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会夸奖某位管理者“你考虑问题真全面!”“你怎么能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做了细致安排!”“为什么你都想到了,而我却没想到呢?”……其实夸奖的背后,都是在赞扬管理层的系统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顶层思维是结构化思维,而往上,是系统化思维。系统化思维是指我们在看问题时,不能割裂地看问题,要鸟瞰全局,不仅要看到事件的表象,还要看到它们背后的联系。而系统思维能力看似高岭之花,却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与学习慢慢培养的。
01
每学期各部门都会做计划,但学校规定了一个底线,每学期至少要有一个创新的板块,以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能只是不断重复上一年的工作。办公室主任交上来了第一版计划,将自已的工作事件做了罗列。在被告知,计划不合适的情况下,又做了第二版,将各项工作的工作职责做了梳理。当再次告知,工作职责不是计划的时候,办公室主任有意见了:“办公室做的都是打杂的事情,没有办法创新。”当再次追问,举一个没办法创新的工作项目时,回答道“收上级文件。”于是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平时怎么处理文件的?
就是看文件属于哪个部门,然后转发下去,按文件要求去完成,提交资料,然后再上交。
一年过去了,你能告诉我,一共收了多少个文件,哪几个月文件最多,哪些文件是每年都有的,哪些是今年新增的吗?哪些文件要求完成的任务是学校已有的,哪些文件任务是临时完成的?
办公室主任傻眼了:“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统计。”
“第一步,可以按《时间+事件+上级标准+对应部门+已处理方式+建议处理方式 》整理一学期的文件,形成表格,在学期末发给各部门。这样方便各部门从中发现规律,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步,对于和学校工作相契合的文件,找出学校做法与文件要求有出入及不足的地方,列出后期该项工作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第三步,对于学校没做,但上级文件要求做的事,并且可以促进学校发展的项目,做好重点记录,提出自已的建议,以方便各部门在新学期进行规划。
第四步,对于一些常态文件,按照每年、季度、月、周,分别梳理对应的关键事件。”
这好像是校长思考的事情。
是的,如果用校长的思维来看待部门工作,大家将来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校长。
用更高的站位与视角来对待自已的管理岗位工作,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应与成长。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路一开天地阔”,不断突破固有局限和惯性思维,便能慢慢培养出系统性思维。
02
每学期,学校都要求管理者在学期末有各部门的成果出来,形成类似《工作手册》《XX流程图》《XX清单》等成果集。因此开学初管理者就要思考本学期有哪些成果可以梳理出来,并在学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整理。
这种周期性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管理者实现一个一个预设的成果。当管理者周期性地思考“目标是什么”,潜意识会被所设定的目标成果锚定。由于潜意识有着惊人的力量,当和成果有关的内容出现时,管理者会立马意识到,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以实现预设的成果。
成果集的出现,方便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后不管部门谁来承担工作,都可以在工作手册的指导下,有质量地完成。而在梳理成果集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系统思维就慢慢形成。
成果梳理不仅可以以手册呈现,还可以用亮点分享来展示。这个分享与述职有一些区别,不是单纯罗列部门做了什么,而是从部门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寻找到最有价值的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取得什么成效、还存在什么问题、计划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分享。在每学期分享内容的准备中,倒逼着管理者集中精力去思考,本学期要做哪些有价值的事,并且持之以恒,集中精力去取得成果。而当管理者用这样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完成一项一项工作时,系统思维的形成便不再是难事。
03
学会反思是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维方式,瑞.达利欧提出过成长的最佳公式:痛苦+反思=进步。当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系统思维便在被刻意养成。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进行四个维度的工作复盘,“做得好、需改进、不需要做、还没做”。四个维度全面具体,既有对已做工作的细致分类,不断提出发展的新视角,还具有批判意识及创造性意识,能很好地帮助管理者。
