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应该是儿童喜欢的味道

文摘   2024-10-30 11:30   英国  

关于二年级的年级课程,我们做了自认为比较系统的设计。但一位同事的问题敲醒了我们:“这个主题孩子们会喜欢吗?孩子们从这个课程中能收获什么?”是啊,做课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在兴趣的驱动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当即决定更换课程主题,推倒重建,从儿童视角出发重新设计课程方案。


【语文课上的一幕】



我吃过烤鸭!是北京的特色美食

水煮鱼特别辣,我记得是去成都旅游时吃到的!

书上为什么没有我们平时吃过的美食?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呢?


在学习了《中国美食》一课后,孩子们对美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家乡美食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于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们设计了以“家乡传统美食”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课程——《舌尖上的宜昌》。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程目标:

培养乐探索、勤动手、爱表达、知节俭的家乡美食文化传承者。




01

“体验”是课程的主旋律


本课程通过五个活动引领学生在亲身体验探索、学习并成长。这些活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融为一体,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与价值观念。


1. 美食调查员

前期,先布置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家乡传统美食的小调查,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主动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美食,如去夜市摊实地考察,打电话询问家中长辈又或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美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简单地记录下来。


语文课上,通过观看家乡美食纪录片,阅读家乡美食背后的传说和故事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家乡美食文化。


科学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形、闻、味等多种感官体验了解家乡美食。


美术课上,同学们仔细观察食物的外形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调查表绘制家乡美食名片。大家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在卡纸上勾勒出心中那份熟悉而又独特的美食形象。有的同学细致入微地描绘着食物的每一个细节,从金黄酥脆的外皮到内里饱满的馅料;有的同学则更注重色彩的运用,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展现食物的诱人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或图画)记录和整理所获取的信息。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还大胆地加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最终亲手创作出一张张精美的美食名片,它们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仿佛在讲述着每道美食背后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名片被整齐地排列在走廊的展示板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小厨神

在这个充满实践乐趣的周末,孩子们带着对美食制作的好奇与期待,走进超市亲自采购食材。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小本子,认真地记录下每一种挑选好的食材的名称、数量和价格。回到家中,厨房便成了他们的小小天地。在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下,孩子们换上了小围裙,戴上防护具,化身小小厨师亲自制作美食。


他们按照采购清单,有条不紊地将食材一一取出,开始清洗、切配。虽然手法还略显生疏,但那份专注和认真的态度却让人动容。家长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适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最终,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呈现在了餐桌上。


收到同学们分享的精美视频和照片,我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欣喜与温暖!这些珍贵的画面,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厨房,见证了孩子们从挑选食材到制作美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承担责任,对待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细心与专注。照片中,孩子们手捧着自己亲手烹饪的佳肴,那份自豪与满足的光芒在他们眼中闪烁,仿佛在说:“看,这是我做的!”



3. 美食推荐官

二年级全体学生化作家乡美食推荐官,进行了美食推荐分享。带着他们精心准备的美食名片、制作美食时的照片和视频,用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了宜昌的各色美食,将美食的名称、烹饪方法、主要食材、口味特色、制作过程等一一呈现。


同时,小代表们借助学校广播站平台,用纯真又热情的声音,向全校师生推广宜昌美食文化。他们不仅细述每道宜昌美食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揭秘制作家乡美食的秘诀,还分享了品尝美食时的独特滋味,让宜昌的美食文化在校园里飘香四溢。

【故事1】小鑫同学为了即将到来的美食分享会,周末独自在家默默努力。妈妈不在身边,他却能自觉地投入练习,晚上还主动向爸爸提出帮他找相关的视频来学习。分享会上,他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特别是他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和肯定。这次突出的表现,让小鑫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更意外地获得了代表班级登上校园广播站的机会,向全校师生分享美食故事。这次经历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他心中对学习的热爱,让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朗诵和表达的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到了期末的朗诵展示,小鑫再次勇敢地站上讲台,面对着全班家长和师生的目光,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羞涩紧张,而是充满了自信和从容。这一刻,他已从一个害羞的小男孩,成长为了一个自信的少年,成长的足迹清晰可见。果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4. 过美食节

万众期待的美食节开始啦!活动现场,各班精心布置的美食摊位成为焦点。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香味弥漫,有香脆可口的炸食、甜脆解腻的水果、色泽浓郁的卤味……孩子们手持努力赢得的美食兑换券,蜂拥而至,一饱口福,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赞不绝口。


【故事2】这个肚子圆圆的美食节让孩子们无比享受,事后很多孩子说如果能天天过美食节就太好啦!孩子们不仅贪恋美味,更多的是美食节之前的准备也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美食节前的那个周五离放学还有一个多小时,每个小组群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采购成品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店里,孩子们自己试吃、还价。据说宜都品牌“一品豆花”的老板都被孩子们认真的样子给感动了,给了他们最低的价格。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手工制作的小组——有的食品孩子们决定自己亲手做,如宜昌特色——凉虾。买原材料、熬制、装杯,每个环节都是由家长带着孩子们都亲手制作,深入体验,有个孩子说周日他们做饮品到晚上十点,真心是不容易。售卖那天,凉虾深受大小消费者们的喜爱,回购率最高,短时间内全部售罄。




02

科学的评价让素养落地


在设计丰富的课程活动时,我们也梳理了对应的评价体系。


本次活动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状态的评价指标,从价值体悟、态度担当、问题解决以及创意表现等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二是活动结果的评价指标;三是活动结束后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指标,把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以及成果的满意度纳入指标。


首先,每次活动结束后同伴互评和学科老师评价。完成调查表、制作美食名片、制作家乡美食等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来赢得美食兑换券,获得的美食兑换券可以在“美食狂欢会”上兑换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不仅如此还可以得到“美食宣传员”和“烹饪小能手”的称号。


其次,“光盘行动挑战”后获得美食券是贯穿整个课程的评价。学生都能坚持这一节约行为,我们将特别授予其“光盘小卫士”的荣誉称号。通过真实的餐饮场景,引导学生实践节约粮食的行为,从而树立节约资源的正确观念。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光盘”的成就感,赢得奖励,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自觉践行这一美德。


最后就是活动结束后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促进了孩子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


当教育的土壤里播撒下趣味与吸引力的种子,孩子们的心田便绽放出无限可能的花朵。《舌尖上的宜昌》主题课程让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果实,更在每一次尝试与挑战中,实现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程,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味道!





往期精彩

1

通过六个问题,帮助“课程首席”打开思路

2

在“一座来电的城市”里,我们都是研究者

3

项目式课程:探究“了不起的免疫力”,跟着科学家学做研究

4

怎么做课程,孩子们更喜欢

5

学校开展志愿者课程,太有必要了

6

这才是班本课程应该有的样子

7

都知道活动中体验感最重要,究竟如何落实?

8

教育教学活动做得好不好,得看对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9

办一场“高性价比”的校园活动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