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出间隙,让阳光照进来

文摘   2024-09-26 07:01   湖北  


01

“Emma老师,下节课是英语课吗?”

“对呀”。

随后,

传到我耳边的是小珍同学一声大大的叹息:

“哎,英语太难了,我不喜欢上英语课。”


听到这话,

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心里很难过,

这样在我面前直接表露负面情绪,

令我一时间有点生气。

但是,

上课铃声随即响了起来,

我只能暂且作罢。




2

小然同学因为这堂英语课被我提醒了三次,

下课后,

我打算和他沟通,

明确课堂上的基本要求。


我叫他一声,他没有过来,

后面又更大音量喊了几次,

他在座位上手足无措、来回踱步,

但就是不愿往我这边靠近。


我在想,

现在立马生气一定会大大激化这件事,

再说,

一年级的孩子管不住自己也是正常的。

于是,我没有再追究,

而是离开了教室。




3

当我改到小明同学的作业时,

很离谱的错误让我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厉声喊了他的名字:

“小明,你过来!”


然后,我就对站在我面前的他一顿输出,

批评他不认真审题,

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提醒他下次要注意......

他一直没说话,

只想赶紧把作业拿去订正。


一开始我没太注意这个问题。

后面的几周,

当我喊他,他都会这样持续沉默,

不管是我让他订正作业,

跟他安排班级工作,

还是只想单纯地跟他说话。

这样的沉默让我很“恼火”,

但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方式处理。

直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瞬间被点醒:


“当他们感到不安,

就会表现出抵触情绪,

但这是他们消除自己内心不安的一种方式。

这时,

安静地等他们消化,

当不安得到排解时,

内心就有了与我交谈的‘间隙’。”



原来,

当下的境况让孩子们产生了“不安”,

他们在“抵触”。


或是用语言“抵触”,

或是用行为“抵触”,

或是干脆用沉默去抵触。


对待这样的“抵触”,

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们一点时间。

给点时间,

为你和学生之间留出一点“间隙”。

最忌就是“持续占用”,

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究到底。


于是,

我打算不再纠结和追究,

果然,看似的问题真的自然“消解”。


通过家访,

我知道其实小珍同学很喜欢学英语,

一回家也会主动读英语。

但是孩子门牙刚换,

加上刚接触英语,

口齿舌位的掌握一直比较吃力,

有时上英语课她发音不准,

同学们会发出笑声,

老师提的问题她想回答又回答不准确,

也会自信心很受挫。


我倾听了她的“抵触”,

留出了“间隙”,

她感受到老师的理解,

通过时间和努力,

她慢慢在突破自己,

持续进步。


小然因为课堂上老师的“提醒”心里很紧张,

也知道自己犯了错。

老师放一放就是一次机会,

孩子在明白自己问题的基础上,

就会努力想要管住自己,

后面的课堂表现确实有变化。


很久没跟我沟通的小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应我了,

又开始跟我分享一些“有的没的”了,

我想,可能是产生了一点“间隙”吧!


看来,你和学生之间需要间隙,

这一丝间隙,

就是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

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留出一点耐心和等待。


有了间隙,

阳光照进来,

教育更温暖!




往期精彩

1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回应?心理老师有心得

2

对待这三类学生,咱有不同的法宝

3

来自心理老师的真实案例,提醒我们换种视角看待“问题学生”

4

不做学生心理危机的叠加人

5

一张亲子评价卡,打开学生感恩的开关

6

注意:你说的话,学生可能根本没懂

7

从学生的对立面走向合作者

8

如何构建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

9

师生相处,需要厘清边界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