每次完成一项工作之后,管理者都会和老师们一起及时进行复盘、反刍,思考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改进,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如:
升旗仪式结束后,学生中心的管理者们又聚到一起,对当天的升旗进行了复盘。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升旗班级准备的国旗下讲话形式很丰富,既有和主题《传统文化》相关的朗诵内容展示,又有倡议,还有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歌舞表演。但因为发言内容过长,和师生互动性不够,反而导致效果打折,听众有疲惫感。因此,大家一起梳理了有关“国旗下讲话”这一环节的几个要素:
① 形式丰富,不拘泥于“纯演讲”这一种形式;
② 增强和师生的互动,让参与感更足;
③ 总时长控制在5-8分钟,纯演讲控制时长在2-3分钟左右。
④ 演讲脱稿,要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给全体师生做好示范。
这样的反思复盘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每一模块工作标准越来越清晰。反思研讨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人无法关注到的细节,不啻于一场小型的培训,次数多了,思考更深入了,系统思维也就形成了。
04
学校一直坚持老师们写《每周一得》《半月谈》,每月通过写教育教学及管理文章,对工作进行记录,整理,同时也是个人反思提升的过程。
当有管理者提出,自已解决问题的决策力不强,不能精准全面细致地去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便提供了这样一个建议:根据自已的需求,可以每天,或者每周记录一些工作中的案例,可以是自已有困惑、苦恼的,让自已产生思考的案例。最开始就是记录,将自已想表达的内容写下来。如果在记录与反思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创意,也可以记录下来。
我们有一位非常用心的中层,在2022年9月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管理即服务,我们学校中层管理者不缺乏服务意识,但有时工作中“客户”对象有些模糊,会影响工作效率。比如以下三个案例——
案例①
评职负责老师在大群里发布较多的有关评职的相关信息和文档。
我们只需在教师基本信息中筛选出客户——“本年度需评职教师”,然后组织培训,收取资料,一对一解决难题,能提高效率,又不打扰其他老师。前提是我们有较完善的全体教师信息表。
案例②
办公室负责人在大群里发布提醒新老师上交资料的信息。
很明显,客户是“新教师”,如果缩小范围,在新教师群中对接,或勾画一对一提醒、收取,个个击破,效率会不会更高呢?全体教师群里发消息会补淹没。
案例③
后勤工作人员在群里通知各班去领取碘伏棉签。
“碘伏棉签“应是开学前要配备到位的防疫物资,我们可以统一领取,送到“客户”各班去。把通知变成服务更好。
这些案例的记录,不用在文字的精美和结构的完整上去琢磨,注重真实有效。有管理者一学期可以记录下几十个案例,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为自已管理思维的全面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
05
技能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获得的,思维也可以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在自我系统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我会有意创造一些刻意对话,帮助自已进入迅速提升期。
接受一场现场提问:每年会给其他学校老师进行一些培训,后半场我一般都会预留近半个小时的现场对话。这是挑战,但也是自我成长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现场听众会问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场要快速回答,考验的是日常的积淀与梳理。但在会后,我还会再次记录下来,重新做梳理。有一次,一位校长问“学校是怎样建设成一所老师愿意积极工作的场域的?”当时现场我从五个层面进行了回答,会后,我就这个问题又进行了复盘,提炼了当时漏掉的两个层面。这样在一次一次对话,一次一次重新梳理中,帮助我思考更加清晰。
掌握一次关键对话:身边有很多做学校管理的朋友,大家经常会互相交流。而碰到有朋友遇到问题向我求助时,我都非常乐意而为之。除了有情感的原因,我还将这种对话当成个人管理水平提升的训练场。
有一次,一位校长朋友说:“参与学部第一次会议时,老师提出需要安全感,当问到哪些方面让大家感到不安全时,有老师提出来,比如教研活动时,领导要参加,这就是对教研活动组织者的不信任。”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也许在我所管理的校园里也有老师有这样的认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老师会有这种感受呢?真正的安全感是什么呢?因此,聊天之后,我花了一段时间认真来思考这个问题,写出了一篇有关安全感的文章《老师想要的安全感,学校怎么给?》
