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兴起的“卫生间社交”,背后藏着什么?

文摘   2024-06-26 11:42   湖北  

厕所里的奇怪现象我们都见过:便池里、垃圾篓里出现零食包装袋;门板上的话语一句接一句,图文结合;两两结对的女生在一个便池里有说有笑,手牵着手从里面走出来……厕所似乎是学生快乐的小天地。这样的情况,最近在我们班也冒出了苗头。


这些现象让我不得不思考:学生怎么会突然“爱上”厕所了呢?班里明明严令禁止带零食,那些包装袋从何而来?有充足课间的他们为何会喜欢在厕所门板上对话聊天呢?两个人进一间厕所难道不尴尬、不拥挤吗?……一个个问题充斥着我的大脑。




1


为了让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专门召开了班会,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征集问题的答案。就这样,真相浮出了水面:


问题一:“为什么在厕所吃零食?”

孩子们写到:班级严禁带零食,可有时候实在太想吃了,在教室吃怕老师发现挨批评,只能躲在厕所里吃;


问题二:“为什么在门板上对话?”

有的同学写到:某位同学说我,我又不敢去跟他对抗,只能偷偷在厕所发泄心中的怒气;

有的同学写到:看到别人写下的话感觉很有共鸣,就在下面接了一句,没想到下次去上厕所竟然看到有回复,觉得受到了关注,于是就聊了起来;

还有的同学写到:每天学习的时间有些长,在这里写几句话,能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


问题三:“为什么喜欢两个人进同一间厕所?”

学生写到: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有时想说一些悄悄话,但在班里聊天时总有人嘲笑我们,还在一旁偷听,我们的小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

……


这些表述无疑是学生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却在赤裸裸地告诉我,我这个班主任当得有多么不称职!孩子们在班级里感受到了不尊重、不快乐,这么多问题竟然都被我忽略掉了。



2


趁着下次班会课的时间,我基于上述问题向孩子们真诚地道了歉,并提出想借助班级共同的力量去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孩子们能和我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或许是这个话题他们很感兴趣,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改变不良的“厕所社交”,我们行动起来了!



改变一:设置班级零食日


小时候的我,曾经为了在上课时喝到想喝的饮品,在课桌上钻了一个孔,扯一根吸管下去,当老师看不到的时候就偷偷吸上一口,那感觉至今难忘。零食的魅力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难以拒绝的,也是他们童年难忘的味觉回忆,长大成人的我有什么权力打着为他们身体好的旗号禁止他们吃零食呢?偶尔吃一次对身体的伤害有那么大吗?


想到这里,我压抑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同意了学生们的建议: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允许他们自由分享零食。孩子们一听,拍着手,开心地跳了起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当然,我们的零食日也是有要求的,比如:


每周三下午允许带零食到教室,自己吃或与同学分享;

每周请同学分享三种零食的制作成分以及一些添加剂的危害,减少垃圾零食;

零食的包装袋全部入垃圾桶,卫生员在规定时间检查验收,如有违反,将禁止带零食一周;

分享零食过程中,学着用正确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出现矛盾尝试自己解决或找调解员调解。

……


在全班达成一致意见后,我们班的“零食日”正式确定了!



改变二:开辟一面“吐槽墙”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班级在教室外的一面墙壁上设置了“吐槽区”。在这面墙壁上,学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也可以和朋友留言,进行交流对话。这种不记名的方式不会让学生有任何后顾之忧,我还承诺他们会抽时间回复他们的留言,尽量满足他们对班级的合理要求。


某天,我看到一位同学的便条上写着“希望五一假期少布置点作业。”看到孩子这一需求,我立即召集几科老师商议,对假期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给学生们留出自由选择作业的空间,尽量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一番操作过后,我在便条上回复“收到,已改进!”


当然,并不是每个留言的内容都会得到满足,对于有些不太合理的需求,我会记录下来,抽时间向孩子们解释不能满足的原因。就这样,那面墙壁上的留言越来越多,厕所门板上的“小对话”便逐渐消失不见了!



改变三:建立班主任信箱


一个健康的班级氛围本该是温馨、有爱、和睦的,然而从学生们的反馈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班级受了委屈不敢表达,受了欺负不敢倾诉,班级带给他们的不是幸福,而是那些让他压抑、苦恼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为了给那些敏感、脆弱的孩子一个传递信息的渠道,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到那些容易被忽略掉的孩子的小问题,我与孩子们商议设置了“班主任信箱”,孩子们有任何想说的话和任何需要帮忙的事,都可以写在纸条上悄悄放在信箱里,老师绝对不会泄露他/她的小秘密,并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他/她解决问题。


在信箱建立的第二天,我发现了小张同学写给我的信:“老师,我的好朋友小李同学最近突然不跟我玩了,我去找她也不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好伤心啊!”孩子的信倒是提醒了我,最近小张同学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的,以前那么爱发言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原来问题根源在这里。接下来调查清楚两个小女生关系闹僵的原因,经过私下调解,两个朋友很快就和好如初了,小张同学也恢复了往日爱说爱笑的样子。


也许,卫生间的那些现象在很多时候只被我们定义为“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然而任何现象都在间接折射出一些被我们忽略掉的问题。学生在学校产生的所有问题都不容忽视,“小小的问题”在孩子心中是“大大的世界”,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用心去发现。





往期精彩

1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可不容忽略

2

解密孩子的社交密码

3

谨防孩子走入同伴关系的泥潭

4

我被这个“不完美”的孩子治愈了

5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6

不要指望用侮辱别人尊严的方式来改变一个人

7

从亲密关系的四种受苦模式反观家庭养育

8

用一张纸条,打开一片心扉

9

帮助“习得”比不停要求好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