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究竟应该站在哪里?

文摘   2024-10-15 07:00   英国  


初加入管理团队,在各项事务与场景工作中,总有个念头萦绕在我心间——我究竟应该站在哪儿?


我从身边伙伴们的身上学到了太多,与大家共同站在服务视角下,让我对中层管理者应当站在哪儿,如何定位自己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有了不少的感触。



01

未雨绸缪时,想在前面


管理者需具备前瞻性思维,未雨绸缪,想在前,是管理者智慧的体现,能预见挑战,提前布局,确保团队稳健前行。


众所周知,一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家校关系建立的关键期,怎样抓好关键期?在全程见证、全力参与的联动下,我看到金桂创新管理团队想在前面、做在前面的强大智慧。


一年级年级主任王玉静老师在暑期便已开始设计策划年级课程,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学情需要、教师特质等多方需要的《我是金桂一粒种》年级主题课程,涵盖入学习惯、学科拓展、品格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内容,以最大可能、最大诚意地推进,在课程设置中彰显学校校风学风,从一开始就赢得家长的瞩目,为建立良好的秩序与规则提供保障。


开学第一周,尹校、教师发展中心段老师在首届家校见面会上,从学校发展理念、学科特色课程、学校规划等方面进行阐述,让家长们吃了颗“定心丸”,牢牢抓住宣传学校理念、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关键时机。


同时,首届家委会上,学生发展中心作为核心支持部门,又再次面对家长表达学校理念,明确家委职责,引导家委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在这一系列“前期动作”下,后期,整个一年级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扎实挺进,稳步前行,建立起强大的良性循环机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想在前面”:

◎家长陪餐活动,我们提前预排了家长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预案,让家长感受到陪餐工作的有序,保证了陪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交通执勤活动,我们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后确定家长站位、值周时间及值周职责。行政团队手把手教家长如何执勤,为班主任提供引导车辆绕行的话术等,有效预防了执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家长开放日,行政团队从初稿修改完善到活动当天的细则,从信息发放、报名表、邀请函到后期的反馈等,反复研讨、优化。有了想在前面的细心,才有了后期冬日的温暖,家长有序进校离场,句句好评。


只有想在前、谋在前、抓在前,才能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团队发展赢得先机。



02

遇到困惑时,陪在身边


工作过程中,管理者会与一线老师们有着各种交集,当一线老师遇到困惑时,管理者不妨陪在身边,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如同灯塔照亮航程,给予方向与温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今年新加入的优秀在职教师L老师和我一样,都来自其它学校,创新的节奏比较快,接新班,她前期和我刚来时一样不太适应。在我主动靠近、陪伴、交流、伸出“援手”中,她越来越多的愿意向我表达。当拉近心理距离,实现情感共鸣时,她也获得了心理安全感。换班交接、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她越来越顺手,越来越轻松,用不算长的时间快速地适应了新的环境。


除此之外,我也经常帮助年轻老师解决问题,吃饭、做操,或者是教研间隙,跟老师聊上几句,主动发现问题,给予他们方法引导,后期进行跟进等等。


L老师说:“我是她在创新的第一缕光。”其实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当老师们遇到困惑时,陪在身边或许就胜过万语千言。



03

冲突激烈时,挡在身前


学期中寻常的一个家长开放日,新组建的一个班级陆续迎来了观摩的十多名家长,等候第一节课开课的间隙,学生干部宣读今日早读小明星名单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家长义愤填膺地站起来质问老师,凭啥不给我孩子评早读小明星?年轻的徐老师慌而不乱,努力解读,出示学生干部的评选标准,可家长不依不饶,炮轰老师……


校园工作有不少意外,遇到矛盾冲突时,管理者能挡在老师身前,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护,倍显珍贵。这种“挺身而出”的行为,能够增强教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也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减轻教师的压力与困扰,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是这样做的,参加活动的汪校长也是这样做的:


在目睹现场氛围后,迅速平复家长情绪,不影响学生上课时间,先由任课教师按流程上课,在课堂中展现更多师生间的相处,让家长看到分享式课堂常规教学的魅力。


开放观摩一结束,迅速召开小型家长现场座谈会。除了参与家长会的十几名家长外,还有年级组长、教务处、德育处共同参与。汪校组织家长们坐下来聊聊自己的想法,轮流发表意见,大家现场对话解决问题。涉及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现场对话、解决,其他部门随时补充。


这个环节,既是对家长的情绪疏导,更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为老师站位,让老师的辛苦和付出被看到,继而去疏导老师的情绪。


最后,班级家长群体一致达成共识,今天的家长行为有失妥当,班级管理应尊重身处其中的学生与教师,发火的爸爸向班主任诚恳致歉,红着眼眶的老师也深情表白,与家长站在了合力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管理团队的齐心面对中,我深深感到,我们不仅是学校的领导者,更是师生、家长的坚强后盾。当冲突激烈时,我们行政团队要敢于站在前面,挡下最猛烈的暴风雨,彰显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04

信心不足时,“垫”在下面


新学校,新老师多,在开展工作时难免会存在章法不够、信心不足的时候,跟老师们一起鼓士气、喝鸡汤自然是有用的,但更多时候,需要管理者“垫”在下面。


X老师因管理经验不足,在和家长沟通时有些紧张,导致家长失去对老师的信任,班级管理也不得法,老师本人更是头疼焦躁。在常规的策略帮助下,我也将更多精力投入进“垫”在下面的动作:树立班级管理意识,帮助家校沟通,借中间的信息互传帮助老师与家长群体表达善意,建立信心;在“不留名”的垫底操作中,进行方法引导,梳理适合班情的管理办法、沟通方式;最后是助力推进,让老师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Y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上存在困惑,导致信心不足。为此,学校管理层组织了一系列专业发展活动,如邀请资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实行教学导师制、开展基地校教学观摩与交流等。通过这些“垫”起来的活动,年轻教师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教学技巧,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同行,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些经历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教学信心和专业素养。


行政团队要勇于“垫”在下面,垫在下面是一种托举者的角色,淡化自己的得失,帮助他人意识到自己的盲点和改进空间,从而引导他人独立地去解决问题。


总之,作为中层管理者,我们应始终站在教育的最前沿,想在前、做在前、站在需要的地方。无论是未雨绸缪的策划,陪伴成长的关怀,还是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品质。


如果以后再有人问我,中层管理者究竟应该站在哪里?


我会回答,哪里有需要,我们就站在哪里!





往期精彩

1

从活动组织视角看中层角色的转变

2

中层干部要会“顺水推舟”,与老师一起做事

3

学校中层的研究能力越强,越能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

4

年级组管理,更需要双向奔赴

5

五个锦囊,助年级组高度凝聚抱团发展

6

在年级组开展科研工作,怎样落地?

7

年级组如何寻找并落实育人目标?这个年级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8

当年级组内各项事务都交由项目组来认领

9

教研组、年级组如何引领教师做研究?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