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之帛,一尺一寸所积;万石之钟,一铢一两所累”,这是对成就源自细微累积的描绘和隐喻。
昨天,88岁的钟南山院士重回母校,参加百年校庆,常年保持跑步健身习惯的他身姿矫健,精神矍铄。当时他勉励大家锻炼身体:“把锻炼活动看成是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随后一条评论获得高赞:“经常锻炼身体是不一样。”
钟南山院士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厦门,后定居广州。他和青少年谈体育时曾说:“我读小学时身体比较弱,也比较矮,那个时候我看这个锻炼身体能够使得身体更强壮,所以当时我就喜欢踢球、跑步。”
“记得高三的时候,在广东省的一次运动会,我跟大学的一个大哥哥一块跑400米,结果出乎意料,他是53秒04,我是53秒05,正好打破了全省记录。到全运会的时候,也跑得比较好,400米栏得了全国第三名。”
当时全运会400米栏的这个成绩还刷新了国家纪录。而且就在那届全运会上,还收获了矢志不渝的爱情,结识了与他同龄的女子篮球运动员李少芬。
跑步、篮球、足球,后来都成了他的运动习惯,并且他和妻子也影响了下一代人对体育的热爱。他们的女儿钟帷月在游泳运动中展露天赋,多次在世界大赛摘得桂冠,并在1994年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纪录。
优秀的人,总有一些相似之处。
和钟院士同一个年代出生,91岁的女院士李依依,在今年十一假期用演讲激励了无数青年人。言谈之间,她既有科学家的严谨与理性,又不失女性的温柔与细腻。
她谈到坚持了70多年的体育锻炼时说:“运动不只锻炼了身体,而且给精神世界有一种永远争取向上、不服输的精神,那么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再难的课题就不害怕。”
巧合的是,李依依也是校短跑队和篮球队队员,并在大学二年级以14秒20打破所在地区高校运动会80米低栏纪录。同样是在运动中收获了爱情。柯伟院士比李依依院士大一岁,他们是同届校友,同是校短跑队队员,同属一位指导教练,青年柯伟曾刷新当地200米短跑纪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我们很多跑步者来说已经相当「遥远」。而比钟南山大了整整15岁的陈敬熊院士,却也是一位终身体育运动爱好者,而且他热爱的运动项目就是跑步。
2015年,94岁的他在传记中写到:“我基本上不得病,除了体检之外,从来不跟医生打交道,五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了。”
他说,跑步算是他的特长,相对其他运动,跑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难的是要坚持。80岁以后,他逐渐将跑步改为走路,每天3公里,这个习惯又坚持了十几年,直到他101岁辞世。
把时间线再拉回当下,大家所熟知的张伯礼院士,今年76岁,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不过也很难看出他的实际年龄。
紧张的工作之余,张伯礼院士每天走步7000至8000步的习惯,风雨无阻地保持了20几年。白天实在没空完成,就在晚上找时间「补上」。他曾特意向大家分享他的运动「强度」:“走得快一点,让心率稍微快点,微微出汗为宜。”
多年保持跑步习惯的这些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年龄不同,跑步或走步的距离不同,在运动中的追求也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跑步健身运动都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适量进行体育运动有益身心健康,但因为运动方式不同,人们获得的运动收益并不相同。
生物学硕士、长跑教练史迪凡尼,在著作中写到:“耐力运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因为心脏、肺部,血管只有通过各种耐力运动才能得到优化。”
耐力运动,通常指那些强度相对较低,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的体育活动,运动中依赖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能力,以及肌肉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他建议大众进行跑步、步行、骑行、游泳等耐力运动。心脏会在耐力运动中变强,使得每次泵血量增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史迪凡尼教练还曾以每天跑步1小时的跑者为例:跑步时的心跳比不运动的人心跳要高50多次,不跑步时,跑步者的心跳比不运动的人心跳大概少25次。一天下来,不运动的人心跳的次数比跑者心跳次数大约高出3万次。由此可见跑步者心脏是工作负荷相对更轻松。
耐力运动确实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然而,在坚持的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会陷入误区,以致于本末倒置。
1.误以为跑步配速很重要。史迪凡尼说,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速度能力受限于先天因素,另外青年早期更适合进行速度训练。成年以后,人们的速度能力比耐力水平退步得更早,而且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通过适当地训练就能得到理想的提高。
