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身体越强健,它就越能听从精神的支配。人类文明无论如何更迭,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与追求都始终不渝。而今我们置身的信息时代,让这份追求显得更为迫切。
就在这个假期,有幸观看了91岁高龄李依依院士的演讲。虽然她已步入高龄,但精神矍铄,面容慈祥而坚毅,一头短发,简洁干练。在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时,眼神中流露出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嘴角偶尔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那或许是对过往艰辛岁月的释然,也可能是对科研成就的欣慰。
言谈之间,既有科学家的严谨与理性,又不失女性的温柔与细腻。演讲中她谈到坚持了70多年的体育锻炼时说:“运动不只锻炼了身体,而且给精神世界有一种永远争取向上、不服输的精神,那么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再难的课题就不害怕。”
李依依院士1933年出生在北京,祖籍苏州。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20岁考入大学,虽然大学的文化课并不轻松,但她的成绩始终保持优秀,不过李依依最喜欢的课程却是体育。
在大学,她加入了校短跑队和篮球队,并在大学二年级以14秒20打破所在地区高校运动会80米低栏纪录。
大学校队的训练和比赛,让青年李依依更加深刻地领略到运动的魅力,同时还收获了矢志不渝的爱情。
柯伟院士比李依依院士大一岁,他们是同届校友,同是校短跑队队员,而且同属一位指导教练。和李依依院士一样,青年柯伟曾刷新当地200米短跑纪录。
同样从事金属研究,同样热爱体育运动,两位院士伉俪从1957年毕业,到现在已经携手走过了67年,至今还都奋斗在他们的学术领域,也都保持着运动习惯。
对很多跑步者来说,1933年很「遥远」。其实,比李依依大了整整12岁的陈敬熊院士也是一位终身体育运动爱好者,而且他热爱的运动项目就是跑步。
没有专业的跑步鞋,取而代之的是一双普通的老式胶鞋;没有讲究的跑步衣装,几乎每天都是一套泛白的运动装;更没有跑步手表、跑步记录APP……,但这些并不影响数十年如一日的跑步,风雪不误。80岁之前的陈敬熊院士常年保持每天跑步8公里。
2015年,94岁的他在传记中写下:“我基本上不得病,除了体检之外,从来不跟医生打交道,五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了。”
他还说,跑步算是他的特长,相对其他运动,跑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难的是要坚持。80岁以后,他逐渐将跑步改为走路,每天3公里,这个习惯又坚持了十几年,直到他101岁辞世。
把时间线拉回到当下,大家所熟知的张伯礼院士,今年76岁,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不过从他的状态来看,要比自然年龄年轻很多。
紧张的工作之余,张伯礼院士每天走步7000至8000步的习惯,已经保持了20几年,同样是风雨无阻,白天实在没空完成,就在晚上找时间「补上」。为此他还特意向大家分享他的运动「强度」:“走得快一点,让心率稍微快点,微微出汗为宜。”
让跑步者更熟悉的,应该就是施一公院士了。全马334完赛的施一公,读中学之前,跑步连爱好都谈不上。他真正开始跑步得从考入清华大学算起,不过真正养成跑步习惯,还是他41岁再次回到清华大学以后。
多年保持跑步习惯的这些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年龄不同,跑步或走步的运动方式不同,每次跑步或走步的距离不同,在运动中的追求也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会让自己陷入跑步运动的压力之中。
长期保持跑步习惯离不开坚持,身边的舆论使我们通常聚焦于坚持和挑战自我等积极面,而忽略以下2点较深层细腻的问题,短期也许看不出异样,但长期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首先,当跑步运动让你的身心更健康时,你会爱上跑步,当你受制于多巴胺的诱惑时,你也会爱上跑步,不过长期跑步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仔细想一想,你属于哪一种?
简单地说,当跑步服务于身心健康时,我们对跑步的爱是基于对健康的追求和关注。跑步者通常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时间安排和健身目标来制定和调整跑步计划,从而保持可持续和健康的跑步习惯。
而当我们受制于多巴胺的诱惑时,这种爱则更多地基于即时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使跑步者渴望重复这种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快乐」。
当跑步者受制于「多巴胺」,就会忽视身体的「反馈」,从而出现厌跑情绪或跑步伤痛。
打个比方,把我们和跑步的关系比作世俗的爱情。当我们基于健康而热爱跑步时,就像是建立在深厚情感基础上的稳定恋爱关系。
这种爱源于对跑步有益身心的珍视,就如同在恋爱中,我们被对方的内在品质、性格魅力而深深吸引。这种爱持久而深刻,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坚持下来,因为它带来的不是短暂的快乐,而是长远的幸福和满足。
而当受制于多巴胺的跑步,则更像一场由激情驱动的、短暂而热烈的恋爱。这样的爱,往往容易被表面的兴奋和快感所迷惑,而忽视了跑步背后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就如同在恋爱中,我们可能因为对方的外表、地位或短暂的激情而陷入迷恋,但这种关系往往缺乏深度,一旦激情消退,可能会迅速冷却,从而产生厌倦。
现在再认真想一想,你对跑步现在是怎样的「爱意」?
