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怎么看待保险业的风险

文摘   财经   2025-01-06 08:34   北京  

2025年开局不太顺利。

截至1月3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比两周前又跌了10bps,30年期国债跌破1.85%

但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还没有相应的调整。

就在几天前,央妈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每年央妈都会发布这份报告,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评估。

今年的报告特别提到了保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更是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一个时点,理清监管的思考逻辑和应对策略,有助于我们理解2025年及长期的保险业市场发展方向

利差损风险‍‍‍‍‍‍‍‍‍‍‍‍‍‍‍‍‍‍‍‍‍

“利差损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此前部分发达经济体保险行业曾因利差损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出现“破产潮”,相关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过去几年,利率水平不断走低,过去一年降得尤其快,叠加权益资产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保险业平均投资回报率不断走低

但负债的资金成本是固定的,而且调整的步伐总有滞后性

2013年进行了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预定利率放开至3.5%或4.025%,但2023年8月又下调到3%,2024年9月下调到2.5%。

尽管如此,这样的资金成本仍高于目前的利率水平。

而且上述预定利率调整只调整了新业务,2013-2024年之间销售的大量保单,资金成本仍然很高。

即使是2013年前预定利率在2.5%的保单,资产的再投资收益也很难满足要求。

除此之外,保险产品负债的期限显著长于资产,也就是负债锁定的资金成本期限显著长于资产锁定的资金收益期限。

长此以往,保险公司的亏损会越来越大,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应对之道

一些发达的保险市场也遭遇过利差损问题,相关的应对政策值得借鉴。

报告中指出了一些应对利差损的办法。

从负债端看

一是去年已经宣布的,建立预定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动态调整机制

也就是让这个预定利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更加快速地做出反应。

过去预定利率调整总是通过监管统一公布,这样的决策的流程其实很“漫长”,“利差损”保单早就卖了出去。

但最近几个月利率下降过快,预定利率还是没来得及调整,这么看,这个机制的效果还没有很好体现。

当然,公司也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

两三个月前预定利率刚完成一波调整,产品上新不久,本来今年开门红已经不容易开展了,再马上调整产品,更影响销售节奏。

二是降保险产品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

2023年和2024年已经下降了两次预定利率(固定收益)了。

万能结算利率(浮动收益)也在窗口指导下,压降了两次。

同时分红险的分红水平也历史上第一次受到限制,也是去年分红实现率大跌的原因。

在长期收益率不及预期的背景下,销售时的演示水平更需要下调。

三是调整业务结构,卖更多固定+浮动收益的产品,即分红险和万能险,甚至投连险

纯固定收益的产品给投资端操作的空间太少,低保证+高浮动收益更适合利率下行环境和股票市场推动方向,也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应对利差损风险的办法之一。

现在去欧洲和美国市场看,存量保单里都是带有不少限制条件的固定+浮动收益的产品。

四是加大保障型产品的规模

保障型产品受利率的影响更小,侧重保险风险的经营,降低对利差的依赖,也是保险区别于存款和理财的最大特点。

从资产端看

一是增加长期债券的供给,降低期限缺口

国内可选长期债券资产不多,过去主要还是国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型长期债券的供给。

二是增配境外资产

日本或欧洲公司就是通过扩大海外投资比重,来弥补境内高收益资产的匮乏。

但国内这部分投资受限。

三是增加权益或另类资产投资

欧洲公司通过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地产投资、集合投资计划等另类资产来获取超额收益。

这更匹配负债端的发展方向(即分红险),也是现实环境下更容易做到的。

四是完善长期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偿二代逆周期监管

监管鼓励更加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放宽了一部分偿二代监管要求,比如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以及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期实施的规定。

最后

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评价,报告还提到了银行业的风险情况,其中对于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的启示也值得反思。

“风险处置工具要丰富,处置行动要迅速且强力。”

“在当前金融科技化及社交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金融风险的传染迅速、 复杂且不断自我强化。”

“态度越明确、应对越迅速,处置成本就越小。”

所以,预定利率的调整,我觉得也是要迅速且强力。


码字不易,求多多点赞、分享、在看。
对保险知识学习、保险配置选择、行业研究交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马克微信ThinkingOut88,申请时请说明需求。
我是马克,解读行业新趋势,打破保险信息差|速通底层逻辑,让选择变得简单!
点亮⭐️标加关注,推送文章不迷路!

































精算马克
解读行业新趋势,打破保险信息差|速通底层逻辑,让选择变得简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