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求助卡,牵动真研究

文摘   2024-11-12 07:00   英国  


都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确实!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聊聊对这句话的真实感受。



神秘的礼物


每年学校都会精心给我们准备一份神秘的礼物,21年是“思维工具书”,22年是“故事力手册”,23年是“点赞卡”,今年收到的神秘礼物是——“求助卡”。


刚拿到这些求助卡,我在想:这有什么用呢?有事要求助时找到那个老师,直接说说不就行了?拿着这个卡去不麻烦吗?我感觉有点多此一举,于是就顺手把它们丢到了抽屉里。


有一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看到我的办公桌上竟然放着一张求助卡,上面写着:

“亲爱的延彩老师,我需要您的帮助,事件是: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做法。”


天啊,我竟然收到了一张求助卡,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窃喜,这种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好幸福啊!说起跨学科,其实是从去年开始我和年级组老师们进行的一个新尝试,在此之前也有老师当面咨询过我这方面的问题,同样是求助,为什么看到这张卡的时侯我的感觉会如此强烈呢?突然在那一瞬间,我有点理解学校送这份礼物的意义了:是这张卡让求助过程更有仪式感了,让被求助的人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幸福感都来了,接下来我也就毫无保留地给杜老师分享了我们当时的做法,尽我所能帮杜老师解决了困惑。




“5厘米”的思考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不断会有问题产生,以前我遇到问题求助他人时,就是直接打电话、语音留言或者时间充足了就找到对方当面说出需求。自打我收到第一张求助卡后,再遇到问题时,我也会从抽屉里找出那些一开始被我误以为没太大用途的求助卡。但当我再次拿着这张求助卡时,我开始慎重地思考:


我要向谁去求助?

求助的问题还是像以前那样随口说随口问吗?


肯定不行。就这么一条长约5厘米的线,我可不能随便写问题,我得想想我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谁能帮助我?我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呢?想到这里,我对求助卡又有了新的顿悟:原来它可以引导我们带着思考和目标去求助。


于是我就慎重地填写了我的第一张求助卡:

“亲爱的陈老师,我需要您的帮助,事件是单元学习评价的设计形式。”


带着它向我心仪的陈老师发出了求助。等到了我们约定好的商讨时间,我看到陈老师带的本子上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看来为了帮助我,陈老师也做了很多思考,准备工作做得很充足。


果真,当我带着思考和目标去求助时,我们很聚焦地围绕问题在开展有效对话,再想想以前遇到问题时和别人随便聊聊,可能刚开始是要聊单元学习评价,可聊着聊着就跑偏了。使用求助卡带着思考去求助和随便问问,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无效”的服务


在我们学校,中层称为支持部门,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愿意为我们服务,也特别支持我们的想法。这不学期初,领导问我:“这学期你们组想做点什么呀?需不需要我们跟进一下,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啊?”其实我明白她的这般询问是在关心我们,想给我们支持。但作为一线老师,听到这种送上门的关心,其实是很紧张的,甚至颇有压力。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是不是我们组哪里做得不好?这学期工作我们还没开始做,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更别说具体需求了,万一最后我们组没做出啥成果,领导又这么关注,那我们压力岂不是更大了!领导的关心成了我“甜蜜的负担”,于是我支支吾吾地说:“还行吧,暂时不用。”


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更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做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先去尝试,只有做了才会知道需不需要帮助,或者说需要什么具体的帮助。


前段时间我们科学组想举行一场赛课活动,特别想邀请校专业人士给我们指导指导,可邀请谁呢?我们又没有合适的资源,这次真遇到麻烦了。这时我就想起学期初领导送上门的关心被我拒绝了,现在我觉得真需要她了。于是我找到她发出了我的求助,没想到她看到这张卡后,和当初的我一样,开心极了。连忙问我:“你们具体的需求是什么?有没有心仪的邀请对象?”简单沟通后她很快给我们找资源搭平台,最后居然邀请到了我们区里的科学教研员,这也太让我吃惊了!不光我开心,我们这位领导比我还开心,她激动地说:“看来支持不如求助啊!求助才是大家基于问题真正需要的。”


同时作为老师,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示,对于班里的孩子,平时少一些不必要的主动“关心”,不要见面都问:“这单元学得怎么样啊?有困难吗……”可能这些我自以为的关心、支持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困扰,孩子们真有困难找我们时,我们再去帮忙。助人也要在别人真正需要时伸出援手,不求不助,这让我又体会到了求助卡带给我们的另外一层意义。




表彰之后


当求助卡在老师们当中流通起来以后,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多,在一年一度的校级表彰大会上,学校居然多出了两个奖项:一个是“最会求助奖”,另一个就是“最被需求奖”。这些获奖老师都是最受欢迎有力量的人,当时我也有幸获得了“最被需求奖”。其实老师们求助我的事情,对我来只是举手之劳,在学校里我们是同伴,相互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没想到还能获个奖。有了这些奖项之后,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的价值好像更大了,好的求助行为是需要激励的。


当好行为被激励形成文化以后,在校园里求助就变成了随时随地会发生的事:午饭后的教室里,老师们在聊着主题班会的做法;大课间的走廊上,老师们在商量这学期的走廊文化可以怎么做;热闹的操场上,老师们又在讨论早操可以怎样自主进行……


其实这些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研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研究无处不在。有时候老师们聊到尽兴之处,真的被某个观点或金点子所震撼时,还不忘补充一句:“太好了,非常感谢!等着我,差你一张求助卡,待会就给你送来啊!”生怕只用语言感谢的话,不足以表达对被求助者的信任和肯定。




求助碰壁


正当我沉浸在求助给我带来的帮助和价值感时,我的求助碰壁了。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们科学组也在尝试分享式教学,我们就想上一节研讨课,于是我就又找到了教务处,想求助教务处帮我们邀请学校里分享式课堂做得比较好的老师们,让他们来听一听,帮我们诊断诊断。我们怕自己邀请不到那么多人,想着通过教务处邀请的话会显得正式一点,没想到教务处拒绝收我的求助卡,还说:“这个忙帮不了,你们自己去邀请吧!”


我犯疑惑了:你看,不是说有困难要求助吗?我积极地求助,你们怎么都不帮我啊?最终无奈的我就弱弱地在群里发出了邀请,没想到那天有语、数、英、音乐等各学科的老师主动前来参与我们的研讨课,大家一起贡献智慧,让我们组收获颇多。这时拒绝我求助的领导对我说:“你,看自己发出邀请,大家也都挺支持的呀!你们是可以自己去求助的。”听了她的话我才明白:原来让我们自己去邀请,是希望能鼓励老师们自发主动地进行跨级求助,是想引导我们去构建更大的链接,用开放的心态做研究,这就是研究背后的意义吧。


一张小小的求助卡就把我整个学校里面所有老师就给“搅动”起来了,只要是我们自己有需要,就可以去结伴互助研究,研究不再总是依靠科研处领着我们跑,而是我们同伴一起主动地跑,只有我们自己愿意奔跑,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在研究的路上才能走得更远、更自由。





往期精彩

1

“智慧父母卡”,打开家校合作新思路

2

如果一两次就能发生改变,那教育可太容易了

3

学生干部不是“警察”和“官僚”

4

中层究竟应该站在哪里?

5

从活动组织视角看中层角色的转变

6

中层干部要会“顺水推舟”,与老师一起做事

7

学校中层的研究能力越强,越能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

8

用写作推动教师研究,科研处需在背后“使巧劲儿”

9

引导老师们做研究,就是帮助老师们把想做的事做好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