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起,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将人权、财权、事权全部下放至年级组,实行年级组自治。于是年级组开始设置自己的德育处、教务处,管理年级的教育教学。年级组有年级德育专干管理班级常规,培养年级的学生中心检查干部,开展年级德育活动。
那学校德育处做什么呢?又要如何定位呢?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理清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及方向,以“做‘有力量’的支持部门”为目标,为各年级组做好服务工作。
坚持的力量:
规划在前,在常规工作中稳步发展
学期初,德育处根据育人目标及学校整体工作安排,梳理“强国有我,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升旗课程及“创新少年”素养课程行事历,由各班级根据班情自主认领。
看似简单的升旗仪式,要想顺利举办,要经过“提醒、验收、提整改意见、二次验收、实施、审稿、修稿、发布通讯稿”的繁琐过程,其中大量的沟通工作让大家倍感苦恼。以前德育处与班主任双方对接即可,现在多了年级组长、德育专干的角色,那么又应该和谁对接呢?最后我们决定对接专干,让专干在“践行”中提升能力,于是德育处每周坚持和专干一起完成升旗审核与实施工作。时间告诉我们,坚持是有意义的,本学期国旗下演讲的质量突飞猛进,情景剧、快板、舞蹈、手势舞等形式的助力,让学生在笑声里、在歌声中、在沉思下生成“受欢迎”的品质。
通常意义上讲,班级一日常规管理是关系着学校是否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要牢牢把握在德育处手中方可“心安”。年级组自己管理班级常规后,德育处不能过度干预,但又要为底线常规负责,于是我们采用德育处抽查反馈的方式来管理班级常规。最初以“德育巡查+图文反馈”的形式进行,后年级组反映反馈没有量化的数据,不够公平。于是抽查形式升级为2.0“邀请校长或专干+一份评分表+图文反馈”的形式进行,年级组又反映学校评价与年级学生中心评价数据差距较大,无法进行年级管理。于是我们整合各年级组的评分检查表,统一检查细则,同时我们发现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关注点,能从各个角度帮助我们将常规检查做得更扎实,于是抽查形式再次升级为3.0“邀请不同人群+人手一份有分值的评分表+图文反馈”。
有评价一定会有各种不满的声音,但是正确的事情要坚持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各方建议,形成最优方案即可。因此,在常规工作中,我们坚信“坚持”的力量,在日复一日中稳步发展。
这时,德育处的定位是“服务保底”。
突破的力量: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从2016年起启动学生素养评价,经过七年探索与实践,历经重塑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升级评价方式、优化评价结果、探索评价工具六个阶段,学校“星耀童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体系的建构不在一朝一夕,德育处在校领导的引领下,小到“星耀兑换小铺”里奖品的设置,大到评价环节与流程,突破一个个困境。师生们从抗拒到先动带动后动,通过班主任专题研讨、学生与教师优秀案例分享、表彰先进等路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2023年末,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激励性制度意见,有一部分老师建议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制度保留,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综评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因为“星耀童年”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生素养及全面发展,服务于培养“受欢迎有力量的人”的育人目标。
此时,德育处的定位是“规划布局”。找准目标,坚持道路,整合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共育的力量:
家校社工作多元路径协同发展
家校社共育,学校是架起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指导家长和社会育人的主要组织者。明确家长主体责任,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挖掘社区资源,强调社会的育人价值。三者结合,打破学生成长中时间、空间上的壁垒,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只有家长走进学校、理解学校,真正走进老师,感受老师的不易,才能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只有家校关系好了,老师们才能心无旁骛地进行教育教学。在这样的共识下,我们通过赋能教师、赋能家长、赋能社区,助力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
赋能教师,在能力提升中拓展学校育人路径。学校通过“家校社案例征集活动”,挖掘老师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根据案例研讨策略,制定《学校家校百宝箱》教师学习手册,组织老师们学习符合校情的案例,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开展家校共育主题教师研究沙龙,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分享与探究,在圆桌会议中输出智慧,分享经验,提出要求;家校主题研究型班主任会,以学习任务单驱动老师们深度学习,在快乐分享、研究在线的互动环节中,让学习更有效……
