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小数声音 | 《深耕教材,助力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翔小学 杨海波 老师分享

教育   2024-09-28 09:09   广东  

个人简介

杨海波,佛山市郭利锋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凤翔小学数学科组长。被评为“顺德区学科优秀教师”、“大良街道卓越教师”、“大良街道教学能手”。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一等奖,曾获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二等奖,大良街道教学能手比赛说课和课堂比赛一等奖。



主题讲座:《深耕教材,助力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翔小学杨海波老师


尊敬的赵老师,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有关“模型意识”的内容。在讲座之前,大家可以带着两个问题去思考,第一是什么是模型意识?第二是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的?接下来我主要从模型意识的内涵,类型和培养策略这3个方面进行我的讲座。


一、模型意识的内涵及意义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因此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模型思想”细化成“模型意识”与“模型观念”“模型意识”与“模型观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均是数学语言的主要表现之一。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内容,使得中小学不同年龄段所侧重的方向各不相同。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数学模型的经验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而高中阶段侧重对理论的运用,如数学模型。小学主要形成模型意识,初中主要形成模型观念,高中阶段主要学会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模型观念都是建立在“模型意识”的基础之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运用和创新。总之模型意识的形成,不像具体知识点那样进行一个单独的数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是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经历问题,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们长时间的重视和不断渗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领悟过程。

什么是模型意识呢?2022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模型意识定义为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表现是: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作用是:模型意识有助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它的地位是形成模型观念的经验基础。当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在这个过程逐步建立模型;当学生学会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就增强了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概括而言,模型意识的建构可以有以下的过程,需要经历识别现实情境,进行数学化后建构关系,经过一般化后用以解决同类问题。识别现实情境建构关系主要通过表征解释;构建关系之后,通过反思应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模型意识的表现性目标层次。

第一层次是识别,能从现实情境中识别信息,提出问题第二层次是表征,概括信息进行关联和分解,用操作、画图和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问题情境和信息第三层次是抽象,能关联运算意义,用算式进行表达,抽象出模型并进行解释。第四层次是概况,能对建构的模型进行交流、表达、验证和反思,并能运用到一类问题中。

以相遇问题这一课时为例,第一层次是识别,根据淘气和笑笑的对话提出问题。第二层次是表征,比如用手势演示两人相遇的过程,画图和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问题情境和信息。第三层次是抽象,用算式进行表达,抽象出相遇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第四层次就是概括,能把相遇问题运用到一类问题之中。


二、模型的常见类型

数学模型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呢?它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分别是运算模型,关系模型,公式模型,统计模型,概率模型,结构模型。
运算模型主要有:运算概念(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

关系模型主要有:路程、速度、时间关系;数量、单价、总价关系;正反比例关系,百分数的计算以及比例尺。此外,2022版课标新增了总量=分量+分量这个加法模型。

公式模型主要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

统计模型主要有:各种统计图表,以及平均数。

概率模型主要是:可能性的大小这个内容。

结构模型主要有:搭配问题、植树问题、烙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当然,上述模型的分类方法也不一定准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模型思想的渗透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


三、模型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渐近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而数学概念、定理等抽象而复杂,对多数小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比较大。数学模型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教与学有效性,有助于学生顺利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呢?
我们先来分析不同版本构建乘法分配律模型的做法,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生活情境引入。而人教版和苏教版比较直接,主要从算式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算式,逐步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而北师大版的方式比较丰富,利用格子图、点子图或面积图形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多元表征,将图抽象成算式,最终用字母表示,从而建构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其实我是很赞同北师大版的做法的。所以我们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采用多元表征,通过多层次,多活动,多角度多方面去感知模型,有利于学生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


怎样进行模型意识的培养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思维进阶,逐步培养模型意识

在第一学段的加减乘除法的学习过程,教材都是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渗透模型思想。比如低年级教师在教学“3+2=5”这一环节时,可先通过具体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理解有3只小熊猫在吃竹子,2只熊猫在玩皮球,然后再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式解答;让学生用圆片代替熊猫,将这一过程摆一摆或者用图去表示无论是哪种表示方式,它们都可以用同一个算式 (3+2=5) 来表示。教师还可再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3和2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3+2=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有3瓶牛奶,又拿来2 瓶,一共有5”,也可能会说“树上原有3只小鸟,又飞来2 只,一共有5”等等,学生在感受熊猫的分与合的过程,逐步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抽象出加法运算的模型(部分量+部分量=总量)。减法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部分量+部分量=总量变成了总量-部分量=部分量,我们可以通过加法模型感悟减法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多种表征,用不同的图形,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认识理解加法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模型然后我看了今年一年级的新教材的这一课时,发现新教材比旧教材,最大的不同的是把新课部分的“摆一摆,算一算”变成了“画一画,算一算”,这正好是建构模型中的多元表征这一过程,“摆一摆,算一算”是更具体,半抽象的过程,而“画一画,算一算”是更加抽象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更有利于学生建构加法模型。

