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用“这里有一个bug”代表这里有一个问题所在。
而我们班这次遇到的bug是真正的bug:
虫虫危机。
01
春天万物复苏时,
有几个孩子对苏醒的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认真观察着这些自然界的小精灵,
交流着不同虫子的特点。
可接下来,
开始时不时收到状子:
老师,王小喧在桌斗里养虫子!
老师,李小木把虫子塞笔帽里!
……
一开始,
我觉得这不算是个问题,
也许法布尔小时候也干过这种事情呢!
可接下来的事,就让人必须重视了:
小阳观察虫子时会用尺子切虫子的腿,
兆兆有一次往蚂蚁窝灌水!
还有几个同学竟然做起了虫子交换的“生意”!
对虫子有兴趣可以,
但以虐杀虫子取乐可不是什么高级兴趣!
但也不能阻挡他们近距离了解和观察的欲望,
怎么办呢?
不堵而疏。
每个问题的产生,
会带来新的教育契机。
02
与其从偷偷摸摸寻找刺激,
不如科学饲养探索奥秘
去年的天宫二号视频学生记忆犹新,
宇航员们在太空养蚕,
今年,就让我们也试试!
当小米粒大小的蚕卵来到班级时,
迎接它们的是兴奋且期待的眼神。
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很快,
养蚕计划和攻略具备,
养蚕小组分工明确,
有的购买“太空舱”管住,
有的申请当后厨负责桑叶,
有的申请日常打扫管……
蚕也不负众望,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长大!
终于有一天,
负责生长记录本的孩子兴奋地跑过来:
“老师!吐丝啦!今天是第45天!”
果然,
一只较壮实的蚕昂着头,
在盒子的角落里画出了一个X!
很快的,
盒子里出现了一个个蚕茧,
竟然有的白色,有的橙色,有的粉色!
经过大伙儿翻查资料才知道,
原来,
蚕结彩色的茧是因为基因不一样。
蚕宝宝通过多次杂交和基因重组,
吐出来的丝是天然的彩色,
蚕的彩色茧是一种突变型性状。
对黄红茧系的蚕品种来说,
消化吸收了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
这种色素,
能够最终渗透到以丝胶为主要成分的中部丝腺里,
显现出黄红茧系的颜色;
绿色茧系的蚕品种,
则能使蚕体生成的黄酮类色素分布于丝胶及丝素中,
使茧丝呈现相应的绿色系颜。
教学相长,
我这个做老班的也是第一次了解!
在孩子们精心照顾下,
养殖过程非常顺利,
很快每只蚕都给自己搭了一个小窝。
03
蚕丝可是名贵的材料,
柔软透气还防火,
在了解完蚕丝的价值后,
孩子们都兴冲冲的说要用蚕丝做一个“贵重的艺术品”。
于是,
我们在网上淘了几把做蚕丝扇的骨架。
可正当着手做时,
对缫丝一窍不通的我们卡在了第一个环节:
煮茧。
煮?
那就意味着这些蚕……
连之前切虫子腿不眨眼的小轩也大惊失色:
“他们结茧后,
还来不及破茧而出,
可不能被我们煮死!……”
舍弃蚕丝扇,
孵化蚕蛾的共识一瞬间达成!
04
在等待孵化期间,
每次的阅读课,
都是孩子们期待的昆虫研究时间。
借着养蚕的热情,
我们搜集了很多昆虫知识并在班里分享。
什么是无脊椎动物,
什么是节肢动物,
什么是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我可是初中才学的这些,
但现在的孩子们有这样丰富的资源,
那就使劲畅游知识海洋吧!
05
第一只蚕蛾破茧而出时,
全班欢呼。
第一只很重要,
安顿好它的住所后,
其它陆续出生的蚕蛾接收到了第一只释放的生物信息,
纷纷自动来到蚕蛾“太空舱”。
很快,
蚕卵密密麻麻,
多得数不清,
我们即将迎接蚕二代的到来……
06
春天里的2个月,
除了蚕,
孩子们有其它收货,
他们将小鱼养到产卵,
把蝌蚪养成了小蛤蟆。
越了解,越珍惜,越尊重,
这些小生命成了班里的宠儿,
户外的虫子,
也没人再去捉来玩弄。
班里偶然间飞进的蝴蝶,
在一群人的努力指引下,
终于从窗户飞向天空。
bug危机变成了爱心传递,
不堵而疏,
作为班主任,
平常还有很多这样的契机不是吗?
往期精彩
1 | |
2 | |
3 |
4 | |
5 | |
6 |
7 | |
8 | |
9 |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