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马拉松「撞墙期」:2个要点,第二个远被低估

体娱   2024-09-04 10:47   广东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马拉松长跑经历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更为深刻。在42.195公里的奔跑中,真正的挑战往往要到最后几公里才开始。着急看结论可以跑到第4部分


也有准备不充分的跑步者,会在马拉松赛道上更早进入「撞墙期」。关于「马拉松撞墙期」有很多种解释,其实通俗地说就是「真的跑不动了」,而且「撞墙」不一定只在马拉松长跑中存在,半程马拉松,任意一次长跑,都可能遇到「撞墙期」



分析原因,跑步者通常一句话总结:平时训练不够。这似乎是一个很正确的答案,但仔细想想,平时训练不够,具体是哪些训练不够?好像又没有答案。


今天我们就从马拉松长跑时,身体如何为运动供能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有效避开马拉松长跑中的「撞墙期」




马拉松是典型的长距离跑步,整个过程主要依赖有氧代谢系统为跑步者提供能量,因此,有氧跑步耐力水平直接影响人们在马拉松赛道上的表现和成绩



「糖」和「脂肪」是人体两大能量来源。无论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糖」和「脂肪」在为运动提供能量的过程中,都平行运行,没有先后之分,但有主次之别


「糖」大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通常,肝糖原用于调节血糖,肌糖原用于身体活动和运动。而「脂肪」就是我们触手可及的身体脂肪,一般脂肪都存于皮下,也有少数人在肌肉细胞中存有脂肪颗粒,这在职业马拉松运动员和精英跑步者中较为常见。



从数量上来看,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远大于糖原的储备,但从能量转化效率上来看,脂肪却远远不如糖原反应迅速。


有数据显示,如果只以糖原作为能量来源,即使是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马拉松运动员,顶多也就只能跑9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如果身体不具备调动「脂肪有氧代谢」的能力,那就意味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撑跑步者跑得更远。


脂肪有氧代谢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可以跑步,但不是人人抬腿就能跑很远的距离。这在初跑者之间表现得比较明显。跑不动,是因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不够,而跑不远,正是因为支撑运动进行的能量不够



初跑者身体储备糖原的能力,远不及有多年长跑经历的跑步者。另外,即使初跑者身体有再多的脂肪,身体也不具备充分代谢的能力。这两点决定了,没有运动基础的初跑者,跑不了太远。


好在脂肪代谢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循序渐进地增加有氧运动的数量和强度,例如长跑、游泳、骑行等,都能提高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功能。当然,对于马拉松跑步爱好者来说,长距离慢跑(LSD),是能有效从根本上提高身体脂肪代谢能力的实用方法


如今很多跑步者都知道,长距离慢跑能增加肌肉中线粒体的数量,一个个线粒体相当于一座座「能量工厂」



线粒体数量增加,用于供应长距离跑步的能量就越多,也就意味跑步者的耐力水平提高了。其实,除了这一点,长距离慢跑还能让线粒体的体积增大,同时提高人体糖原的存储能力


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效而有限的糖原供能,还是缓慢而海量的脂肪供能,长距离慢跑都能优化它们,让它们在长跑活动中释放更多的能量。


有研究表明,一位接受过良好训练的马拉松运动员,脂肪代谢供能一直保持70%左右,也就是说从马拉松开始到结束,脂肪一直在参与能量转化供应,这对马拉松跑者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另外,科学的长距离慢跑训练还能提升心肺供能,增强肌肉力量,这些改变都是提高跑步运动中的能量供应能力,提升长跑耐力的有利因素。




长距离慢跑(LSD)并不是距离越长越好。一次LSD的训练距离最好超过15公里,但不超过35公里。但如果你是一位初跑者,日常跑步3至5公里,那么10或15公里也可以算作你的LSD。


除了参照距离,「时长」也是LSD训练的重要参考数据,有效的LSD最短时间不少于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150分钟。



那长距离慢跑要多慢才合适呢?有跑表的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目的直接选择E配速或M配速进行训练,没有跑表的跑者可以参照这样的主观感受:


