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讨论预定利率下调的声音越来越多。
刚刚就有新闻报道,部分公司6月底将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寿,新产品的预定利率会是2.75%。
实际上,保险公司内部很早就预期今年预定利率会下调,只是更早的时候,下调的幅度,何时下调,还不明确。很多新产品早已报备监管,其预定利率已然有所下降。
“悄然变化”的预定利率调整
而这次和过往似乎有些不同。很多公司没有收到监管的明确指示,不过3.0%预定利率的产品很难报备通过。
不同公司的做法也不太一样。有些公司新产品预定利率直接下降到2.5%。有些公司分红险也会停售,新的预定利率可能是2.0%。很多公司保障型产品未受影响。
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资本市场波动以及监管在各个场合对行业风险的着重强调下,大家都能感受到预定利率下调的必要性。
降负债成本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旋律,预定利率的下调是无法回避的趋势。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
2019年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过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形成机制。由于责任准备金基本上不再应用于各项财务评估工作,这个规定实际上没有对经营产生实质影响。但是预定利率形成的机制也可以参考如下公式和参数确定。简单说,评估利率主要基于市场利率水平确定,考虑公司实际投资收益,并基于上下限和权重计算得到。
这和美国保险管理委员会(NAIC)在1980年引入的动态评估利率公式类似。得到的评估利率同市场利率走势一致,而且参数的确定和产品形态直接挂钩(例如久期、消费者选择权等),更好反映资产负债匹配的情况。
行业应该有个动态预定利率调整机制。不一定是公式化,而是同资产负债匹配联系紧密,具有一系列触发行动的机制。
由监管主导的预定利率调整,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今天召集大家研讨调研,再花几个月准备新产品,宣布停售,最后炒停售提前把未来一年的业务卖出去,风险已然“进账”。
更重要的是,预定利率的调整需要公司自身主导,基于风险评估判断,在问题出现前行动。例如近期发行的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票面利率是2.57%,理论上最匹配负债的刚性成本。但这个收益无法很好覆盖预定利率3.0%的产品,更何况负债的期限一般更久,谨慎起见,2.57%的收益还得打点折扣。那么最近发行的预定利率就应该适度下调。
资产负债匹配是关键
去年到今年,保险行业的新闻,很多是围绕着调整预定利率、报行合一、净利润下滑、偿付能力吃紧、利差损、保险法修改等话题。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匹配的问题,而且都环环相扣。
下调预定利率是解决新产品负债成本的问题,也是投资端的“报行合一”。
净利润和偿付能力虽然不是最直接的资产负债管理指标,但多少都能不同程度反映资产负债错配的情况。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偿付能力和净利润的指标表现均不理想。
利差损目前则更多来自于存量业务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期限不能很好匹配。讨论的沸沸扬扬的保险法修改,降低已发行保险合同收益的话题,则是处理利差损风险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不管是否会发生,目前解决利差损以及进行风险企业处置都非常艰难,这个解决办法看起来最行之有效,只是代价也很大,引发的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不可估量。
一系列因素都让人对保险行业的未来有些悲观,但如果横向比较其他行业,保险行业不算太差。
“刮骨疗毒”看似必然,只有控制并化解系统性风险,行业健康发展,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消费者在内,才能最终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