还有一次一位德育副校长和我聊天时,问道“我精心策划了一场班主任培训会,自认为还是认真设计准备了,但发现班主任现场并没有投入到培训中,好像对内容也不感兴趣”。于是我便深度追问了她几个问题,并且根据我了解的信息,给她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原因和问题。几天之后,我便写下了《会议组织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的小短文。
不管是正式场合的现场提问,还是非正式场合的轻松聊天,都给我在管理上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考虑问题的视角,这样的对话多了,思考深度有了,视角变得更开阔了。
06
任何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因此坚持多种形式的学习才是成长的基石。参与各类系列专题管理培训、阅读各类书籍、在校园里听各个老师层面的分享、遇到问题及时请教他人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而我们整个管理大团队还有几种学习机制,对我自已的系统思考有很大帮助。
定制一个研究项目:每年,我们会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在过年后给自已定制至少一个研究项目。这样在一年的管理中,我除了完成常规工作,还得在定制的项目上深度思考,形成方案,并且做出业绩,接受大团队的评审。
本年度,我准备在“学生校园自治”方面寻找到一系列好的做法。有了这样的项目定制,我的读书方向、收集资料的视角、看待校园的方方面面时,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链接一位资深“大咖”:大团队管理中,给每个管理层提出了一个任务目标,即找到一位自已非常认可的“专家”,主动去进行链接,邀请专家来给团队做一次讲座。这样的任务,倒逼着管理层得认真思考,管理过程中大家的需求是什么?我们需要得到哪方面的提升?如何与专家进行对接,并且给出一份学习需求?而要和“大咖”对话,就得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对于想学习的内容得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管是存在的问题,还是想寻求的帮助,都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做一场深度的读书分享:这个读书分享,不是浅层次的分享,而是具有较高挑战的分享。因为分享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分享的方式是线上分享,得让听者有兴趣,能吸引大家来参加,分享后还得接受现场提问。
记得我在准备《认知天性》这本书的分享时,自已将这本书读了接近三遍,还上网搜索了其他读者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地方。对于里面有些艰涩难懂的内容,我又阅读了具有相关联系的其他几本书,来帮助自已对这本书有更清晰的解读。深度的学习,自然会带来深度的影响力,也会让自已的思维走向深度。
07
年级主任生气中夹杂着委屈抱怨:“什么任务都往下面放,老师们意见特别大,我们在中间就是受夹板气”。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德育处刚下发了《六一活动案》,本次活动分六个场馆进行,要求以年级为单位承办。单从场馆设计方式和场馆内容选择来看,方案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于是追问:“是一个年级一个场馆,还是一个年级六个场馆?是一个班一个场馆,还是一个班六个场馆?”年级主任说“不清楚”。于是提醒:“接到任务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任务的目标是什么?要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是什么?把问题都弄清楚了,再来思考对应的策略。在选择策略时,一定要学会任务分解以及分包。”经过这样的提醒,年级主任知道可以怎么去解决问题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一定不要被情绪左右,更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而是要用深度思考的方式想清楚了再行动。首先想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需要做决策时,必须先分析背景情况:我们的机会在哪里?会遇到什么风险?当这些分析清楚之后,再想出几套方案,每套方案都必须讲清楚:目的是什么?机会在哪里?需要哪些资源?谁去执行?会有什么风险?如何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用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能帮助自已形成系统思维力。
当然,案例中的德育处在解决问题时,也有明显的失误。一项大型活动方案,一定要跟执行者一起讨论,最后确定方案,而不是自已闭门造车,想出一个方案让年级去完成。即使只需要老师们去完成,不需要商讨,在布置任务时也要说清为什么做这个事,并且提前思考,更高效且节省人力成本却能保证效果的方案,并且给执行者及时提供支持:困难在哪里?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思维方式。七条路径,共同撑起了系统思维的养成。只有具备了系统思考的管理者,才能将组织当成一个生命体来管理,才能实现领导力的“高光时刻”。
往期精彩
1 | |
2 | |
3 |
4 | |
5 | |
6 |
7 | |
8 | |
9 |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