实体基础,包括绝对、一者、全体、无限、总体、整体等。
在《少于无》中的这两段引文后的一页,齐泽克通过将驱力与本能进行对比(除了先前已经与欲望进行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驱力的概念。他指出:

“特定的人类维度——驱力相对于本能的区别——恰恰在于,当最初仅仅是副产品的东西被提升为自主的目标时,人类的驱力出现了:人类并不是更加‘反思性’的;相反,人类将对于动物来说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视为直接目标。‘人性化’的零度不是动物活动的进一步‘中介化’,也不是将其重新刻写为更高整体的从属时刻(例如,我们吃饭和繁殖是为了发展我们更高的精神潜力),而是焦点的根本收窄,将一种次要活动提升为目的本身。当我们陷入一个封闭的、自我推动的循环中,重复同样的动作并从中找到满足时,我们便成为‘人类’。……这种旋转运动中,时间的线性进程在一个重复的循环中被暂停,这是驱力的最基本形式。这同样是‘人性化’的零度:这种自我推动的循环暂停或打断了线性时间的连锁。这种从欲望到驱力的转变对于理解‘最小差异’的真实本质至关重要:最根本的,最小差异并不是那种使普通物体成为欲望对象的不可测知的X,而是内部扭曲,它弯曲了力比多空间,从而将本能转化为驱力。 [18]

尽管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黑格尔的名字,但整个段落从根本上表达了一种对他抱有的矛盾态度。关于这种矛盾的积极一面,齐泽克再次以其典型方式纠正了对黑格尔主义的一些常见误解。关于黑格尔对人类相对于非人类动物的独特性的看法,齐泽克在此提醒我们不要将这种特定的哲学人类学解读为一个简单的进步叙事,即在一种目的论发展中,简单的动物性被更为复杂的人性所取代(“‘人性化’的零度并不是动物活动的进一步‘中介化’,也不是将其重新刻写为更高整体的从属时刻[例如,我们吃饭和繁殖是为了发展我们更高的精神潜力]”)。对于《百科全书》中关于人类灵魂的讨论,特别是其中关于习惯的著名章节(正如在第四章中提到的),齐泽克认为,人类动物通过集中于更为原始的(即重复的、狭窄的、习惯性的、固定的、驱动的,等等)方面,而不是更为复杂的方面,成为真正的人类(即部分去动物化的)。
此外,当齐泽克断言“人类将对于动物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视为直接目标”时,这暗示了弗洛伊德和拉康对特定人类力比多经济体特征的解释(除了其对黑格尔哲学人类学的暗示)。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举出弗洛伊德的口腔驱力作为例子。本能(als Instinkt)的饥饿感在获取营养时,会在人的婴儿身上将奶视为营养物质本身。但伴随这一本能的口腔驱力(als Trieb)则寄生式地投资于那些并非直接营养的物体和活动,如乳房的感官-知觉代表以及与吮吸相关的口腔和舌头的重复运动(用齐泽克的话来说,这些是满足本能性饥饿的“纯粹副产品”)。

关于拉康,我不禁回想起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阐述“镜像阶段”时的一个幽默时刻(在“关于自我的一些反思”中)。当然,在这一背景下,还可以适当地提到许多其他的拉康文本和主题。在该文中,他对比了人类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对反射表面的反应。非人类灵长类很快意识到镜像不过是一个假象,是同类的平面、表面幻象,并很合理地对这种不真实的东西失去兴趣。然而,人类则永久地被这个影像吸引,被引诱进入一个虚拟现实的幽灵漩涡之中,在这个现实里,外观、虚构、假象等变得比任何“真实”的东西更有价值和重要。在这一场合,拉康不仅是在进行一种带有幽默的自嘲(人类蠢得一遍遍上当受骗,而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亲属却聪明地避开这些海市蜃楼和欺骗);他还对其宿敌,即伪弗洛伊德式的自我心理学家进行了嘲讽,这些心理学家认为“适应现实”是人类心理健康的黄金标准。拉康的反驳是,人类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恰恰是对现实的原始不适应或错适应,对虚幻影像和虚构幻想的偏好,而非那些包括其他灵长类动物在内的非人类动物适应现实的倾向。一个含义是,自我心理学强求患者“适应现实”实际上是在去人性化,惊人地忽视了所谓“人类状况”的本质。[19]