第二学段: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一般的模式表达。如用字母表示有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和单价、数量、总价等关系式。例如行程问题的教学中,教师教学时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行程问题的解答方法,从进一步体会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到了第三学段学生的思维到了一定的层次就可以对各类模型的综合运用和总结,加深模型意识的经验感悟,培养模型意识比如相遇问题这个模型,其实就是乘法和加法综合模型的应用。

(二)创设真实情境,多元表征感受模型

我们发现: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是通过数筷子的生活情境,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通过分橘子的生活情境,再到学习圆的面积,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喷水龙头浇灌的面积这个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当时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李敦恒校长上的《相遇问题》这节课,是在课本原有情境中创设淘气在五一买礼物,给笑笑送礼物的过程,为了尽快见面所以采用同时出发的生活情境。
环节二:先让两位学生演示淘气和笑笑相遇的过程,再让每位同学用手势演示相遇过程,初步感知相遇问题模型。

环节三:画图表示淘气和笑笑相遇的过程,解释图中每一步的意思。根据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

环节四:概括并总结相遇问题的模型,并能运用到一类问题中。

在多元表征方面,李敦恒校长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动作思维的过程中,李校长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的,比如先让两位同学演示这个相遇过程,再让每一位学生用两只手演示这个相遇的过程,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脑海中就会慢慢形成这个图,就会逐步抽象出这个关系模型,才能深刻理解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总路程。学生经历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逐步构建模型。

接着我继续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相遇问题》这一课进行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不太愿意用方程求解。

2)教师往往会忽略了模型的建构过程。

3)教师更注重同一种模型的刷题。

教学策略:

1)如何解决“学生不太愿意用方程求解”这个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用方程解”的必要性。

处理方法:先不着急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解,当有学生用840÷(70+50)求解时,追问学生:“你能解决这个算式的意义吗?”,显然这是不好解释的。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用方程解的必要性。 

2)建模很重要,理解模型结构中每一个部分的意义更重要,如何帮助学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不是套用模型,机械复制呢?
中下学生对本课时的相遇模型:S淘气+S笑笑=S总路程;V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每一部分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白,如何突破?
处理方法: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模型建构的过程,理解什么是相遇问题模型;拉绳子让隐性的目标(本问题就是距离)变成看得见,让教学可视化。
我觉得赵老师当时说的拉绳子让隐性的目标可视化这个建议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班上上这节课的时候,发现学生虽然演示了这个相遇过程,但是好一部分学生就是画不出这个图,因为这个过程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采用教学可视化,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抽象出这个相遇问题模型。

(三)从具体到一般,逐步抽象数学模型

在我们五年级的教学中,这一道题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包括老师教学,也会觉得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好,引导学生发现,这是求这辆车的速度,通过路程÷时间=速度得到。而第二个问题就比较难理解,可能老师们教学的时候往往会说,这是求行驶1千米要多少小时,所以我们要用小时除以。其实学生还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不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速度不变时,当这辆车的路程有倍数关系时候,时间也会有倍数关系。当路程从变成1时,除了,那么时间也要除以,从而算得答案。当学生还是不太理解时候,可以尝试从整数出发,因为把数据变成整数,学生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再把整数变成小数,再变成分数,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通过有梯度的过渡,让学生经历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逐步抽象数学模型。


(四)灵活应用模型,解决一类相关问题
第四是灵活应用模型,解决一类相关问题。学生在学习相遇问题后,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比如:工程问题、单价、总价和数量问题;或者同时完成一份文件,都可以用相遇问题这个模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又比如学习了鸡兔同笼之后,我们就通过列表尝试,假设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五)引导知识迁移,“旧模”变“新模”
第五是我们要利用知识迁移,通过旧模建立新模。我们在学习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再到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要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理解加减法的本质是计数单位的累加或者递减,帮助学生建立运算模型。

在学习这三种不同数的运算模型中,都是让学生经历生活情境,识别信息的过程,再到多元表征,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前面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这个过程去进行,利用原有知识和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摆放小正方体或者画图,再通过计算,初步感知模型。这也体现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用旧模构建新模,通过旧模理解新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得到模型意识培养的具体步骤,包括教学准备阶段和教学实施阶段

总之,数学是一种模型科学,数学教学同样是模型建构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模型意识是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助手,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到借助模型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数学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

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模型意识的一个粗略认识,有很多讲的不好和讲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稿:大良凤翔小学杨海波
编辑:均安天连小学欧阳嘉俊
审核: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赵阳云


寻求突破 落实素养
提出主张 共同发展

顺德数学之窗
顺德数学之窗致力于数学教学教研,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单位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