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中旬,保险公司开始集中披露2024年分红实现率。已经披露分红实现率的公司,分红实现率较往年都大幅下降,多数达不到100%。反观去年,达到100%及以上的才是多数。
分红实现率大跳水,引发许多从业者的担忧。在预定利率不断下调的趋势下,分红险被寄予厚望,但不及预期的分红实现率,对产品的销售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分红实现率大跳水
分红实现率指的是实现派发的分红与销售时演示分红的比率。这个比例等于100%,意味着实现派发的红利与演示水平一致。低于100%,意味着销售时演示的分红水平没有实现。
今年这个指标低于100%的直接原因,来自监管3月对分红险和万能险收益的窗口指导,要求调低客户收益率。对于大公司,分红险客户收益率不高于3%,对于中小公司,则不高于3.2%。在总收益受限的情况下,保证收益越高,非保证收益(即分红)越低,实现率就越低。(具体影响见往期文章)
对于客户来说,不用过于在意不同产品分红实现率水平的高低。整体看,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加在一起,都限在了3.0%或3.2%的水平。
实现率低于100%的背后原因,则是因为外部环境波动,利率下行下,行业投资收益普遍不高。监管从全面压降行业负债成本角度,进行的监管指导。
在这个基础上,不同公司的应对略有不同:
分红险从红利来源上可以分为利差(实际收益率和保证收益率的差)、死差(实际死亡率和定价死亡率的差)、费差(实际费用率和定价费用率的差)等。如果严谨地解读监管要求,就是分红整体不得超过监管的上限。而有些公司认为监管只限制了利差,那么加上了死差、费差后,整体收益会变高,实现率也能提高一些。不过能提高的水平不多,毕竟利差是大头。 监管还是留了个口子,如果想要突破监管上限,可以提交分红账户的相关信息来证明可以支持。不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表现要突破限制不容易做到,要看的指标肯定也不只去年一年的收益,还包括账户的累计盈余等等。我感觉很少部分合资公司可能会申请,但监管同不同意那是另一回事了,过几天看看他们的实现率水平便能知晓。 通过监管这次窗口指导,有些公司更加意识到,分红的确定需要基于账户的运营经验以及保证账户的长期可持续性。部分公司由于过去投资表现不佳,无需监管限制,自己定的分红就比监管的上限还低一截,使得分红实现率水平非常低。 有些公司则是把握住整体分红水平不超过监管限制,分红向重点产品倾斜。 还有公司分红确定的时间早于监管本次窗口指导,暂时逃过一劫。
深远影响
今年以前,保险公司定分红无论考虑了什么因素,最后的分红基本上还是锚定了红利演示水平,因此分红实现率大多数能达到100%并不奇怪。但这不代表公司的分红账户能够支持,很多公司的分红储备还是负的,也就是过于派发的分红高于投资或经营能够支持的水平。这就使得,分红险虽然叫做风险和客户共担,但实际分红显得是刚性的,更像是固定收益。
今年监管自上而下调低分红收益,使得分红险回归这类产品的本质,账户经营好坏成为分红派发高低的依据。
而在过去很多客户买了分红险之后,不会去比较每年派发的分红和购买时演示的分红,或者不清楚怎么比较。甚至很多客户买的时候,已经认为分红就会按演示的水平派发。
一定程度上,分红实现率保持不变,也就给人产生了分红是固定不变的预期。而打破这样预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分红实现率体现账户的真实表现。
自从去年监管要求保险公司于官网上披露分红实现率,以及越来越多自媒体对分红实现率进行的各式解读和讨论后,这个指标越来越受到关注。消费者主动或被动地,也就更加关注这个指标。
未来分红实现率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分红险被寄予厚望的当下。
保险公司首先要重视起来。分红实现率的高低会对未来产品的销售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如何管理好这个指标、如何给销售人员做宣导、如何给客户做解释、如何披露这个信息等,都成为分红险业务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些公司分红实现率公布的早,实现率大跌,都让自媒体胡乱解读一通,也没有解释。
很多公司公布分红险实现率只是出于监管的要求,而没有好好想想如何利用好这样的契机。要么公布的历史数据太少,要么没有对分红业务运作做更充分的注释,要么就是查询起来极不方便,还要输入有效保单的生效日期才能查询,一点也不大方。
就像给一家公司估值,信息越透明价格才能越高。只有让人清楚理解产品,才有人心甘情愿买单。
而且我相信国内监管未来也会对分红险披露有更高的要求,类似香港市场,披露的规定更加具体,同时随着执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购买分红险的消费者,则应该成为成熟的投资者。比如你去买个基金,至少要看一下历史业绩表现吧,不能光看产品宣传的预期收益。这还不止,还得看公司“操盘”表现,看产品的收益特点等等。理解分红实现率,就是理解分红险的第一步。
最后
有次和销售伙伴交流,他问到,"公司过去分红实现率一直是100%,未来这个记录保持不了了,可怎么办?”我觉得,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只有让好的公司好的产品站出来,记录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