绘画《黑格尔的58岁》


回到黑格尔,并针对齐泽克对他的矛盾态度中的负面一面,齐泽克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有时恰恰会陷入齐泽克在同一段落中积极、支持黑格尔的言论所试图纠正的伪黑格尔主义。这不应让人感到震惊,尽管可能与直觉相反,因为齐泽克在《少于无》和《绝对反冲》中明确指出,他对其所选择的核心参考点(如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的总体解释操作方式,至少在适合的情况下,是通过将它们自身对立起来,从而揭示出在“X”(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拉康)中超越了“X”本人的东西。“真正伟大的思想家的特点在于他们误认了自己突破的基本维度。” [20] 齐泽克将这种批判-注释程序描述为“与弗洛伊德对抗弗洛伊德,或与黑格尔对抗黑格尔,” [21] 并同样认为“超越拉康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拉康。”《少于无》指出了许多主题,比如激动民心的贫困、数学化的实验科学、精神分析的无意识以及弗洛伊德-拉康的驱力(尤其是死亡驱力),只有当黑格尔主义经历重大变革并进行内在的自我批判(即黑格尔对黑格尔主义的批判)时,这些问题才可能被黑格尔主义处理和吸收。[23]
再次引用前面的引文:对于齐泽克而言,黑格尔错误地将人类的性视为一种准动物性的东西,并将其从属于家庭这一社会象征性中介,作为伦理生活(Sittlichkeit)的一个要素。但带有后见之明的分析“密涅瓦的猫头鹰”,通过其对以无意识、驱力为中心的人类心理主体的性-力比多经济的概念化,准确地看到,这种性,连同其日常及非日常的执念与固着(包括恋物癖及其他性倒错),在黑格尔体系中的位置与黑格尔自己所认识到的不同。[24更准确地说,这应当归入“主观精神哲学”中的“人类学”,其中灵魂及其习惯与动物性既相近又相远,而不是出现在更晚的“客观精神哲学”中。从齐泽克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在于黑格尔的体系完全无法容纳诸如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类性的后黑格尔发展,并因此被这些理论淘汰。相反,齐泽克认为,这一体系可以容纳这些发展,只是方式不同于黑格尔本人可能会偏好的方式。忠诚需要一定程度的背叛。这一辩证的真理不仅适用于与辩证思想家(如黑格尔和齐泽克)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与非辩证思想家的关系。
前一段引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些难解。它以一种并不完全透明的方式将欲望、驱力和本能三者联系起来。再次引用这句话:“从欲望到驱力的这种转变对于理解‘最小差异’的真实本质至关重要:最根本的,最小差异并不是那种将普通物体提升为欲望对象的不可测知的X,而是内在的扭曲,这种扭曲弯曲了力比多空间,从而将本能转化为驱力。” [25] 在《少于无》中,齐泽克随后以类似的方式将驱力、本能和小a客体三者联系起来(小a客体本身的暗示与欲望有关,因为其在拉康定义中是“欲望之因的客体”):

虽然驱力和本能有相同的“对象”、相同的目标,但它们的区别在于,驱力的满足并不在于达到目标,而是在于围绕目标循环,反复未能达到目标。可以说,阻止驱力达到目标的是小a客体,它相对于驱力是去中心化的,因此,即使我们达到了目标,客体也会逃避我们,我们注定要重复这一过程;然而,这个小a客体是纯粹形式化的,它是驱力空间的曲度,因此,达到目标的“最短路径”不是直接瞄准它,而是围绕它打转,绕圈而行。[26]


“阻止驱力达到目标的是小客体a”

[17]Ibid., 387; Žižek, Disparities, 38, 82–83; Adrian Johnston, Adventures in Transcendental Materialism: Dialogues with Contemporary Thinker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4), 13–64.

