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运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了让幼儿喜欢运动,促进动作发展。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组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体育精神,促进双向衔接,我们与小学体育组开展了一次联合教研活动。
PART 01
PART 02
一年级体育课结束后,小学部和幼教部的老师展开了评课活动,点评要点如下:
1. 小学体育老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在语言方面应适当增加亲和力;
2. 老师需增加动作示范与指导;
3. 教师的规则指令不够清晰,学生出现轻微混乱;
4. 教师的激励措施的使用;
5. 教师的指导语使用幼儿听得懂的话,可使用口语化的表述;
6.思考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课程的创生空间;
小学教师依次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点评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一年级,老师都重视通过游戏开展体育活动,关注孩子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和情绪体验。
经过对比与反思我们也发现了小学体育活动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不同之处:
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
2.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勇敢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2.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PART 03
在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对于体育领域的核心经验,以及指导的技能技巧都比较欠缺,基于此现状,小学部教师就幼儿入学必备的几大领域内容进行了分享与培训。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及标准
一年级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跳绳动作练习
1、摇绳姿势是大臂贴紧身体,小臂微屈,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来摇绳。
2、无绳双脚跳练习、双脚交替练习,注意前脚掌落地。
3、有绳模仿练习,注意手脚协调配合。
4、有绳完整动作练习,注意手脚协调配合,速度由慢到快。
5.跳绳提升阶段
分段增次练习:以20秒为单位,要求不失误,逐步加强。
分段增时练习:20秒、30秒、40秒、50秒、60秒(时间可以自行选择)。
定时跳:1分钟、2分钟、3分钟等。
计数跳:不限定时间,但是一定要跳到规定的数值。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弹跳力练习:双脚纵跳、台阶跳等。
踝关节练习:垫脚尖,增强踝关节的韧性和力量。
上肢力量练习:摇绳训练、俯卧撑。
跑动练习
慢速跑、快速跑、变速跑、后退跑、转身跑、曲线跑、Z字跑、往返跑、接力跑、障碍跑、双人追逐跑、双人让距跑。
跳跃单元设计思路
在本单元计划的设计上,水平一的跳跃类教材更多地是和其他项目的结合。单纯地把跳跃类教材上完,对于水平一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甚至是反感的。通过和其他项目的组合,让跳跃类教材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也更符合水平一学生接受和巩固体育动作的规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跳跃往往是和其他项目(如跑、跨、绕、游戏等等)一起结合使用,很少单单一个跳跃的动作。所以在单元设计时,练习方法上更多的是和其他项目的联合运动,呈现出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投掷练习
各种方式的抛、掷轻物,上手持轻物投准、上手持轻物掷远 、小沙包掷远、 投掷纸飞机、套圈 、 投壶 、 沙包掷准。
拉伸练习
正压腿、侧压腿、直膝分腿坐压腿、站姿交替勾脚、站姿卷曲、扶墙拉伸小腿、站位体前屈、双人坐姿体前、正踢腿、体前屈蹲起、背向引肩、跨栏坐。
PART 04
问题一:小学入学体能必备的活动领域与发展水平
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基本动作:走、跑、跳、投、爬、钻等。
具体的开展形式与活动细分领域小学教师通过微讲座的形式已经和大家分享,老师们已经有了充分了解。关于幼儿的体能发展水平经过交流,我们得出一致结论:幼儿阶段的运动活动以培养兴趣,激发运动潜能为主,发展动作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活动效果因人而异,无具体发展水平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幼儿开展相应活动即可。
问题二:体育活动中教师如何观察和解读儿童?有无量表或解读标准?
教师可从三个阶段观察儿童:
1. 活动前,观察儿童的准备情况,包括着装是否适合运动、精神状态是否饱满等,由此判断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活动过程中,动作发展是关键观察点。教师要留意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比如跑、跳、投的力量、协调性和准确性;也要关注小肌肉动作,像是抓握器械的能力。同时参与度不容忽视,观察儿童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还是表现出退缩不感兴趣。
3. 活动结束后,观察身体反应和情绪体验,比如是否疲劳、愉快。
教师可从三个层面解读儿童:
1. 社交层面,看他们是否与同伴合作、分享运动器材、交流运动技巧或互相鼓励、帮助。
2. 安全层面,安全意识很重要,注意儿童是否遵守运动规则、注意周围环境,防止碰撞或摔倒,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提前坚持活动器材,活动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心理层面,近年来各学校心理问题凸显,越来越低龄化,对不愿意运动的孩子及时关注,不断鼓励、疏导,让孩子加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结语:
运动是幼儿的天性,运动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幼小联合教研,在体能与健康方面实现了双向衔接,老师们将基于体育领域的核心经验,明确幼儿发展方向,组织更高效,更有质量的幼儿体育活动,让幼儿以健康的体能状态顺利过渡到小学。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
如有侵权
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幸福的种子在扎根
图文 马丽玮
审核 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