可以短时间说话,但不能像走路那样自如连续地说话,或者说感觉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这样的强度进行LSD。


让人没想到的是,长距离慢跑训练的重点,不是长,也不是慢而是稳



把训练稳稳控制在目标强度内,是训练的目的,也是长距离慢跑训练的意义。需要了解的是,在跑步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跑步距离和时间的增加,有氧耐力不稳固的跑步者会出现掉速的现象


这时候能忍住不加速,那就是掌握了LSD训练的精髓,长跑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悄然进步的。无论对职业马拉松运动员来说,还是对于大众跑步爱好者和普通的马拉松爱好者来说,长距离慢跑都是训练中的「重头戏」



作为大众跑步爱好者,即使不进行间歇跑训练,只认真对待长距离慢跑,也能在大众马拉松跑步爱好者之间跑出不错的成绩




因为没有认真备赛,而在马拉松赛道上「撞墙」,情有可原,但充分备赛的经验跑者为什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马拉松看似是一场体力上的比拼,其实更是一场心智上的较量。赛道上奔涌的人群,身边变化莫测的脚步,这些都很容易打乱一个人的跑步节奏,尤其在起跑阶段,非常容易让配速失控,不由自主地让自己跑得比平时更快。



表面上看,这只需要重新调整节奏,但实质上,一旦在起跑阶段配速过快,就会消耗大量糖原,从而影响后续的有氧代谢,而这也正是跑崩,撞墙的根本原因。


起跑时速度过快,会导致跑者在比赛初期就消耗掉大量的糖原储备当糖原储备耗尽,跑者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起跑速度过快,还容易使肌肉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乳酸。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乳酸堆积会加剧肌肉的疲劳感,使跑者感到腿部沉重、酸痛,甚至抽筋。



再有就是心理压力增加。起跑时的过度兴奋和冲动往往伴随着心理压力的增加。在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比赛中,心理压力的累积会进一步加剧身体的疲劳感,影响后面的跑步表现。


在赛道上任意跟随别人的脚步,忍不住提速,同样容易提早进入「撞墙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放在马拉松比赛中再贴切不过。赛前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明确比赛目标,起跑后专注于自己的脚步,就已经比很多人更好地控制住了一场马拉松的状态。



漫长的42.195公里,满眼都是风格迥异的马拉松跑者,在这样的场景中,保持稳定配速,不得不说这需要一定的自信和定力。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跑了一场属于自己的马拉松




①.马拉松长跑,主要依靠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为跑步者提供能量。对于大众跑步者来说,有氧代谢能力可以在长距离慢跑中得到优化和提升。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跑步者的有氧耐力水平,避免在马拉松长跑中出现「撞墙期」。


②.除了练就扎实的有氧耐力基础,做好马拉松长跑过程中的补给,在跑步中,尤其是马拉松比赛起跑阶段,控制好自己的跑步强度也非常重要。因为肌糖原存量有限,一旦被大量消耗,就会影响后面的有氧代谢。如此一来,再充分的赛前准备,也会受到影响。



完成一次日常跑步容易,要持续地跑完42.195公里,如果没有扎实的体能基础,拼上全部的意志力也未必能实现。而对于有氧耐力扎实的跑者来说,完成一场马拉松并非难事。


因此,请保持耐心,犹如种子深埋于土,默默承受破土而出前的漫长沉寂,迎接它的是向阳而生的翠绿,迎接我们的则是超越自我,勇往直前的力量。公众号回复「LSD」获取长距离慢跑参考建议。


荐读:
生物学家施一公重拾跑步16年:运动与运动并不相同,为了健康要选择耐力运
夏天跑步:既然不能硬撑,何不换一种方式

坚持跑步多年,主持人朱迅总结了这6点跑步经验


今日话题:分享你的备赛经验



作者 | 小Q
图片 | 网络
封面 | 大迫杰 网络
编辑 | 小Q



跑步就是跑步
跑步就是跑步,过程就是目标。「跑步就是跑步」强调回归运动本身和专注自我,星标我们,一起跑步,一起读书。
 最新文章