因此,对于已经步入中年的跑步者来说,对耐力的训练优于对速度的追求。钟南山也说:“我非常主张年轻人参加一些竞技运动,竞技运动除了对身体有好处以外,它还培养人的意志和坚持,还有团结等方面的素质。年纪大了以后,逐渐变成保持体能,不要再让它衰退。”
钟院士以著名医者刘君谦为例,当时106岁的刘主任每天游泳200米。可见,运动方式和数量应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2.误以为力量训练可有可无。虽然耐力运动主要侧重于心肺功能的提升,但力量锻炼有助于维持机体形态、增强耐力水平,降低长时间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钟南山的家中「挤满」了跑步健身器材,他和妻子在访谈中透露,钟院士每周跑步健身4次左右,每次大约45分钟:前20至25分钟,在跑步机上先快走再跑步;然后各种各样的拉力训练,以及2至3组的单杠;接着是仰卧起坐和单杠。
短短45分钟的时间,他巧妙地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在了一起。对大众来说,这样的运动思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例如在运动清单中加入骑行、球类、自重力量训练。这些不会影响跑步,反而会促进跑步能力的提升,保持跑步的乐趣。
另外力量训练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增加肌肉纤维的围度和韧性,让我们保持良好代谢能力,延缓衰老,让身体这架机器保持动力,无论在跑步还是生活中,都能得心应手。
所以,别再问有氧运动好还是无氧运动好,对于长期主义跑步者来说,把有氧和无氧结合起来,才是更好的选择,无论你的运动目的是健身还是减重。
钟院士青少年时期,既是「学霸」,也是运动健将,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将这些习惯和爱好保持至今,从中也沉淀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他说,健康是需要「投资」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金钱,但实际上,对健康的真正投资更多地体现在时间和决心上,而这些正是无法直接用金钱来衡量的。
保持良好的跑步健身习惯,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需要人们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用好习惯来对抗陈旧的坏习惯。
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即时收益,停止了这份投资。钟南山说:“三四十岁、四五十岁,你锻不锻炼感觉不会很大。你到了五十岁以后,六十岁,你就会感觉到有区别了。”
跑步健身就是这样,在每天看来没有什么变化,每月看来差异也不明显,但以年为单位再对照就有差距了。10年过后,也许真的就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无法企及的鸿沟。
当然,钟院士认为心态也非常重要。他说:“我从来就相信,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关于心态,在很多百岁老人的生命哲学中也都排在前面。
另外他还建议人们优化饮食习惯。早餐要吃好,既要数量够,也要营养足,一份营养早餐应该包括碳水、蛋白质、果蔬、电解质。午餐要吃饱,午饭除了按时吃,还要尽量吃饱,这样晚上下班回家,少吃一点,既减轻肠胃负担,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除了我们容易学习和付诸行动的人生建议,他还有一个的宝贵经验鲜为人知。接受吴征采访时,他被问到:“您已经84岁高龄了,而且前几年心脏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依然保持这样一个高压力的、高速的工作状态,您是如何让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呢?”
他回答说:“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好像这辈子我始终有追求,这个很重要。你以后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只要是他有一个追求,哪怕这个追求不一定很高,但是他想办法要达到这个追求的时候,他那个阶段会全神贯注,那个阶段身体还显得挺好,但是一旦到一个时候,如果无所事事的话,身体就差了。”
“也是说,一个始终有追求的人,一般会活得长点,始终前头还有个追求。”
有时我们会说,身体和灵魂要在同一条路上。可能你我由心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正是各自有所追求的时候。
早起,读书,跑步,被称为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无论你希望拥有哪些习惯,都请记得:要学会用力。自律的最高境界,是让别人无法察觉你的自律。
而自律又能够促使你更加自律,这就像人的肌肉:你用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强,你能应对的也就越多。公众号回复「LSD」获取长距离慢跑建议。
今日话题:立冬过后,你的跑步还一如往常吗?
作者 | 小Q
图片 | 网络
封面 | 钟南山和妻子 网络
编辑 | 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