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是应该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
文摘
职场
2024-11-14 19:23
河南
对于在校的、即将毕业或者已经走出校门的大中专学生来说,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呢?我的建议是:不要“先就业,再择业”,一定要“先择业,再就业”。
一个是老师和父母说的,还是“先就业后择业”,只有你工作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另一个师哥师姐却说,还是“先择业后就业吧”,一步选错步步错,就业后再择业谈何容易!就业就是找个工作,有口饭吃。而择业则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有利于今后发展的职业。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的工作既是自己喜欢的,又是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的职业。但是通常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想做的工作是两回事,因此,很多人都会因为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而矛盾纠结。面对整个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和社会舆论是鼓励先就业再择业的,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往往也会告诉你先就业再择业,从宏观的角度上讲这无可厚非。而且,智联招聘的一个调查数据是:七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应该先就业再择业。但是,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我还是认为“先就业再择业”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危险的。
因为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越远的未来需要越高的起步平台,很多时候起点从一开始就预示了终点。比如,一个岗位的高级工程师,要至少5-7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如果先就业再择业,就会耽误很多时间。而且技术行业的通俗说法“转行穷三年”,不仅有试错成本,还有其他的隐形成本,比如积累的行业知识、技术、客户、人脉丢失等等。在今天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并不难,比如在北京CBD做快递员、送外卖或是送水工,月薪也能达到6000~7000块,在公司高度密集的区域甚至能达到上万块,只是很累很辛苦。我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想要长期从事的事业方向。短期积累一些钱是可以的,但这样的工作无法形成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且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什么最重要,就是你的青春时光啊。资本家,投什么,投的是钱,而你能投什么,只能是你的时间啊。
我说的不要“先就业,再择业”,意思是理性认真择业后的就业,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仓促就业。虽然,你哪怕再理性再认真再下功夫,也不可能一次择业就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但这种择业过程本身就是你的职业成长,而且能大幅度降低你的试错成本,提速你的职业成长。择业本身就是就业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它们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先就业也是就业,先择业后就业也是就业,目的都一样,就是求得一份好职业。区别在于先就业后择业所“就”到的“业”,往往不是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先择业再就业,“就”到的“业”是自己理想的职业。很多人因为迷茫,或者认为自己已经走向社会,不能再向父母索要生活费,怕被称作“啃老族”,或者是想要减轻家庭的负担,或者不愿意因为花很久的时间选择工作,而让父母操心,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等等。在这些顾虑因素的作用下,盲目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频繁试错,毕业五六年七八年,多次跳槽,30来岁了还稳定不下来,还不知道自己干什么,还在晃荡。说穿了吧,之所以有“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的困扰,根本原因是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想过自己三四年毕业后做什么,结果毕业了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了。如果你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生,我有一个观点是:好工作是从大一开始找的。其实,大学几年,你完全有责任、有义务、有时间、有精力为自己完成“择”业的过程。你完成了这个过程,到时候进入什么行业、加入什么公司、做什么职位、在什么城市定居,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还用再纠结吗?
长的说,就是从大一下半年就开始准备,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直接搞定。短的说,如果你现在面临毕业或者已经毕业,了解一个行业、了解一家公司、了解一个职位、了解一个城市,一两个月的时间甚至是一两周的时间也够了。问题的关键是你要让自己着急的心,焦虑的心,不安的心,迷茫的心,沉下来,静下来,过过脑子,不要盲目地海投简历。就算你再急着就业,花一两周或者个把月,好好研究一下你准备进入的行业、公司、职位、城市的时间,还是有的吧?我说的“先择业再就业”就是这个意思,不是不让你就业,而是让你认真一点就业,过过脑子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