还有一件事,也时常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体育运动是挑战自我,让自我不断变强一种方式。但俗话「满则溢,盈则亏」,我们或许并不知道,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身体健康未必能一直与之同向而行。
对此,著名马拉松长跑教练史迪凡尼也「嘱咐」普通跑步爱好者,为了更好的身体状态,你应该每周跑步3至4个小时,每两天左右跑步一次,你跑步的速度不一定很快,也不必非要参加比赛或去跑马拉松,你只需要以中等跑步强度达到每周应该完成的运动量。
他还特意强调:“进行健康训练时,过程就是目标,乐趣和健康才是重要的。”
很多科学家都有自己的健康哲学,彼此之间或多或少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作为身体力行推进「全民健康」的王陇德院士,曾在多次演讲中科普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这可以让我们获得更清晰的思路。
1.合理膳食。王陇德院士一直在推广「10个网球」原则,用10个网球的大小来分一天四大类食物。
每天不超过1个网球的肉;2个网球的主食,同时建议主食「杂」着吃,尤其70岁以下的人群可以一天吃一顿玉米、土豆、山药、芋头这样的原粮。
3个网球的水果,有研究显示,经常吃水果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不少于4个网球的蔬菜,相对而言,蔬菜可以多吃一点,并且蔬菜颜色搭配得越丰富越好。
除了「10个网球」之外,他还建议每天1个鸡蛋;1斤牛奶,可以早晚250毫升,也可以早晨一杯牛奶,中午和晚上各一杯酸奶;1小把坚果,核桃、杏仁、花生、开心果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1小块豆腐,豆类富含植物蛋白,并且含有很多矿物质。
2.适量运动。有研究表明,缺乏运动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大因素,仅次于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和高血糖。令人难过的是,据统计,每年全球有300多万人因为缺乏锻炼而离世。
另在国内体育锻炼调查数据分析中发现,经常运动的人仅占国内人口的百分之十几,而且这百分之十几的人当中还是退休老人居多,「上班族」拥有运动习惯的比例非常低。
对于有益健康的运动,王陇德院士给出了具体的指导,他说:“要做运动有几个要素,分别是时间、频度和强度。”
关于运动的频度,他建议大家每周进行两到三次运动,而不是平时不运动,等到周末集中大负荷一次性完成,因为这样更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的意外事件。
至于运动强度,他建议大家参考心率数据,运动的时候一定要使自己的心脏搏动上去,让心脏血管得到锻炼,这在运动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同时他特别强调,要增加负重锻炼。当然你可以借助外力,也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
负重锻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运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肌肉完成,而且人体大部分的代谢也是在肌肉中进行的。肌肉中的肌纤维数量,基本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生下来的时候肌纤维是多少条,它就是多少条。但从30岁左右开始,如果不主动地锻炼肌肉,肌纤维就会一条一条地流失,等到75岁左右,人体肌纤维含量大约为30岁时的一半,可想而知,如果不主动锻炼肌肉力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会有多大。
开心的是,对于跑步者来说,跑步本身就可以锻炼全身肌肉,而跑步力量训练也是很好的肌肉锻炼方式。
3.心理平衡。在摒弃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良好习惯的同时,经常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对健康非常有益。
王陇德院士毫无保留地分享过很多有益健康的实用方法,他多次在演讲中亲自示范锻炼方式,过程中呼吸和语速丝毫不乱。
而今已经70多岁的他,从面容,到体态,再到语言逻辑,完全和他的自然年龄划不上等号。不得不说,看似平淡无奇的自律和坚持,又一次具象化了。
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曾在他的著作中写到:“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
在跑步中我们能体会到追逐的快乐,我们也因此容易忽视过程的意义,从而陷入更快、更远、更久的「欲望」之中。
「跑得好」既有一些专业的标准,也应该有自己的定义。与其说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不如先想一想,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希望自己以怎样一种方式抵达。公众号回复「LSD」获取长距离慢跑建议。
今日话题:假期你的跑量多少?
作者 | 小Q
图片 | 网络
封面 | 李依依
编辑 | 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