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错题本耗时耗力,用共享思维便能解决问题

文摘   2024-09-25 07:00   湖北  


解决错题是学生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在数学上,错题主要分为3种:知识型,技巧型和心态型,这些具体的共性问题我们都会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地分解。然而,我们来看这样一张答题卡,可以看到学生压轴题都可以写得非常完美,而13题反而出错,其实13题的难度对于这个班级来说是在课堂上根本不需要讲的内容。


对于学生这样的个性问题,传统错题本耗时耗力,而九年级学生时间有限,课下自主性又不强,应该如何解决呢?


既然有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我想到为什么不能共享一下大家的智慧呢?于是,“共享错题本”便诞生了。




1

我们全班共用一个错题本,每人一页。


第一阶段,教师示范引领,我将学生周清作业中经过独立思考能够写对的错题题号写在答题卡上,要求学生课下整理,整理时要简短、精炼,用一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进行叙述,尽量要有趣味性,我也会对学生写好的内容进行审核,纠错和指导,最后将每个人的错题卡汇总到一起,写的时候方法要具体,形成一份题单。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明确自己的错误类型,针对学生能力范围内会而不对的题目,对自身有警示性,对其他同学也有可借鉴性和可利用性


经过3周的适应后,我逐步放手,试着让学生自主进行,将所有错题题号一一列出,用不同符号标注,圈圈的题目就是需要整理在错题本上的,学生也都慢慢养成了习惯。比如,课堂上提问时哪个同学答错了,其他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说“下课必须得写错题本”。有时我有个口误,学生也会说“老师你也得写错题本”。当然,这个错题本也有我自己写的一页。同时我们也将错题在平时的作业中进行了推广练习,比如39、40页有4个人出现了错误,就会要求学生当天整理完成。因为周清涉及人数比较多,所以以周为单位,错题本由专人管理,流动书写!





2


我们来看看学生写的错题本,除了关于学科的内容(不再详细叙述),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学生对自己的那一页都进行了各种独特的装饰或强调,比如:


一个孩子给自己的一页起了个名字叫“学霸笔记”,能看出孩子们在写时是非常接纳这个事情的,内心是愉悦的。


有些细心的学生会写出错因,正误对比。一个孩子总结了整个初中阶段三个函数的图象特征,相信他以后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肯定能游刃有余。


一个孩子用了近3行的位置总结了自己一次周清中的7个错误,考前复习之后相信她在考场上不会再出现同类型的问题。


也有孩子会用多种方式对自己提醒,如划线、重复,或者各种表情符号等。比如她写到“老师,你懂吧”,说明学生在写时其实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能极大地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这些语句虽然非常简短,但确是市面上任何一本资料书上都不会出现的内容,这些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3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对它进行了完善:


1.参与人数从最初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个人。


2.给它做了一个目录,方便学生查找,学生在写时也会翻一翻其他同学写的有意思的地方或看看学习伙伴写了多少,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和督促。


3.每两周一次,利用连排课时间举行错题PK赛。第一种是个人挑战赛,限时答题;第二种是小组间互相出题,利用小组力量将这些错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4.课堂中我会随机提问,帮助学生及时巩固。


5.每次模考前都会要求学生流动复习 ,制定自己的目标。


6.考后我们会举办个人吉尼斯挑战赛,及时对成绩进行记录,呈现在错题本上。学生还制定了自己的中考目标,对自我挑战成功或者三人小组中获胜者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减少失误,不断挑战自己,在中考中拿到自己的最高分!


最后,在毕业时我以毕业礼物的形式将错题本送给了学生。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到他们是非常惊喜的。中考前在梳理分享时,问一个学生要他的周清作业,他说都卖了,一张都没留。我就问他,那你怎么复习?他说直接看错题本的,里面有我所有的错题。当时我就感觉到,错题本对学生的意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共享错题本”可以删繁就简,个性化定制,直指学生弱项,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对老师来说也是了解学生,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使用错题本,还可从内容的丰富性,对新授课的适应性以及错题分类上做得更好一些!希望孩子们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不断学习和探索,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


往期精彩

1

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学习质量不高?错题,绝对是最好的阶梯!

2

数学成绩不好,怎么翻身?

3

学数学,“量感”的培养不可忽视

4

把数学阅读做得有趣又落地,数学便不难了

5

数学要成功,计算当先锋

6

数学课堂里,也有诗和远方

7

会玩的老师更会教数学

8

学习中的“三角稳定结构”

9

三年级语数老师带您梳理:帮助孩子爬好三年级的坡

*转载文章或联系教师培训等事务,请于后台留言

王昌胜丨我们丨工作室
“未来学校”(学习型学校)行动研究中,关于对学校治理结构、教师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评价导向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