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无疑会是低利率时代下非常重要的保险产品形态。
不过,一提到分红险,就有各种术语让大家眼花缭乱。
那么到底有多少种红利分配方式?
怎么才能快速理解不同分红方式的特点?
今天就来和大家盘一盘。
分红的本质
首先,分红的本质就是保险公司收贵一点的保费,如果投资回报好或者经营效率高,那么就能有剩余,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大家。
如果投资回报差或者经营效率低,有亏损,那么分红就少点,甚至不分,等再次有剩余的时候再分。
定价保守,才更容易有剩余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一般比传统险低的原因之一。
很像一个大家成为资本家,投入资本,分配剩余价值,进行再生产的过程。。。
两类红利分配方式
一般可以把分红险按红利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类。
一种是将产生的分红,以现金的形式给到大家,就叫现金分红。
给的是现金,想怎么花怎么花。
类似买了股票,每年分红给的是现金股利。
一种是将产生的分红,以增加保额的形式给到大家,就叫保额分红。
类似买了股票,每年分红给的是股票股利,就是把钱再投入到公司的分红账户中进行继续投资。
有的时候现金分红也会叫做美式分红,保额分红也叫做英式分红。
不过我不喜欢这种称呼,一是增加了更多术语,二是英式和美式没有严格定义。
现金分红的领取方式
现金分红还会进一步区分四种领取方式:
现金领取:直接取走现金。 累积生息:每次分红不取走,存在公司,积累利息,公司一般会给一个不高的利率。 抵扣保费:分红用来抵扣下期要交的保费,如果未来没有要交的保费,有的公司会默认累积生息。 交清增额:字面意思就是用分红的现金来买同样的产品,增加保额。
大家经常会问,现金分红如果选择了交清增额的话,和保额分红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
(虽然我见过有的公司的处理会让这两种做法不同。)
上面提到的保额分红,增加保额,也就相当于给了你一笔现金,再用这笔现金买了一个趸交的保险。
而且公司一般都是用净保费(也就是不包含费用率的便宜的价格)来买这个“趸交的保险”的。
这也是为什么分红险的费用率看起来一般会高一点,或者说分红险保证部分的收益率会低一点的原因之一。
相当于分红本身要扣费用,但是都扣在保证部分的收益中。
对于交清增额或保额分红,每年的分红不仅增加了保额,还增加了现金价值,年金领取的金额(对于年金险)等各种保险利益。
不过,太早退保领取会有损失,或者说有退保扣费,因此流动性会相对差一些。
相对应的,公司可以进行更加长期的资产配置,投资的空间也更大一些。
终了红利
内地有些保额分红产品也会在每年宣告的分红(无论是现金还是保额)基础上提供终了红利的利益。
终了红利就是在保单退保、身故、满期等情况下给的分红。
保额红利和终了红利不同的地方是,保额红利已经宣告的部分就是保证的,也就是落袋为安的了。
而终了红利每年宣告的金额,到实际领取时,还是可能高于或低于之前宣告的数字。
举个例子,比如保额分红第二个保单年度宣告了增加保额1000元,那么保额就永久增加了这个金额,即使未来的分红都是零了,最后保额还是基本保额加上这1000元。
而终了红利在第二个保单年度假如宣告了增加保额1000元,在下个保单年度的时候也有可能变为0,是存在拿不到的情况的。
香港分红险红利分配方式
香港分红储蓄险和内地分红储蓄险的产品形态差异不大,但具体叫法不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宣告的保额红利,它的保额和现金价值,内地分红险是保证的,而香港的分红险很多是不保证的。
但同时,有些香港分红险提供了有红利锁定选择权,可以在保单达到一个特定期间,将不保证的分红锁定下来,转化成保证的保额和现金价值,而且这样的锁定既可以包括保额红利也可以包括终了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