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人之所以能成长、进步,其本质是因为内心有明确的目标,充满了不断向上的追求。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持续追求发展,追求更伟大、更完善、更美好的愿景。”
又到了一月一次的星耀手环兑换时间。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星耀小铺(学校星耀评价体系的兑奖小屋)前聚集了几个孩子,我走过去想提醒他们:今天是年级手环兑换时间,校级星耀小铺下周才会开启兑换。等走近定睛一看,原来是三个六年级孩子拿加餐回来的路上,看到五年级的学生小雨正通过星耀小铺的缝隙拿奖品,所以几个人围在星耀小铺前交谈着。
六年级学生边说边比划:“我们去拿加餐回来看到小雨在星耀小铺前徘徊,等我们走到小铺跟前,小雨说他可以从这个缝隙把奖品拿出来”。
我看着小雨问:“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小雨看起来很紧张,他一会儿沉默不说话,一会儿顾左右而言他,于是我请他同我到办公室说清楚。等我走了几步,一扭头发现小雨已经不知踪影,围观的学生说小雨跑走了。
至此,我遇见了我的课题——“偷拿事件”要如何处理?
我想,首先我一定要调节情绪,牢记育人首位,不要因为权威被挑战了而忽略我们的目的是育人,不是发泄情绪。其次,要了解背景,把握好度。
我找到班主任了解孩子平时的表现和基本情况,预判孩子的接受能力。
经过沟通,我了解到小雨是一个软硬不吃的学生,上课在教室里和同学对吵,家长陪读几周后效果不大,无可奈何放弃了,只要小雨不出现安全问题只能任其发展。班主任对其要求也是只要不影响课堂秩序,不干扰其他同学,也就听之任之了。其他老师说,周末总能看到小雨在小区里“游荡”,好像无人照看。
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和他沟通呢?这件事的性质决定了不能轻易一笔带过,但是强硬的手段也不一定会达到目标,反而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引发不可估量的风险。找到最合适的温和的方法,避免孩子出现过激行为,是保护孩子,也是保护自己。
我在教室门口找到小雨,问他:“你想在这解决问题,还是想到外边?”小雨很不情愿但还是很配合地和我一起来到办公室。于是,我和小雨有了一场交流。
你为什么要拿那个校徽钥匙牌?
因为我弟弟上一年级时学校发了一个,但我们上学那时就没发,我也想要一个。
那你为什么不靠自己的努力,集齐手环和星卡来兑换呢?这个很容易兑换的。
之前星耀童年手册的每日评价我都不写,后来我发现可以兑换奖品了,我就认真写手册了,但是我在手册上打对勾同学们都不信我,所以我得不到星卡。
容易?简单?谁说了算?
老师认为很简单的兑换活动,对小雨来说却可能是永远得不到奖励。所以降低兑奖标准,和他约定,他根据手册上的指标认真表现,坚持每日评价,我和班主任确认评价属实,周五拿着手册到我这里兑奖。
一周后,到了星耀小铺兑换奖励的时间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拿着星耀卡片和手环兑换自己喜欢的礼品,在人群中我一眼看到了小雨在全神贯注地挑选自己喜欢的礼品,还是一个大奖。突然想到一位老师跟我说小雨的星耀卡片和手环数量不对,让我关注一下,于是我又一次请小雨到我办公室来了解情况。
我:“卡片哪里来的?”
“老师,是我表哥给我的卡片,他已经毕业了,在咱们初中部上初二了。”
我一想,这套评价系统用了才不到两年,怎么可能会有初二的孩子给他卡片呢?
继续追问:“哦,原来是这样呀,那我跟初中部的老师打电话问一下,让他帮我找一下你表哥,我要向他确认一下。”
我掏出电话:“你还是确定是你表哥给你的吗?”
“老师,不是我表哥给的,是我找我好朋友买的”。
“是吗?那你跟我说说都是谁,我现在去问问。”
小雨沉默了。
反复追问终于得出了答案:“老师,我拿班里同学的。”在我给他降低要求的前提下,他依旧选择用偷拿的形式走捷径来获取奖励,看来之前的约定没有起效果。
我选择再给小雨一次机会。可能第一次只是笼统地说要好好表现,却没说清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好好表现”。于是我和小雨制定了清晰的四条目标准则:上课不影响老师正常上课(老师给两次提醒机会);不做危险的事情;尊重老师;不强迫同学和自己玩耍。
同时,我和小雨的7个科任老师一一私信,请求他们帮我监督小雨的同时,也能借此机会约束一下小雨的行为。
经过小雨同意后,当天晚上我又和他爸爸电话联系,详细说明了兑换事件的经过和学校的处理方式,希望家长也能通过家庭教育的力量,合力帮助小雨改掉坏习惯。最后,邀请班主任助力,只有班主任最清楚小雨的思想、行动轨迹。
一周后,我找小雨班主任了解情况,发现有进步,就给他发了一个本子以示激励,并和他拟定了新的约定。进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至少能让他安心,不至于很快失去信心。
不过,小雨的进步十分缓慢,他依旧在别人上课时到处游荡,在大门口试图拉开大门外出。但我没有泄气,作为德育出身的中层干部,我坚定地认为,中层干部的工作绝不只是从整体层面系统管理,更重要的还得关注个体,看得见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如果孩子没有改变,那是我们没有找到帮助他的一百种方法。试想如果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改变一个孩子,那么教育可就太容易了,社会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青年。所以下学期,我会放平心态,继续观察小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依旧是《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句话:“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不愿意读书,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优越感与学校认可的优秀不同,于是他们才会反抗学校的种种要求。渐渐地,一系列相关的行为特征都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并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往期精彩
1 | |
2 | |
3 |
4 | |
5 | |
6 |
7 | |
8 | |
9 |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