[18]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499.
[19] Jacques Lacan,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E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 Analysis 34 (1953): 11–17.
[20]Žižek, Absolute Recoil, 34.
[21] Ibid.
[22]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18.
[23]Ibid., 440–442, 461–463, 484–485, 490, 492–493.
[24]Žižek, Disparities, 17.
[25]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499.
[26]Ibid., 661.
[27]Ibid., 547.
[28]Ibid.


在这两组规定中,齐泽克似乎要么完全将欲望从驱力与本能的关系图景中剔除,要么将欲望视为一种寄生的、次要的副产品,只在从本能转向驱力之后才出现。我强烈怀疑第一种情况不可能成立,因为齐泽克在其著作中,包括在《少于无》和《绝对反冲》中,频繁援引拉康的désir(欲望)。
第二种情况对我来说更为可信,原因有二:首先,齐泽克否认欲望的结构和动态应被视为本能与驱力之间的本体生成性消失中介(“最小差异不是那种将普通物体提升为欲望对象的不可测知的X”);其次,当考虑到齐泽克对驱力与小a客体(即,后者并非仅限于欲望)的独特关系的坚持时,这个“对象”似乎被齐泽克描述为最初的“内在扭曲”或“曲度”,通过这一扭曲或曲度,自然动物本能被转化为非自然的人类驱力。因此,小a客体作为欲望的“原因”在欲望真正生成之前,最初是一种扭曲或歪曲本能的变态过程,首先产生了驱力。然而,即便有这些说明,这一点仍然存在许多神秘和不透明之处。
在《少于无》和《绝对反冲》中还可以找到额外的线索。前者包含了关于驱力与“自然”和“文化”之间区分的相关讨论:“驱力……是一种在目标上受到挫败的力量,其目标在于重复这种未能达到目标的失败。驱力并不表达自己,它碰到外部元素或障碍;它不是从一个表现或表达转向另一个表现或表达,而是停留在其中之一。它不是通过克服或消灭其表现回到自身,而是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而陷于其中。” [27] 齐泽克继续说:

驱力与心理学完全无关:死亡驱力(而驱力本身即是死亡驱力)并不是对死亡和毁灭的心理(或生物)追求——正如拉康反复强调的,死亡驱力是一个本体论概念,而正是这一本体论维度的死亡驱力极其难以思考。弗洛伊德将驱力定义为一个位于生物学与心理学,或自然与文化之间的限制概念——一种通过其心理表现形式为人所知的自然力量。但我们应进一步进展,更激进地解读弗洛伊德:驱力是自然的,但这种自然被文化所打乱、扭曲或变形;它是自然状态下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驱力是一种虚拟的焦点,或说是精神分析与认知脑科学之间的交汇点:整个弗洛伊德理论体系建立在这种自我推进的循环上,脑科学以隐喻的方式接近这一点,但无法精确定义它。由于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驱力的坚持是“永生”的,是一种超越生与死的“死而不僵”的追求。[28]

我想通过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准确而精确的引用来阐明齐泽克的观点,接着在此插入一段较长的绕道,特别是通过对弗洛伊德工作的详细探讨,对齐泽克的评论进行一些友好的修订(这些修订部分基于我之前的一些工作,例如《时间驱动》和《齐泽克的本体论》)。这段较长的绕道不仅集中在《超越快乐原则》的理论内容上;无论是否明智和合理,我还在1920年弗洛伊德同名文本的精神中,随意地进行了一些元心理学的猜测,进行高度试探性的推测和假设。以下内容应以这种方式来理解。
9.20@ Parrallax视差之眼

文| 艾德里安·约翰斯顿

译| Althusser

审| Ophe

编| Luna




Parallax视差之眼
请不要回避视差之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