赋能家长,在主动参与中创新家庭育人路径。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计划,督促家长在亲子活动、阅读打卡、定期研讨中进行高质量陪伴;开展新时代父母沙龙,在“小而精”的家长沙龙中深度参与,共商策略;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充分挖掘优质家长资源,拓展家长特色课程。2023年秋季学期,共计开展184节家长课堂活动,涵盖历史文化、职业教育、心理健康、体育艺术、公民素养、科学探索、医学急救等内容,德育处整合家长课程,筛选出优质课程进行校级家长课堂的分享,将优质资源效益扩大化。
赋能社区,在盘活资源中开辟社区育人路径。建立社区共育机制,将居委会、商圈、机构、单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开设各类公益讲座、社区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活动及研学春游活动,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打造社区实践圈。
学校的家长开放周,五年级组长向德育处提出需求,想以观课和听讲座的方式进行本学期的家长开放活动。组长提前向家长发放问卷征集家长困惑,需要德育处帮忙寻找一位能从情绪管理、习惯养成或者亲子沟通方面进行讲解的讲师,要求内容落地、有案例、有策略,生动有趣,最好能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长远教育。德育处根据五年级组的需求,整合手头讲师资源,最终寻找到初中部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做一名心中有数的家长——未雨绸缪 谋划初中新启程》专题分享,从初中教师的角度为家长们分享此时培养孩子哪些习惯与品质,能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
此时,德育处的定位是“整合资源”。推荐优质资源,满足各方需求。
创新的力量:
敢想、敢做,打造德育品牌
儿童对一切新奇的事情感兴趣,德育处就要创造各种“新”活动、“新”事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长,在成就感中获取知识与力量。
我们联合学校新闻办创办《创新少年》校园期刊,内容涵盖特色活动、作品展示、教师活动、家校共育活动、明星人物事迹介绍等内容,为师生提供展示平台。通过寻找封面人物,特邀校对、特邀插画师等形式,无声地向学生宣告“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光的领域”,向老师宣告“每个学生都可以被点亮”。当学生拿着一学期辛苦积攒的星耀手环和星卡,来到星耀兑换小铺只为兑换一本校刊时,我们意识到了精神引领的力量。
“我的幸福社区”红领巾争章活动是德育处将少先队红领巾争章体系与“星耀童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机融合的一次尝试,探索红领巾争章的校本化实施,研究“红领巾争章”与“星耀童年”的融合与共生。德育处以3—6年级队员为主招募40名成员做试点,设计红领巾实践争章手册,组织队员们利用寒假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报名防诈骗社区宣讲、社区清洁、社区文明监督员、交通指挥员、任家古宅保护宣讲员等实践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在社区实践中增长本领。
“小讲坛”是学生最喜欢的校园活动之一。小讲坛为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平台,经过资源的梳理整合,自主设计开发分享内容,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分享出来。德育处最初以小项目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活动流程及准备,做好指导与资源协调工作,由此开辟了“纸质海报宣传——设计分发门票——主持人开场——坛主分享——活动成果展示”的线下小讲坛活动路径和“电子海报宣传——社区宣传——腾讯会议直播”的线上小讲坛活动路径。通过多次实践,形成学校《小讲坛守则》《小讲坛活动方案》供全校参考,并将总结进行推广,目前各年级、班级均定期开展主题丰富的小讲坛活动,为更多学生提供输出智慧的机会。
“创新小红星志愿队”面向1-5年级学生招募队员,以“中华志愿者协会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志愿活动进行队员的初步选拔,根据完成志愿服务累积时长,最终选定40名队员,成立创新小红星志愿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养成好思想,形成好品德。
类似于学生中心管理、家长沙龙等活动,德育处开发项目,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一定的流程与标准,再将经验推广至年级组。
此时,德育处的定位是“创新引领”。
积极的力量:
在繁琐中总结经验,在合作中实现部门繁荣
部门成员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决定部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和谐的团队才能实现部门繁荣,从而为学校的工作更好地赋能。我们团队中,德育副校长负责整体把握德育工作方向,做好德育“后勤”工作,是定海神针;德育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我们彼此间筑起牢固的防火墙,让对方有充足的精力和空间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展;我们工作是分合合分,遇到事情相互补台不推诿;我们分享好做法,做事有商有量。
此时,部门的定位是“积极团结”。
做“有力量”的支持部门,以“共育”为支点撬动学校能量。“共育”是学校支持部门与教育教学一线的共育,是家校社的共育,是德智体美劳的共育,是一个人多重身份的共育。我们始终牢记“服务保底 规划布局 整合资源 创新引领 积极团结”的部门定位,为培养“受欢迎 有力量”的新时代好少年贡献力量。
往期精彩
1 | |
2 | |
3 |
4 | |
5 | |
6 |
7 | |
8 | |
9 |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