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臂举过头顶”是一种能力,它代表着肩关节区域的协调与配合(肩胛-胸壁关节与盂肱关节间的联动)是流畅的,但对于大众而言,这种能力正在丢失。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胸椎或者腰椎的助力才能让手臂到达头顶的位置,人体的这种代偿机制“本意”是好的,它用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肢体动作,如果你带着这种“代偿机制”进行负重练习或者周期化的训练,而不是让这些关节“各司其职”,那么就意味着增加了关节的风险。
当手臂举过头顶的那一刻,一个“塔”形结构就建立了,斜方肌作为基底承载着肩胛骨,肩胛骨托着盂肱关节,并向上延伸出肘-腕-掌指。
大众对斜方肌的忽视,让这个“塔形结构”有着天然的缺陷,就像健身房里有大量的人在做“哑铃推肩”的动作,但“向上推不到最高,向下落不到最低,摇摇晃晃的动作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模棱两可的动作路线并不是训练中最佳的选择,清晰的起点与终点以及更长的路线、更大的空间才是质量的保障。
因此,这个“塔”形结构需要得到修复但大可不必推倒重来,只需要在过顶位置上用画圈的方式充分调动斜方肌、肩胛骨参与,整个过程能够感受到肩颈区域温度的上升,肩胛骨的“被推动”。
注意,在刚开始阶段需要一个温和的开始,可以将手臂放低一些,比如肩部与肘部保持90度,这有助于找到肩胛骨在各个方向活动的感觉。
肌本自然是一个原创且接地气的运动健康信息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